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里走出来的昆虫
2021-04-13杨红珍
杨红珍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在民间及王廷贵族中传唱的诗歌,共311首。在这些诗歌中,涉及昆虫描写的诗歌共有19篇,其中,“风”诗8篇,“雅”詩10篇,“颂”诗1篇。在这些篇章中,除了两篇是借助昆虫的生活习性来描写时令转换之外,其余的都是借助昆虫表达一种情感,比如,思念、凄苦、劝诫、讽刺、斥责、欣赏、美好愿望等。
蟋蟀在堂,岁聿其莫。今我不乐,日月其除。无已大康,职思其居。好乐无荒,良士瞿瞿。
蟋蟀在堂,岁聿其逝。今我不乐,日月其迈。无已大康,职思其外。好乐无荒,良士蹶蹶。
蟋蟀在堂,役车其休。今我不乐,日月其慆。无已大康,职思其忧。好乐无荒,良士休休。
—《诗经·唐风·蟋蟀》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诗经·豳风·七月》
“中国第一虫”“中国第一鸣虫”“中国第一斗虫”……从古到今,从宫廷到民间,听其鸣,观其斗,小小的蟋蟀让中国人喜爱了足有两三千年之久,而且这种喜爱还在继续着。
蟋蟀有很多俗名,北方人叫它“蛐蛐儿”,南方人则称它为“赚织”,另外还有“促织”“趋织”“趣织”“络纬”“促机”“梭鸡”“趋趋”“纺绩”“蛩”“蛩虫”“吟蛩”“秋蛩”“吟秋”“秋虫”“寒虫”“暗虫”“斗蟋”“斗鸡”“王孙”“将军虫”等数不清的异名。从中可以看出,有些名字是根据蟋蟀的形态来起的,有些是根据它所代表的季节起的,有些则是根据它发声和打斗的特点起的。可见人们对蟋蟀熟悉和喜爱的程度。
鸣虫
蟋蟀是秋夜里“音乐会”的主角,其鸣声多种多样:或高亢悠扬,或低沉婉转,或激烈短促,或舒缓愉悦,或凄凉哀婉……
蟋蟀变化多端的鸣声表达着不同的心境和情绪。它们的鸣声大致分为五种类型:召唤声、求爱声、交尾声、争斗声和报警声。当雄蟋蟀在自己的领地悠闲地独处时,就会发出恬然自得的召唤声。音色清纯洪亮,音质如敲击金属般,犹如一曲美妙的“畅想曲”。这种声音能够吸引雌蟋蟀前来与之相会。人们平时听到的大多属于这种鸣声。据唐朝《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宫中秋兴,妃妾辈皆以小金笼贮蟋蟀,置于枕畔,夜听其声,庶民之家亦效之。”可见在唐朝,上至宫廷内院,中至文人大贾,下至黎民百姓,都已经把听蟋蟀鸣叫当作一种怡情的娱乐了。当雄蟋蟀发现有雌蟋蟀闻声而来时,会发出温柔动听的情话一般的求爱声,进一步诱惑雌蟋蟀。求爱声清丽婉转,悦耳动听,音量在60分贝以下。当雌雄蟋蟀开始交尾时,雄蟋蟀还会发出表示愉悦的交尾声,宛如一曲凤求凰的“爱情曲”。而当一只雄蟋蟀进入另一只雄蟋蟀的领地时,它们就会发出争斗的鸣叫,声音短促而激烈。一旦战斗结束,胜利者则高奏洪亮的凯歌,音量高达65~75分贝。而当单个雄蟋蟀在生存环境中被抓获或者受到惊吓时,会发出急促而沮丧的报警声,告知同伴这里不安全。
如此变幻多样的鸣声,蟋蟀是怎么唱出来的?确切地说,它们不是用嗓子唱出来的,而是用自己的一对前翅相互摩擦演奏出来的。蟋蟀右翅上有一排像锯齿一样的音锉,左翅上长有硬棘状的刮器。平时,蟋蟀的右翅覆盖在左翅上,想要奏乐时,它便举起双翅,向左右两侧一张一合,右翅上的音锉与左翅上的刮器的相互摩擦,引起复翅上的镜膜振动,从而形成清脆的鸣声。双翅振动的强度越大,刮击越重,鸣声就越响。蟋蟀的鸣声还与双翅抬起的角度有关,角度越大,双翅摩擦的范围就越大,鸣声也越大。蟋蟀发出召唤声时,双翅与背部所成的角度为32°左右,节奏平稳,音调低沉;而蟋蟀发出争斗声,角度为53°左右,其鸣声最大,音调高亢。
