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虚拟仿真实验在服装陈列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1-04-13彭东梅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36期
关键词:课堂创新虚拟仿真

【摘要】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在服装类课程中对虚拟仿真实验的应用越来越普遍,服装专业的设计类课程与虚拟现实的结合势必会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本文从虚拟仿真实验在服装陈列设计课程中的具体应用出发,构建基于PBL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探讨服装专业设计类课程课堂创新的方向。

【关键词】服装陈列  虚拟仿真  课堂创新

【中图分类号】J5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36-0169-02

服装陈列设计是我校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和服装表演专业的专业选修课,是一门理论性与应用性都较强的专业课程。该课程系统介绍服装卖场陈列的发展、设计基本法则、服装店面和服装陈列设计特点及具体设计流程和实施方法。在基于PBL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中,以讲授法和PBL相结合,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服装店铺的陈列设计模拟。

一、服装陈列设计课程目标

课程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作为服装视觉营销重要手段的“陈列”的设计原则,掌握卖场陈列设计的具体实施步骤和方法,了解不同定位的品牌在陈列设计中表现方式的区别。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设计过程中复杂性问题的能力,为从事服装相关工作打好基础。该门课程与其他服装专业设计类课程最大的不同就是它不止聚焦于服装本身的设计,而是将服装营销卖场的终端零售作为基础语境,运用色彩构成、形式构成和立体构成在卖场中对服装商品进行陈列的二次设计,综合了空间氛围、道具、灯光、服装搭配等多种语素,进行意义的建构,使得消费购买的不仅是商品,还有在服装店面的意义体验。

该课程以课堂教学为主、市场实践为辅。通过课堂教学,系统讲授服装卖场陈列的理论基础,在视觉营销与设计美学理论和人体工学设计法则的引领下,针對店面陈列设计的流程逐步讲授,分别包含陈列环境设计、陈列照明设计、服装陈列与色彩设计、橱窗设计、展示道具设计等环节。具体课程知识点架构如图1所示。同时,在专业市场实践课中,学生将会在品牌服装店铺中,了解整个服装市场的运营、组织与管理,并对服装店面的陈列进行实际操作和规划。

二、基于PBL的合作式学习

对于应用型课程来说,仅仅靠课堂知识点的讲授是很难达到教学效果的,学生无法将知识内化吸收。依据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直接经验要比间接经验更利用知识的获取,感官体验和实际操作的效果要大于抽象学习的效果。合作学习的基本流程:教学目标呈现——集体讲授(课堂教学)——小组合作活动——测验——评价和奖励[1]。于是,课程以“服装店面陈列规划与设计”作为课程任务,构建了一个基于任务的学习体系,分解为服装品牌项目选择、店面选址、店面空间布局、空间氛围设计、店面货架布局、店面动线设计、商品调研、商品色彩规划、商品陈列形态设计、橱窗设计、服务区设计、灯光设计等具体任务。

三、虚拟仿真在混合式教学中的应用

(一)教学模式的改变——虚拟仿真+翻转课堂

混合式学习就是各种学习方法、学习媒体、学习内容、学习模式以及学生支持服务和学习环境的混合[2]。混合式教学是基于“线上”加“线下”,按照“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逐步开展的。服装陈列设计的混合式教学设计师基于ADDIE模式[3],在课前翻转的学习指南部分加入虚拟仿真实验的视频指导,通过实验的预习可以了解基础知识点;在课中翻转依据实验的任务进行探究式学习和合作学习,将实验效果进行展示、讨论、质疑和评价;在课后翻转中可以将成果进行成立和发布。课后的虚拟仿真实验成果可以优化作品展示的方式,借助课程微信公众号平台,综合运用公众号推文、H5、录屏短视频等数字媒介的方式进行作业的展示和留存,可以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和团队荣誉感。

(二)教学手段的改变——虚拟演示+知识讲授

在课堂教学教授环节中,对知识点的讲解多会经历具象和抽象,感官体验和图形符号的对比和联系,并辅助以按例教学和现场演示的方式。通过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演示可以将仿真店铺空间与抽象构成结合起来,例如空间布局中的功能布局图标就可以一键隐藏,在同一个空间进行现实空间和功能设计空间的交互重组。并且同学们可以突破课堂演示的时间限制多次观看,保证学习效果。

运用虚拟仿真实验对课程任务进行探索式学习本身就是课程思政与知识学习有机融合的方式,对信息技术的运用有助于培养学生使用现代工具的能力和创新意识;以学习共同体的合作式探究式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同时增强学生对我国教育技术发展的了解,有助于建立科技自信和文化自信。

