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OI 数据的城市群医疗与居住空间协同发展研究
——以闽三角城市群为例
2021-04-13田洁玫
田洁玫
(华侨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福建 泉州362021)
医疗资源是区域发展的基础性公共服务资源,其数量、质量与空间分布情况直接关系到人民身体健康的保障[1]。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2]。“公共设施与基础服务均等化”在此背景下对医疗资源供给提出了新的要求,覆盖全民的公共卫生服务成为必然趋势[3]。要使不同区域的居民享受相对均衡的医疗资源,首要任务就是在整合现有医疗资源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布局、完善科学配置,实现医疗与居住空间的协同发展,切实保障公民身体健康,提升国家发展水平。目前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于医疗与居住空间的研究多关注于医疗空间布局特征[4]、空 间 布 局 优 化[5]、服 务 水 平[6]、布 局 公 平性[7]和空间可达性[8]等方面,而对于两者的协同研究则相对较少,同时也缺乏城市群视角下的研究。近年来其他城市空间的研究可提供思路借鉴,如休闲与居住空间协同关系研究[9]、居住与公共服务设施协调性研究[10]等。信息时代,城市大数据的空间分析技术正不断融入传统研究领域[11],在大数据背景下挖掘POI 数据可获取包含名称、坐标、位置、归属地在内的地理空间信息资料,有助于充实多源数据在城市群医疗与居住空间的协同发展层面理论与实践研究[12]。
本文基于系统协同理论,运用POI 数据,通过ArcGIS软件方法对闽三角城市群医疗与居住空间的协同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二者协同发展的未来方向。
1 研究区域、数据与方法
1.1 研究区域
闽三角城市群[13]位于福建省的东南部,地处23°33′20″—25°56′45″E、116°53′21″—119°01′38″N的沿海区域,是国家“十三五规划”的19 个城市群中海峡西岸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素有“闽南金三角”[14]之称。本文的研究区域从行政区划上包括厦门市、泉州市和漳州市3 个设区市。
图1 闽三角城市群区位
1.2 研究数据
根据医疗空间[15]与居住空间[16]的概念内涵,将医疗资源与居住场所的用地空间简称为“医疗与居住空间”,两者均为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组成部分。以2020 年百度地图POI数据作为研究数据来源,借助由百度地图开放平台提供的地点检索服务,从19个大类中提取医疗资源和居住场所的相关类型作为检索字段,按照经纬度范围获取到闽三角城市群所有医疗与居住空间类型的POI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去重、筛选和匹配,最终获得研究所需的医疗与居住空间POI数据点分别为7257 个和45972 个。福建省行政区划数据来自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网站提供的行政边界shp.文件。
1.3 研究方法
