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2021-04-13孙泽
【摘要】实践是化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是验证和检验理论的一种方式,因此教师应该积极的转变自身的教学方式和手段,让学生在课堂中可以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并且鼓励他们针对相关知识进行思考,通过动手去验证教材中设计到的理论知识是否正确,在此基础上还需要让其养成主动思考的习惯和行为,同时提升其自身的动手能力和水平,强化对于相关知识的思考和分析。本文针对初中化学提升动手能力的培养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以此保证初中化学课堂的趣味性和探究性。
【关键词】初中 化学 动手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36-0105-02
初中化学是一门需要注重观察和实践的自然学科,其存在的意义和目的就在于让学生通过物质之间的形态转换来认知能量。因此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对于其自身的动手能力加以关注和重视,让其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对于化学課堂有着全新的认知和感受,使得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中,感受到化学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的真正意义和积极作用,从而加深并且强化对于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使得他们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有着更多的选择,可以更加直观、更加清晰的理解相关知识点,以此帮助他们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和文化水平。
一、初中化学实验课堂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教学方式单一
在现阶段的化学教学中,多数教师认为在有限的45分钟课堂时间内,应该为学生讲解教材中涉及到的重难点知识,让其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掌握相应的技能。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没有任何的创新元素,还会让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学习逐渐丧失兴趣和热情,产生厌烦感和疲倦感。另外,部分教师会让学生在自己规定的教学框架中进行学习,从而制约他们自身的思想,忽视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还限制了课堂的活力,以至于没有学习下去的欲望[1]。
(二)缺少实验机会
目前大部分的教学都不重视化学实验,他们认为实验中涉及到的知识,只需要讲解和传授给学生即可,并不需要让其真正的参与到实验中。这样一来就不能让学生深入地了解到实验的过程,以及涉及到的步骤,导致其自身的实验能力无法提升。而且在此基础上,教师只是让学生针对实验中涉及到的一些较为重要的知识点进行强行的记忆和背诵,甚至还有一部分教师限制学生在实验中的发挥和操作,以此打击其自身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
(三)缺少探究性
在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并没有为他们提供进行自我探究和分析的空间和时间,出于对于学生人身安全的考虑,害怕因为其自身的不正当操作而影响实验的顺利进行。因此教师在实验的过程中一般都会将已经得出或者知晓的结论呈现在他们面前,并且将涉及到的相关步骤和流程以及实验中需要注意的事项等告知学生。这样的教学方案不仅会让其被动地接收相关知识,并且很多学生还会逐渐地适应和习惯教师这种教学模式,部分学生根本不愿意主动动脑进行分析和思考,从而限制其自身的学习知识的潜力和潜质,对于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带来负面的消极影响。
(四)实验条件有限
因为学校和教师并没有重视实验教学,所以学校准备的教学设备较为落后,对于相关的实验不能及时地进行研究和分析,也不能带领学生高效地完成实验。加上实验的次数少之又少,学校也没有派设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清扫和打理,这样一来不仅会阻碍实验工作的开展和实施,同样也不能为其提供良好的实验环境进行学习。并且长期以往,学生就会缺乏动手和实践的意识,只能通过教师无趣的讲解知晓相关知识,不能发现身边存在的化学知识,严重阻碍学生的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发展[3]。
(五)教学评价单一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会针对全班同学的表现作出评价和打分,但在评价的过程中往往忽视学生自身的实际看法和真实感受,甚至还有少数教师只是针对一些学习能力较强和成绩优异的学生进行评价。这样一来就会让他们产生心理落差感,还会出现成绩两极分化的情况。
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策略和方式
(一)展示案例
初中生正处于发育阶段,其自身对于外界的一切事物较为感兴趣,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所以作为教师需要抓住他们自身这一特点,点燃他们自身对于化学知识学习的向往和好奇。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等教学设备,为他们展示实验的过程以及实验过程中涉及到的步骤等等,在展示的过程中,讲解实验中涉及到的各种原理和知识,这样才能让他们更加易于接受[4]。以解析《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为例(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教材内容),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实验过程:用天平称取5g的粗盐,再用量筒取10ml的水,一起倒入烧杯中,利用药匙从已经称量过的粗盐中取一匙粗盐加入到烧杯内的水中,观察发生的现象,然后利用玻璃杯进行搅拌,再次的观察发生的现象。在此基础上再次的边加粗盐,边搅拌,等到粗盐完全的溶解后,再继续加入粗盐,直到不能溶解后,停止加入粗盐,观察此时的水有怎样的变化。在清楚实验步骤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他们自主地进行操作,按照上述讲解的步骤完成实验,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激发他们自身参与到实验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其学会利用正确的称量方式针对固体物品进行称量,掌握粗盐提纯的一般步骤。
