贾谊究竟是否怀才不遇
2021-04-13丁万英
丁万英
贾谊被许多人视为怀才不遇的典型,司马迁在《史记》中更是把他和战国时期的爱国诗人屈原合在一起,写了《屈原贾生列传》。
贾谊究竟算不算怀才不遇,历史上众说纷纭,主要有三种看法。
第一种看法以司马迁为代表,认为贾谊是怀才不遇。司马迁将贾谊与屈原合为一传,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贾谊出贬长沙就是屈原流放汨罗的悲剧翻版。但事实上,汉文帝对贾谊的才华自始至终都充满欣赏。《史记》中还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贾谊被任命为长沙王太傅四年之后,汉文帝思念贾谊,又把他征召入朝。当时汉文帝刚刚举行过祭神仪式,就在宣室接见贾谊,两人一直谈到深夜。谈论完了,汉文帝说:“我很久没看到贾生了,自以为超过他了,今天看来,还是比不上他啊。”有感于汉文帝的这番举动,唐代诗人李商隐作诗《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认为,汉文帝千里迢迢把贾谊召回,却不委以重任,实在是莫大的讽刺。
第二种看法以班固为代表,他认为,汉文帝原本就是遵循清静无为的治政风格,在这种风格之下,贾谊提出的许多主张都已经付诸实践了,他的悲剧源于死得太早,最后没有位居公卿,但是谈不上怀才不遇。
第三种看法以苏轼为代表,他还专门写过一篇《贾谊论》,认为贾谊悲剧的原因在于不能“自用其才”“不善处穷”“才有余而识不足”,并强调要“有所待”“有所忍”,才能担当大任。苏轼指出,贾谊最大的毛病是“不善处穷”,即不善于在不得志时安身立命,贾谊志向远大而气量狭小,抗压能力不足,满腹才华却郁郁而终。而若君主得到像贾谊这样的臣子,就应当了解这类人孤高不群的性格,他们一旦不被重用,就会忧伤颓废,不能重新振作起来。贾谊之死,不仅是他个人的悲剧,也是大汉王朝的损失。
史学家王夫之将贾谊与中唐时期的名臣陆贽作比较,从中发现了历史人物际遇不同的原因。贾谊在做梁怀王太傅时,梁怀王不慎从马上掉下来摔死,贾谊因此每日哭泣,最终不食而死,这是陆贽所不能做的。陆贽与当时的宰相窦参关系不睦,其为难之情,胜过忧国忧民。王夫之认为,贾谊做学问,粗而不纯,差不多与陆贽相同。而贾谊任智任法、想制伏匈奴、削弱诸侯,他的三表五饵之术,乃稚儿之巧;他削弱吴国和楚国而加强齐国,为了照顾自己的私人感情竟然不惜给将来留下莫大忧患,这乃仆妾之智,陆贽是不赞成这些做法的。
王夫之的结论是,辅佐少主、固守孤城、仗节守义,以不失其忠贞,陆贽不如贾谊;而出入于纷乱之中,调御轻重之势,斟酌急缓以出险而经远,则贾谊不如陆贽。因贾谊年轻气盛,愤世嫉俗,没有经历过艰难困苦,而性情坚贞的人略为恒疏,则本有余而末不足。由此可见,贾谊与陆贽各有所长,互有优劣。
贾谊没有得到大显身手的机会,33岁就不幸殒命。贾谊有才,固然可喜可贺,但他看到一只猫头鹰落在自己的座椅上便以为自己大限已到,心理承受能力不足而又恃才傲物、顾盼自雄,这样不足以承担大事。从这个意义上讲,贾谊怀才不遇主要是他自己的原因。西汉刘向说贾谊的能力不逊色于古代的名臣伊尹、管仲,但伊尹、管仲的周圍也定是庸人居多,所以,有学者指出,能够与平庸之人合作且引领他们一起完成历史使命,才是真正的旷世英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