雌蟋蟀的前翅没有发音结构,它们不会鸣叫,只要听力好就行了。
斗虫
除了唱歌,蟋蟀还十分好斗,只要两雄相遇,必然要厮杀一场,直到分出胜负。明代诗人顿锐在《观斗蟋蟀》中写道:“……见敌竖两股,怒须如卓棘。昂臧忿塞胸,彭亨气填臆。将搏必踞蹲,思奋肆陵逼。既却还直前,已困未甘踣……”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活灵活现地描绘了蟋蟀争斗的激烈场面。雄蟋蟀在打斗中犹如人类打擂台一样,也具有一定的招式和套路,扬眉拂须,振翅高鸣,两牙大张,奔向对方;四牙对夹后,紧紧不放,六足猛撑,努力击败对方。在格斗过程中,不仅有跌、打、翻、滚、架桥、结球等架势,还表演出陀螺滚翻、斤斗跌扑、龙虎虬跤、进退腾挪等拳击手的武打招式。山东宁津人张俊汉依据蟋蟀打斗的各种动作、姿态和套路设计出一套蟋蟀拳,又称宁津蟋蟀拳。这是除了螳螂拳之外,问世的又一套昆虫拳。
蟋蟀的打斗少则一两个或三四个回合,多则十几个回合,以一方失败而结束。胜者威风凛凛,高奏凯歌,败者或伤或残,逃之夭夭。蟋蟀勇猛善斗的精神被古人归纳为五德:“鸣不失时,信也。遇敌必斗,勇也。伤重不降,忠也。败则不鸣,知耻也。寒则归守,识时务也。”
我国斗蟋蟀的历史非常悠久,从唐代天宝年间开始,到宋代已经盛行,无论王公贵族还是市井小民都很喜欢,也有了斗蟋蟀的赌局。而最先记载“斗蟋蟀”的是宋代顾文荐的《负暄杂录》:“斗蛩之戏,始于天宝间,长安富人,镂象牙为笼蓄之,以万金之资,付之一啄。”明朝形成的“蟋蟀热”则一直延续到清朝,据说末代皇帝溥仪小时候上朝的时候,怀里还揣着蛐蛐笼呢。历朝历代为养蟋蟀、斗蟋蟀而倾家荡产甚至投河、悬梁自尽的不乏其人,因此荒废学业、玩物丧志者更是数不胜数。现如今,斗蟋蟀已经成为一种非常理性的娱乐活动,在北京、上海、苏州等地,每年都要举办全国性的斗蟋大赛,影响范围相当广泛。
历史上对蟋蟀最痴迷的两个“大人物”甚至因此影响了国家的命运。写出了世界第一部蟋蟀专著《促织经》的宋朝宰相贾似道被人戏称为蟋蟀宰相,在蒙古大军压境之际,他仍然“尝与群妾踞地斗蟋蟀,所狎客入,戏之曰:‘此军国大事耶?”。明宣宗朱瞻基则被民间称作蟋蟀皇帝。据袁宏道的《畜促织》记载:宣宗皇帝下旨派出很多宦官到全国各地采买蟋蟀,命地方各大小官吏协办,征课之急前所未有,百姓苦不堪言。为征用蟋蟀闹出人命的悲惨故事屡有发生。《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齡还将这种荒诞现象写成了一个讽刺性的故事。
蟋蟀的种类
蟋蟀属于直翅目蟋蟀科,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约有4600种。蟋蟀在我国大江南北分布广泛,已知种类达258种。在蟋蟀类鸣虫中,除了鼎鼎大名的迷卡斗蟋外,常见的种类还有油葫芦、多伊棺头蟋、双斑蟋等。
多伊棺头蟋就是老北京人常说的“棺材板”。这是因为多伊棺头蟋雄虫的头向前下方明显地突出,加上宽长的身体,总体来看很像一个缩小的棺材。它的鸣声清脆而响亮,音调短促匀称,“噘噘噘—噘噘噘—”的节奏感很强。除此之外,我国还有尖角头蟋、石首棺头蟋和小棺头蟋等棺头蟋属鸣虫。
油葫芦身体呈褐色或黑褐色,全身油光光的,头部像一个圆球,复眼大而突出,复眼上方有白色的眉纹,其鸣声为悠扬的“居呦呦呦,居呦呦呦—”,就像油从葫芦中倾注而出时发出的声音,故得其名。油葫芦的品种繁多,常见的有墨油葫芦、红油葫芦、琵琶翅、飞翅、长翼等。