运用ArcGIS 软件的空间分析方法可以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分析。对于闽三角城市群医疗与居住空间的研究主要使用标准差椭圆方法,获取中心点(CenterX,CenterY)、偏角(Rotation)、长轴(XStdDist)、短轴(YStdDist)等 数 据[17],使 用 平 均 最 近 邻 方 法(Average Nearest Neighbor)获得最近邻比率(R)确定要素分布属于离散类型(R >1)、随机类型(R =1)或是集聚类型(R <1)[18];使用核密度方法确定研究的搜索半径为3km并作出相应核密度图[19];使用缓冲区方法,按照居民步行1min、5min、10min、15min、20min、30min生活圈,分别对闽三角城市群4 种医疗空间类型和居住空间建立100m、300m、500m、1000m、2000m和3000m的缓冲区域,进而通过空间连接统计各缓冲区内医疗与居住空间分布总量。
2 医疗与居住的协同分析
2.1 空间分布协同分析
将POI数据导入ArcGIS 软件,通过对标准差椭圆工具包的调用,得到闽三角城市群行政区划、医疗与居住空间分布趋势的结果,提取标准差椭圆的相关参数指标(表1)。
表1 闽三角城市群医疗与居住空间标准差椭圆指标
依据表1,作以下分析:①基于闽三角城市群整体分析可知,医疗与居住具有较为一致的空间分布协同性,两者中心点和偏角的邻近度均高。从长短轴的数据可知,医疗分布范围整体大于居住空间。相较于行政区划空间来看,闽三角医疗与居住空间整体相对更靠东部。②基于闽三角城市群内部分析可知。综合比较空间中心、长短轴与偏角,泉州市医疗与居住的空间分布协同性最高;厦门市医疗与居住空间中心点十分邻近,然而偏角却具有极大差异,居住的发展方向趋于东西方向,而医疗空间则趋于南北方向;漳州市医疗与居住空间发展方向趋于一致,但中心点有偏差,医疗空间相对更靠近北部。③基于闽三角城市群内部与整体的对比分析可知,厦泉漳3 市各自有明确的空间分布中心,其中厦门市的医疗与居住空间分布中心与闽三角的邻近度最高,泉州市次之,漳州市最远。闽三角城市群整体和厦门市、泉州市均呈现医疗空间短轴范围大于居住空间,而漳州市的居住空间则相对离散范围更大。从偏角数据看,闽三角城市群整体与内部呈现各自发展趋势,虽然发展方向各不相同,但是厦门市、漳州市与城市群整体尚有近似,泉州市却具有很强的发展独特性,各类空间的分布轴线甚至呈现垂直于城市群整体的发展趋势。
2.2 空间集聚协同分析
本文使用ArcGIS软件,分别对闽三角城市群整体与内部3 个城市各自的医疗与居住空间数据进行了测算,最终得到的结果见表2。从表2 可见,闽三角城市群整体与内部的医疗与居住空间平均最近邻分析结果中,Z得分的绝对值均大于2.58,P 值均小于0.01,说明置信水平均达到99%。最近邻比率均小于1,说明闽三角城市群医疗与居住空间均呈现显著的集聚特征。
表2 闽三角城市群医疗与居住空间平均最近邻分析表
通过平均最近邻距离、最近邻比率两个指标作以下分析:①基于相同空间类型的横向比较可知,医疗空间与居住空间的集聚程度排序均为厦门市<泉州市<闽三角城市群<漳州市。②基于不同空间类型的纵向比较可知,无论是闽三角城市群整体,还是内部厦泉漳3 个城市个体,均呈现医疗空间集聚程度<居住空间集聚程度。③基于综合分析可知,医疗与居住空间最近邻比率的差异程度由大到小排序为厦门市>漳州市>闽三角城市群>泉州市,由此可推断泉州市两者空间集聚协同性最高,厦门市和漳州市则低于闽三角城市群平均水平。
2.3 空间密度协同分析
本文使用ArcGIS 软件分别对闽三角城市群医疗与居住空间进行了核密度测算,并通过Natural Breaks(Jenks)方法划分为5 个级别(图2)。
