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TN系统配电线路末端短路灵敏度校验

2021-04-13李达志

现代建筑电气 2021年3期
关键词:配电箱倍数校验

黄 旭, 李达志

(国药集团重庆医药设计院有限公司, 重庆 400039)

0 引 言

电气设计中通常采用断路器作为供电回路的保护,其分断能力、负载能力、躲避正常启动电流的能力以及规范要求的附件配置已被广泛关注,而配电线路末端短路灵敏度校验则不太受重视。在设计进度越来越紧的大环境下,《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4版)[1]第966页的表格常被直接套用参照,而该表格数据计算选用的参数并不是不能改变的,直接套用数据有可能造成极大浪费。故本文从原理出发,探讨了TN系统配电线路末端短路灵敏度校验。

1 短路灵敏度校验的相关概念

1.1 定义

在发生短路时保护电器必须能够可靠动作,在有可能的最不利点进行可靠性验证计算即是短路灵敏度校验。

通常情况下,对于低压配电系统,单相短路的短路电流最小,最不利点在线路末端,因而需要在配电线路末端进行单相接地灵敏度校验。同时,单相接地短路保护也被称为接地故障保护。

1.2 校验相关要求

GB 50054—2011《低压配电设计规范》[2]和JGJ 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3]均有以下要求。

(1) TN系统中配电线路的间接接触防护电气的动作特性,应符合要求:

ZsIa≤U0

(1)

式中:Zs——接地故障回路的阻抗;

Ia——保证间接接触保护电器在规定时间内切断故障回路的动作电流;

U0——相导体对地标称电压。

(2) TN系统中配电线路的间接接触防护电器切断故障回路的时间,应符合下列规定:配电线路或仅供给固定式电气设备用电的末端回路,不宜大于5 s;供给手持式电气设备和移动式电气设备用电的末端线路或插座回路,TN系统的最长切断时间不应大于TN系统最长切断时间。TN系统最长切断时间如表1所示。

表1 TN系统最长切断时间

根据式(1)推导可得:

Ia≤U0/Zs

(2)

保护动作电流不大于故障电流时,可满足接地故障保护要求。但在计算时应归算到电源侧,电压采用变压器低压侧电压,且阻抗采用包含变压器零序阻抗和系统阻抗在内的故障回路所有阻抗。

1.3 故障回路电流的分析

根据规范定义,Ia为保证间接接触保护电器在规定时间内切断故障回路的动作电流,保护电器既可以是断路器也可以是熔断器。当保护电器为断路器时,瞬时保护、短延时保护和满足保护时限的长延时保护,均可以用作间接接触防护。

以上分析与GB 50054—2011《低压配电设计规范》第6.2.4条“当短路保护电器为断路器时,被保护线路末端的短路电流不应小于断路器瞬时或短延时过电流脱扣器整定电流的1.3倍”有一定冲突。根据短路定义,接地故障保护也属于短路保护,应满足上款要求,然而此条款未述及断路器的长延时保护,根据保护的特性,在能够忍受的时间内可靠分断应视为有效的保护,在长延时保护区间内只要保护时限满足要求,应可作为间接接触防护。

根据条文说明,条款中1.3倍为考虑了断路器制作误差进行的设定,若断路器为小型断路器,计算时采用保护上限,已不存在额外误差,又或采用电子式脱扣器,制作误差通常小于20%,若再采用1.3倍,显然并不合适。故第6.2.4条是不严谨的。

2 计算公式整理

低压配电系统中,通常采取多级放射式配电,至配电末端往往有多级断路器保护,进行配电线路末端单相接地灵敏度校验时,应逐级计算,每段保护均应能通过校验。

2.1 每段电缆阻抗计算

(3)

其中1.5为短路发热引起的电缆电阻的增大系数;ρ为导体电阻率,常用电缆导体主要为铜和铝合金,铜为0.017 2 Ω·mm2/m,铝合金为0.027 9 Ω·mm2/m;k1为电缆电抗补偿系数,和导体截面有关,S<120时,k1=1;S=120或150时,k1=0.95;S大于等于185时,k1=0.92;k2为多根电缆并联系数,n(电缆并联数)=1时,k2=1,n≥2时,k2=4(n-1)/n;S为单根相导体截面;L为电缆长度,考虑电缆在敷设中的弯曲和旋转,应为测量长度乘以1.05;m为相导体与PE导体截面之比,采用TN-C系统时,应为PEN,具有漏电保护回路,应为N导体。

2.2 预期单相短路电流

预期单相短路电流为

(4)

考虑短路点远离电源侧,电源侧和变压器阻抗所占比例较小,故电源侧阻抗系数取0.95;相对地标称电压U0取变压器出口电压230 V;对应每一级配电末端单相短路电流的灵敏度校验,∑R为前端自变压器起所有的线缆电阻之和。

2.3 校验合格的判定

Ik>krelkopIset3

(5)