双斑蟋,又称花镜,全身漆黑色,富有光泽,翅上有两个明显的黄斑。双斑蟋鸣声清脆,节奏感强,类似于“渠—渠—渠—”。它的生命力很顽强,几乎可以生活在任何环境中。在我国台湾,双斑蟋是最常见的格斗健将。
蟋蟀的生活
蟋蟀身体光亮,头部浑圆,细长的触角超过体长。它的变态属于不完全变态中的渐变态类型,一生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渐变态昆虫的若虫与成虫在形态上没有多大区别,生活习性也相似,只是若虫的翅发育还不完全,称为翅芽。若虫期间要经过几次蜕皮,每蜕一次皮,翅芽都会长大一些,直到最后一次蜕皮之后长出完整的翅就进入了成虫阶段。此时雌雄两性的生殖器官也发育成熟,可以步入婚姻殿堂,交尾产卵,繁衍后代了。
蟋蟀每年发生1代,以卵越冬。它的卵在春天孵化,若虫在几个月的时间里,经过一次又一次的蜕皮,在八九月间羽化为成虫。雌蟋蟀将卵成堆产于其居住的土穴底部,一般一堆有20~50 粒。雌蟋蟀一生可产卵500粒左右。刚孵化的若虫乖乖地群居在“母穴”中,既不打架,也不外出,享受着母亲给它们贮备的充足食物。经过一次蜕皮之后,它们会变大一些,有了独自谋生的能力,然后爬出“母穴”,分散并潜居于土块下、缝隙中,之后各自寻找合适的地方为自己挖掘新巢,过上了独居的生活,一直要到变成成虫,进入发情期时才会雌雄同居一穴。
雄蟋蟀也叫“二尾儿”,这是因为它的尾部有两根长长的尾须;雌蟋蟀也叫“三尾儿”,或者叫“三尾儿大扎枪”,因为在两根长尾须之间还有一根更长、更粗壮的“扎枪”,这是雌蟋蟀的产卵器。雌蟋蟀不会鸣叫也不打斗,但它们有很好的听力。
蟋蟀的土穴多种多样,有直穴、斜穴,还有弯曲的洞穴。大多数土穴都有两个开口,少数土穴有3个甚至多个开口。穴道的深度与若虫龄期、温度及土质都有关系。低龄若虫的穴较浅,而老龄若虫和成虫的穴则较深,而且穴道复杂,弯弯曲曲。一般一龄若虫的土穴深度大约为3~7厘米,二龄若虫大约为10~20厘米,老龄若虫及成虫的土穴深度可达80厘米,沙质土壤、表土层厚的土穴深度可达150厘米。温度低的地方土穴更深。
事实上,不同种类的蟋蟀,栖息生境也不相同,有些蟋蟀种类不生活在土穴中,而是居于庭院、房屋墙角的砖墙缝隙中,还有一些生活在草丛或者灌木丛中,有些种类甚至生活在树上。
浪漫的爱情
蟋蟀的恋爱虽然也落入了“男追女”的俗套,但雄蟋蟀并不是主动跑去寻找自己心仪的对象,而是在自己的土穴前奏起婉转悠扬、清脆悦耳的音乐,期待雌性的赏识。而在发声求爱之前,它们往往还要打扮一番,用前足不断梳刷颜面,直到自己满意为止。雌蟋蟀的耳朵长在两个前足上,它的听力是专门为雄蟋蟀的声音而设定的,对5000赫兹左右的声音频率能够做出敏感的反应,对超出频率范围的声音则毫无感觉,而这个频率正是雄蟋蟀的鸣叫声。附近的雌蟋蟀一旦听到有能打动它的声音,就会循声而去,羞怯地从自己的洞穴中缓缓爬到雄蟋蟀的洞口。雌雄蟋蟀相见以后,雄蟋蟀会试探着接触雌蟋蟀,用它的触角不断地触摸雌蟋蟀的触角,并且发出“的铃的铃的铃”的情深意切的求偶鸣声,之后双双坠入爱河。
雌雄蟋蟀的交尾采用的是“女上男下”的体位。坠入情网的雌雄蟋蟀在原地慢慢地爬动,雄蟋蟀在寻找合适的时机爬到雌蟋蟀的前方,用尾部对准雌蟋蟀的头部下方,慢慢从雌蟋蟀的身体下方倒退。此时雌蟋蟀不再爬动,雄蟋蟀迅速钻入雌蟋蟀身体的下方,然后将其尾端向上翘起,对准雌蟋蟀的生殖孔,排出一个精胞。交配的时候雄性常会发出“铃铃铃铃”兴奋而愉悦的鸣声。