依据图2,作以下分析:①基于医疗空间核密度分析可知,闽三角城市群呈现“三极+多中心+扩展”态势。“三极”分别位于厦门市的思明区与湖里区交接区域、泉州市的鲤城区与丰泽区交接区域、漳州市的芗城区与龙文区交接区域;“多中心”尚未构成“极”,“扩展”主要表现为泉州市的“鲤城丰泽组团+近扩晋江+远扩石狮”,厦门市的“思明湖里组团+近扩集美+远扩同安”,漳州市的“芗城龙文组团+近扩龙海+远扩漳浦”。②基于居住空间核密度分析可知,闽三角城市群呈现“四大极+四小极+融合”态势。“四大极”中有3 个都位于泉州市,分别是鲤城丰泽组团、晋江市和石狮市,另一个则是位于厦门市的思明湖里组团。“四小极”虽然未达到一定规模级别,但是仍具有相当的影响力。由于闽三角城市群居住空间的整体规模体量较大,因此形成了一定的“融合”,如厦门市的“思明湖里组团+融合海沧集美”、泉州市的“鲤城丰泽组团+融合晋江石狮”。③基于医疗与居住空间的核密度比较可知,闽三角城市群宏观层面上,医疗与居住具有相当程度的空间密度协同一致性,密度中心点均处于厦泉漳3 市的核心区域。厦门市和漳州市在医疗方面通过龙海市的连接,有更加趋同的趋势,泉州市则更关注区域内部的联系。厦门市和泉州市在居住方面通过翔安区和南安市的承接,也呈现逐步趋同,漳州市虽趋向于厦门市,但龙海市和长泰县发展力度不足,南北两路均未融合成功。
图2 闽三角城市群医疗与居住空间核密度
2.4 空间便利协同分析
使用ArcGIS软件进行相交分析,以医疗空间距离范围为横坐标,按照不同缓冲间隔,统计出在医疗空间不同缓冲距离内的居住空间总量数据,进而得出随着医疗空间距离变化而产生的居住空间数量分布特征变化情况。相对距离越近,则便利程度越高,由此可以衡量出闽三角城市群医疗与居住空间便利协同程度(图3)。
图3 闽三角城市群医疗与居住空间便利协同图
依据图3,作以下分析:①基于闽三角城市群整体分析可知,居住空间的覆盖程度随着与医疗空间距离的增大,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城市群整体医疗空间对居住空间的服务便利度很高;从增速上看,自500m范围开始,医疗与居住空间的便利协同程度从37.48%下降至11.24%,并在2000m 和3000m范围进一步下降到8.32%和3.08%。②基于闽三角城市群内部分析可知:厦门市与泉州市医疗空间对居住空间的服务量远高于漳州市,泉州市的便利协同程度则最高;距离医疗空间500m 范围内厦门市的居住空间总体覆盖率持续低于泉州市和漳州市。从增速上看,漳州市从500m 范围开始增速小于10%,泉州市在2000m 范围开始增速下滑至5.31%,厦门市直到3000m 范围之前均保持着11%的增速。③基于闽三角城市群内部与整体的对比分析可知,两者在医疗与居住空间便利协同程度变化趋势上具有相当程度的一致性;泉州市的变化特征与闽三角城市群一致性最高,均是自1000m 范围以后开始剧烈减少,而在1000m 范围内的居住空间覆盖度已经高达92%以上。厦门市医疗空间的覆盖范围更持久和宽泛,较为均匀地给不同距离范围内的居住空间予以服务,但从便利度上优势不及泉州市;漳州市的医疗空间则仅有助于满足300m 范围内的居住空间,300m范围之外的便利协同性大大减弱。
3 结论与讨论
3.1 城市群内部协同发展
从对厦门市的协同分析可知:①医疗与居住空间分布方向上具有强不一致性,但医疗与行政区划空间方向上一致度高,三者相交部分主要位于厦门岛内的思明区、湖里区和岛外集美区的大部。②厦门市医疗与居住空间的集聚程度均较低,且两者之间差异较大。③医疗空间与居住空间的核密度中心差异性主要体现在居住空间较为密集的海沧区、同安区与翔安区,医疗空间却相对不足。④由厦门市医疗与居住空间的便利协同性可知,主要特点是300m范围内便捷度很高,同时能做到不同距离范围覆盖的相对均衡。综上,厦门市医疗与居住空间基础条件优越,岛内的医疗与居住空间协同水平高,目前也在致力于区域内部的资源协调。未来协同发展的要务在于增强对岛外特别是距离本岛距离较远的海沧区、同安区与翔安区的医疗资源供应,加大医疗设施的投建力度。