式中:krel——断路器瞬动误差系数,电磁脱扣器取1.2,电子脱扣器取1.1,小型断路器取1;

kop——断路器动作系数,三、四极断路器取1.2,两极断路器取1.1,单极断路器取1;

Iset3——断路器脱扣电流,为短路脱扣倍数和断路器额定电流的乘积。

2.4 短路脱扣倍数的分析

断路器用于保护时,根据设计选型,通常设置长延时、短延时及瞬动保护等保护。

消防负荷等重要回路,过载长延时用于报警而不直接脱扣,故对于过载不脱扣的配电回路,不能采用长延时进行灵敏度校验。

供给固定电气设备的回路,可以采用5 s时确保动作的长延时脱扣倍数或倍数更低的短延时脱扣倍数进行灵敏度校验。

供给手持式电气设备和移动式电气设备用电的配电回路,为保证切断时间要求,也不能采用长延时进行灵敏度校验,对于插座回路,断路器具有漏电保护功能,单相接地时会漏电瞬时脱扣,故灵敏度校验应取相线对N线短路计算。

对于塑壳断路器或万能式断路器,短路脱扣倍数选取中间值,通过系数计入制作误差;而对于小型断路器,短路脱扣倍数采用上限计算。

2.5 不能通过校验的调整方式

根据判定公式,当校验不合格时可以采取以下4种调整方式。

(1) 合理调整断路器额定电流或减小断路器脱扣倍数(需复核回路启动电流)。

(2) 断路器调整为电子脱扣或小型断路器(需复核电缆热稳定、断路器分断短路电流能力及回路启动电流)。

(3) 通过移动配电箱安装位置,调整各段线缆长度。

(4) 增加回路电缆截面。

以上调整方式从实现的难度和付出的代价角度上看依次降低。

3 计算案例

某厂房设计从单体变配电室至楼层总箱,再经就地配电箱分配后为末端插座供电。某配电回路元件配置如表2所示。

为方便校验计算,根据公式编辑了便于计算的校验表格。原始数据输入如表3所示。

表2 某配电回路元件配置

表3 原始数据输入表格

第一级配电断路器型号为NDM3-630,线路末端为下级配电箱,属于固定电气设备。

NDM3-630断路器时间-电流特性曲线如图1所示。

由图1可见,在动作时间5 s处,脱扣倍数几乎仍保持在10倍。

第二级配电断路器型号为NDM3-125,线路末端为下级配电箱,属于固定电气设备。

NDM3-125断路器时间-电流特性曲线如图2所示。

由图2可见,在动作时间5 s处,已有明显下降,中心位置在8倍以下,计算取8倍。

第三级配电断路器型号为NDB2LE-63C,线路末端为就地插座,属于移动或手持式设备,脱扣倍数取C型脱扣器上限,计算取10倍。

校验中间数据及结果如表4所示。

图1 NDM3-630断路器时间-电流特性曲线

图2 NDM3-125断路器时间-电流特性曲线

表4 校验中间数据及结果

从计算结果看,最后一级配电末端单相短路时,保护电器特性不能满足灵敏度要求。为满足灵敏度要求,调整可以有以下几种方式。

(1) 第三级配电采用带短延时保护的塑壳断路器,减小短路脱扣倍数。设计中末端配电箱在现场嵌墙安装,若在其内设置塑壳断路器,会增大配电箱厚度,将不再适合嵌入墙体安装,影响美观,且增加投资,故不采用此方案。

(2) 调整就地配电箱位置,重新分配第二和第三级配电的线缆长度。经分析,在不改变用电点位置的前提下,并不存在使第二级和第三级配电均能通过校验的线缆长度分配方案。

(3) 减小插座回路断路器额定电流规格。经核算,插座回路用电设备功率为2.0 kW,计算电流为11.4 A。将断路器额定电流减小为16 A,选用16 A断路器时,可以通过线路末端单相短路灵敏度校验。

(4) 增大插座回路导线截面。采用ZB-BV-(3×6)同样可以通过线路末端灵敏度校验,但给施工接线带来困难,且会增加一定投资。

故最终采用方案3进行调整。调整后的计算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调整后的计算结果

4 结 语

通过对配电线路末端短路灵敏度校验的计算分析,了解到对于固定用电设备的单相接地保护并非如《工业与民用供配电设计手册》(4版)所列表格般严格,对于重要用电回路、移动和手持设备回路也不能生搬硬套手册表格,而是应进行严谨计算,在不能满足灵敏度校验时采用合理且经济的方式进行优化调整,满足供电可靠性和安全性。

猜你喜欢

配电箱倍数校验
同样是倍数,为啥还不同
建筑电气安装中强电配电箱的常见通病分析及防治措施
建筑电气安装中强电配电箱的常见通病分析及防治
针对配电箱安装工程施工技术探析
倍数魔法
炉温均匀性校验在铸锻企业的应用
结合抓包实例分析校验和的计算
夜光配电箱
如何表达常用的倍数
数学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