(三)教学效果的改变——虚拟店铺+仿真场景

在PBL的学习过程中,需要学生进行合作式学习,组成学习共同体,通过小组讨论、探究式学习跟随知识点的学习不断推进项目进程。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会综合运用多种模拟方式和现代工具。例如,在店面空间布局中,运用AutoCAD进行平面图规划,运用手绘的方式进行商品色彩和陈列组合进行规划,运用Photoshop进行墙面陈列,3DMAX进行空间立体设计,同时也会制作手工橱窗模型和店铺模型进行立体展示。但是通过以上多种手段进行项目设计时,项目整体工作量大,对学生的软件使用能力和动手制作能力要求很高,并且最终难以展示出统一的设计效果,例如手绘的商品很难在立体模型中运用和展示,PS墙面也只能以二维形式贴在立体模型中。虚拟仿真实验作为一种新的教育资源,将信息技术与虚拟场景代入教学场域中,为实现服装陈列设计教学信息化、学习场景化、项目可视化、展示立体化提供了新的助力。

四、虚拟仿真对服装类课程课堂创新的启示

(一)服装专业设计类课程虚拟仿真平台应用现状

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和国家对虚拟仿真教学实践的推动,越来越多的虚拟仿真技术在教学中推广和应用。在服装的课程领域,已经形成了从材料仿真、工艺仿真、设计仿真、人体仿真、环境仿真、管理仿真六个维度的虚拟仿真技术体系。不同的专业课程可以综合运用上述虚拟仿真工具,例如服装材料学中队纱线和织物外观进行仿真[4];“电脑辅助服装设计”对三维测量成像技术、面料虚拟仿真技术和虚拟试衣展示技术的综合运用[5];环境仿真中对时装秀秀场仿真和虚拟博物馆仿真的应用;生产管理仿真软件Flexsim既可以预先创建仿真案例模型和场景用于教学演示,也可以在模拟工厂实际生产环境中进行操作实践[6]。服装陈列设计课程综合运用了国家虚拟仿真实验平台中的服装品牌零售终端陈列设计虚拟仿真实验系统,服装陈列虚拟仿真教学系统和3D服装陈列设计系统。

(二)虚拟仿真实验对服装类课程创新的作用

虚拟仿真实验对服装类课程创新的助力体现在以“两性一度”的“金课”标准为目标的课程建设中[7]。首先,通过知识的学习、能力的锻炼、素质提升的有机成长来实现高阶性;其次,创新性体现在教学工具的前沿性和时代性,虚拟仿真實验的交互性和沉浸性,仿真结果的个性化;最后,虚拟仿真实验的流程和课程项目产出有一定的难度,在小组合作式学习和教师启发式教学的帮助下,跳一跳才能够得着。基于艺工结合、专创融合的服装类人才培养目标,运用虚拟仿真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能够客观思考和评判服装领域内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

通过与其他工具对PBL的支撑对比,虚拟仿真实验显现出了仿真性、沉浸性、互动性的优势。不同作业方式的教学实践对比,手工店铺模型制作有效率慢、比例尺度欠缺、缺乏立体视觉效果等缺点;服装陈列实验室则空间和资源有限,陈列服装和道具类型单一、造价高,很难做出丰富的视觉效果。而3D的虚拟仿真店铺,不仅能够直接展示店铺立体空间,多视角进行陈列道具与细节设计,还可以对服装这一商品进行色彩规划与视觉概念设计。让学生沉浸在情景化学习和探索性创造的场景中,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课程在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的改革提供了创新的工具和场景,促进了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的转化。虚拟仿真实验既是未来的服装专业教育课程创新的有利工具,也是实践课程改革的强劲助推力。

参考文献:

[1]马红亮.合作学习的内涵、要素和意义[J].外国教育研究,2003(5):16-19.

[2]田世生,傅钢善.Blended Learning初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4(7):7-11.

[3]李逢庆.混合式教学的理论基础与教学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2016,26(9):18-24.

[4]夏冰月.虚拟仿真技术在服装材料教学中的应用[J].轻纺工业与技术,2020,49(7):162-163.

[5]陈国强,李倩倩,陈东生.服装数字化仿真技术在“电脑辅助服装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纺织服装教育,2018,33(6):494-496.

[6]宋莹.Flexsim虚拟仿真软件在服装生产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纺织服装教育,2020,35(2):170-174.

[7]吴岩.建设中国“金课”[J].中国大学教学,2018(12):4-9.

作者简介:

彭东梅(1985年-),女,汉族,讲师,研究方向为品牌和整合营销。

猜你喜欢

课堂创新虚拟仿真
试析小学音乐鉴赏课堂的创新
中职畜禽解剖课程虚拟仿真实训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
文秘专业“小班化”教学模式初探
虚实结合和科教融合的计算机实验教学体系
数字积分法插补仿真实验教学系统开发
生本理念下初中历史课堂创新教学探析
网络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建设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