从对泉州市的协同分析可知:①医疗与居住空间分布上具有强一致性,居住与行政区划空间方向上一致度极高,三者相交部分包含泉州市主城区的鲤城区与丰泽区全部,以及晋江市石狮市、南安市大部。②泉州市医疗与居住空间的集聚程度适中,且两者之间差异最小。③医疗与居住空间的核密度中心均处在“鲤城丰泽组团+融合晋江石狮”区域,但最为核心的医疗空间仍集中在主城区内部。④泉州市医疗与居住空间的便利协同程度则最高,能在1000m 范围内满足92%居住空间的医疗需求。综上,泉州市医疗与居住空间的综合协同程度很高,各方面发展均衡,注重区域内部的资源整合,特别是有晋江市与石狮市高于一般县级市的医疗资源优势加成。未来协同发展的重点在于进一步打通市县医疗与居住空间的壁垒,提升优化县域医疗水平,提高区域综合优势。
从对漳州市的协同分析可知:①医疗与居住空间分布上的一致性最强,居住空间与行政区划空间方向一致度也很高,三者相交部分包含漳州市主城区的龙文区全部和芗城区、龙海市、漳浦县大部。②漳州市医疗与居住空间的集聚程度最高,且两者之间差异小于厦门市。③医疗空间与居住空间的核密度中心范围很小,处在“芗城龙文组团”区域,且基本未能与区域内其他市县形成有效连接。④漳州市医疗与居住空间的便利协同程度较低,500m范围之外基本无法提供有效医疗资源服务,县级市更是存在大量医疗空间无法覆盖区域。综上,漳州市存在“强主城+弱县市”态势,主城区的医疗资源具有优势组团效应,甚至超过居住空间范围,而其他县市则根本不具有医疗优势,距离较远的华安县与东山县甚至没有基本的医疗空间中心。未来协同发展的重点在于补短板,尽快缩减区域医疗资源的不均衡,给予贫困和边远县市必要的医疗支援。
3.2 城市群整体协同发展
从对厦门市和泉州市的综合协同分析可知:①两者的医疗空间分布方向具有较大差异性,且均低于城市群整体的集聚水平,核密度中心距离较远且缺乏连接性,未来应加大对两市相接城区的医疗投建。②两者的居住空间方向分布差距小于医疗空间,在厦门市的翔安区、南安区和泉州市的晋江市、石狮市目前已经形成尚未完全条带化的散点,未来可望成为两市核密度中心的连接链条,有效促进闽三角城市群居住空间大组团的形成。③两者医疗与居住空间的协同指数均在高水平,且便利协同程度均高,泉州市各个层面都能够与厦门市并驾齐驱,甚至在300m范围内具有绝对优势,这是两市协作发力的基础,也是闽三角城市群医疗与居住空间协同发展的有利条件。
从对厦门市和漳州市的综合协同分析可知:①两者的医疗空间分布方向具有极高的一致性,同时两市的医疗核密度中心邻近度远高于泉州市,且漳州市的龙文区、龙海市和厦门市的海沧区、集美区已形成连接散点,漳州市的医疗资源集聚程度最高且靠近厦门市,未来应充分发挥集聚效应,促进闽三角城市群医疗空间大组团的初步形成。②两者的居住空间分布方向差异性大于医疗空间,漳州市居住空间体量目前仍偏小,无法与厦泉两市匹配。③两者的医疗与居住空间协同程度不相符,漳州市无论从便利性或超前性均处于弱势,其整体发展不足是制约闽三角城市群医疗与居住空间协同发展的短板。
从对闽三角城市群整体的综合协同分析可知:①目前城市群整体并未形成强有力的医疗与居住空间大组团,同时城市之间医疗资源的分布仍不均衡,未来对零星散点的统筹配置与条带化推进将有效促进医疗资源共享局面的发展,从而为实现闽三角城市群医疗资源配置均衡化提供助力,并进一步推动城市群居住空间的集聚效应。②闽三角城市群整体的医疗与居住空间便利协同程度仍有待提高,这一方面需要加强城市内部医疗服务圈的建设,另一方面也需要考虑增加跨城医疗资源共享的医疗服务圈建设,对于城市群医疗与居住空间进一步合理布局,将帮助民众获取更加便捷、高效、优质的医疗资源。③闽三角城市群医疗与居住空间协同发展的要点在于厦门市,重点在于怎样协同厦门市与泉州市的居住空间优势、厦门市与漳州市的医疗空间优势,难点在于如何同步协同城市内部与城市群整体医疗与居住空间发展。未来在这些方向的多领域协作与研究可为闽三角城市群医疗与居住空间协同发展的实践工作提供保障,并将为城市群区域空间协同发展的理论研究提供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