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冰雪战衣背后的故事
2021-04-13郑美辰
文|郑美辰
“之前国家队只能在海外定制比赛服装,时间周期长,国外设计师对中国运动员的体型和习惯也并不了解。”刘莉说,“我们的设计打破了这种局面,还充分运用印染织绣等中国传统工艺,用服装来讲述中国故事。”
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与冬残奥会倒计时一周年之际,2020年1月18-20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专程到冬奥承办地北京、河北考察冬奥筹办工作。在考察时,习近平驻足在一款黑色长款外套前,轻轻抚摸面料。
这款外套名为“堡垒”,是北京服装学院为冬奥国家队赶制的综合保暖服装。一件国家队冰雪战衣是怎样诞生的?背后有哪些技术创新?
“0.01秒都至关重要”
2019年,北京服装学院教授刘莉带领的科研团队获批中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重点专项“冬季运动与训练比赛高性能服装研发关键技术”项目,负责冬奥国家(集训)队比赛训练服研发。
“快、护、暖、美”是团队在国家队服装研发中始终遵循的设计主旨。北京服装学院作为牵头单位,联合6所高校、4家企业联合攻关,实现竞速类项目服装、防护材料及装备、耐低温保障材料和服装技巧类项目服装四类产品的创新。“对于竞速项目来 说,0.01秒都是非常重要的,快0.01秒可能就会拿到一块奖牌。”刘莉说,“目前最新研发的高山比赛服,在32m/s风速下比国际最先进的阻力还降低了4%。”部分运动员已经使用了团队研发的服装,并取得了赛季好成绩。
1月6日,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训练基地达到了1966年以来的最低温度—零下32度,体感温度更低,严重影响运动员训练。“堡垒”等智能加热装备,能够积极提供热量,改善运动员热感受,帮助运动员全方位抵御严寒。
2019年3月21日,隋文静/韩聪组合获得2019年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双人滑冠军,当时他们身穿的比赛服装正出自北京服装学院科研团队
刘莉(中)团队商讨比赛服装设计细节 图/陈建
工作人员使用“数字图像相关”技术提取数据,进行冬奥会比赛服的个性化研制 图/陈 建
“每一套服装都独一无二”
这并不是刘莉与冰雪运动的初次“亲密接触”。2018年4月,她的团队就开始了与国家花样滑冰(集训)队的合作。学 院一层展示了2019-2021年三个赛季的花样滑冰赛服,每一件衣服都是根据音乐主题、舞蹈设计,融合服装高级定制元素,按照运动员身体尺寸、性格特点以及自身习惯定制。“每一套服装都有它独特的个性,都是独一无二的。”主设计师赵雅捷表示。
“服装对于高水平运动员来说就是战衣,合身、满意的服装也会让运动员自身提升信心,也有利于他们在赛场上发挥得更好。”刘莉说,为了设计出兼具功能性和美观性的服装,了解音乐、大量调研、设计手稿、制作裸服、镶钻装饰、陆上试穿、冰上试穿……“整个团队加班加点,熬夜赶制,经常半夜12点还在讨论细节”。
量体裁衣,需要精确测量队员的人体数据。北京服装学院不仅为国家队全体队员进行三维扫描,搭建人体工学数据库,还邀请现役或退役运动员模特模拟速滑动作,使用“数字图像相关”技术提取数据,进行冬奥会比赛服的个性化研制。
“用服装讲述中国故事”
迄今为止,刘莉的团队为国家花样滑冰(集训)队双人滑、男单、女单、冰舞项目的22名重点运动员提供比赛服,设计方案424套,制作比赛服70套,表演服99套,助力运动员队伍取得多次世界级比赛好成绩。2019年度在国际最大主流花滑论坛Golden Skating中获评“最佳比赛服(Best Costu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