(二)设立实验问题
问题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一项重要因素,通过问题教师可以知晓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点的掌握程度,知道其自身存在的薄弱环节。同样也可以让教师知晓自己的教学方式存在着哪些的缺陷和问题,以此全面系统的优化自身的教学模式。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立相应的问题,让其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内化知识,加深对于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认知。以解析《燃烧的条件》为例(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教材内容),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可以提出以下问题:(1)什么情况下能燃烧?(2)燃烧需要怎样的条件?(3)为什么篝火的木材需要架空?(4)点燃火柴的时候,划火柴是为了达到什么目的?在此基础上需要为学生讲解实验需要注意的事项、实验需要重点注意的步骤后,让其在实验的过程中找出解决问题的答案。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让他们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在实验中强化对于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在问题中更加深入地完善自身的化学知识体系,为后续的学习和生活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引导学生设计实验环节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自身的性格特征以及相关教材内容、实验对于学生的要求正确地引导他们进行自主实验,并且在原有的实验内容上进行整合和改编,大胆的尝试改编化学实验的过程,加入创新的因素。这样不仅可以让他们对于化学课堂有着全新的体验和感受,还可以挖掘他们自身存在的创新潜力和潜质,在课堂中提升自身探究能力。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针对设计到的实验步骤和流程进行整合和总结,在此过程中对于上述内容有着更加清晰的认知。在此基础上,需要让他们在保证自身人身安全的情况下,自主地设计实验的环节以及涉及到的步骤。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以此促进其自身的全面发展和成长,为后续的学习生活创造良好的条件。
(四)合作完成实验
由于每个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不同,其自身的认知水平也不同,所以在日常的学习中,难免会他们之间产生差距。因此教师需要结合上述情况进行分析和解读,将全班同学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学习过程中最大限度的发挥其自身的才能和价值,从而全面地提升他们自身的学习能力。以解析《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为例(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的教材内容),教师需要先让学生观察镁、铝、铁、铜的颜色和光泽,在此基础上观察上述金属的硬度,然后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实验,证明金属具有导电性。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将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与动手能力较差的学生分为一组,让他们在实验的过程中彼此取长补短,共同的学习和进步。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全体同学都参与到实验中,提升他们自身在实验中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五)布置课后作业
除了在课堂中为学生讲解相关知识之外,教师还需要让为他们布置课外实验作业,让其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去探究实验,以此从根源上提升自身的動手能力。例如教师可以让他们针对水的组成进行实验,将化学知识与生活相互联系,将废弃的胶皮管当做导气管;将可乐瓶当做储气瓶。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让他们找寻自己的身边的物品,制作相应的化学实验器材。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以此提升自身的化学文化素养和动手能力。
三、结束语
通过上述几种创新方法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验环境和氛围,还可以让其对于化学课堂有着全新的体验和感受。教师在开展教学的同时改变自身的教学手段,丰富实验的内容和方式,让其在实验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满足自身的学习需求和个人需要,在实验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存在的错误行为,总结实验的经验和技巧,从而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促进全面发展的同时推动我国化学事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许石湖.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0):182.
[2]马美君.谈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对策[J].才智,2017(30):139.
[3]俞六一.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素质的培养与提升[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20,26(12):147-148.
[4]陈学焘.如何培养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创新思维能力[J].西部素质教育,2018,1(15):76.
作者简介:
孙泽(1978年-),男,汉族,甘肃武威人,本科学历,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初中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