精子会从雄蟋蟀排出的精胞中跑出来,通过雌蟋蟀的生殖孔进入体内,完成受精。交配结束,雌雄蟋蟀分开,雌蟋蟀专注地去寻找产卵场所,然后开始产卵。而雄蟋蟀经过短暂的休息,又开始充满活力地昂首高歌,等待下一个青睐它的对象循声而来。如果一直没有爱慕者到来,它就会换一个地方重新奏起浪漫的爱情乐曲。如果两只雄蟋蟀同时遇上一只雌蟋蟀,就会不可避免地开始一场争夺战。雄蟋蟀生性好斗,绝不允许其他同性跟自己在一个地盘,更何况这个同性还可能会夺走自己的伴侣。两只雄蟋蟀高唱战歌,张开自己的两只大牙互咬对方,并用强劲的后足支撑着身体往前推搡对手,直到一方战败,落荒而逃。胜利者会不时地发出得意的属于胜利者的鸣声,自然更受雌蟋蟀的青睐,双方很快坠入爱河。
仿生
蟋蟀也是仿生学的宠儿,在跳跃、打斗和鸣声这三方面都为仿生学做出了贡献。
1.蟋蟀跳跃机器人
让善于跳跃的机器人进入各种复杂的环境中跨越障碍,在勘探、救援、侦察等领域显得尤为重要。
蟋蟀的前足和中足较短,主要作用是行走以及在跳跃时平衡身体;后足很长,大约是体长的1.5倍,而且爆发力强,常在发现敌害时突然腾空跳起逃生。在起跳时,蟋蟀后足的肌肉、肌腱等弹性储能元件所储存的能量快速释放;与此同时,蟋蟀起跳时后足的肌肉又产生一部分能量,使其获得更大的起跳速度和跳跃距离。蟋蟀以一定的初速度跳跃离开地面,随即进入腾空阶段,这时肢体完全脱离地面,整个运动过程只受到重力的作用,靠前足和中足起到了调节身体位置角度以及动态平衡的作用。
蟋蟀每次跳跃的距离可为体长的20倍左右,速度很快又极其平稳,使它可以成功地跨越各种不同的地形,如穿越小水塘、厚密的草丛、陡峭的障碍物等。在跳跃过程中,蟋蟀还能做到低能耗、高效率。蟋蟀的这一特点在仿生学中得到应用,出现了一种仿蟋蟀跳跃机器人,将蟋蟀躯体的前足和中足简化为一个整体,在跳跃运动中质心始终保持在某一平面内运动,不发生偏移,并且具有跳跃远度大和跳跃运动稳健的特性。
2.玩具蟋蟀机器人
蟋蟀的打斗充满传奇色彩,其勇猛、拼搏的格斗精神颇有“將军战死在疆场,凛冽不屈壮志酬”的气概,让人为之动容。
由于蟋蟀在打斗的过程中需要斗牙功、斗腿劲、斗韧性,动作套路十分丰富。玩具机器人设计者正是看重了这一点,从而设计出了一种蟋蟀打斗玩具机器人。
这种玩具蟋蟀机器人可以通过系统模块模拟真实的斗蟋蟀的场景,实现蟋蟀打斗的过程。在游戏中,两只蟋蟀可以完成自主进攻和自动躲闪,既可以实现自动控制,又可以进行人机互动,使游戏者不但能找到玩家的乐趣,而且充分锻炼了自己的反应能力。
3.蟋蟀声波通信
声波伪装隐蔽通信技术是一种采用声波作为载波进行数据传输的信息传输技术,具有很好的隐蔽性。声波属于机械波,而无线电波是电磁波。由于目前已有成熟的电磁波屏蔽干扰技术,但还不能做到对声波的完全干扰,因此在隐蔽通信中采用声波作为载波相对安全。
现有的隐蔽通信大多使用人耳听不到的超声波作为通信载波,但是因为声波的衰减系数与其频率的二次方成正比,因此空气中超声波传输的距离很短,一般不超过15米,而使用人造信号作为通信载波,又极易被声波探测装置察觉,隐蔽性不足。
蟋蟀的鸣声在这种隐蔽通信中恰好可以发挥作用。蟋蟀的鸣声是大自然的天籁之音,在合适的季节,这种声音的出现不会受到特别的关注。因此,有人发明了基于蟋蟀鸣声的声波伪装隐蔽通信技术。将蟋蟀的鸣声作为通信载波,通过特定的编码方式,将通信信息隐藏在蟋蟀鸣声中,并将一些频率范围与蟋蟀鸣声不同、但生活环境与蟋蟀相同的其他昆虫的声音,作为伪装背景噪声与其叠加,这种在所谓的自然界的声音中进行的通信具有极强的隐蔽性,即使在监控范围内也难以被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