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思政课教学中“讲好中国故事”的探究

2021-04-13刘云影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33期
关键词:思政课堂中国故事高职院校

【摘要】“讲好中国故事”作为新时代下国家思政文化领域的热点问题,是我国构建国际话语体系建设中的关键内容,也是高职院校提升思政教育效率的方式之一。在思想政治教育实际课堂中,讲好中国故事,不但能够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还能以故事为载体,拉近师生关系,强化课堂氛围。故此文章就高职院校思政课堂讲好中国故事的价值意蕴和现实理路两个方面分别进行了论述,以期助力高校思政教育,为社会和国家输送更多更优质的人才。

【关键词】高职院校  思政课堂  中国故事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厅思政专项课题——高职思政课教学中“讲好中国故事”的研究,编号:JJKH20201335SZ。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33-0041-02

自十八大以来,国家便重点提倡要“讲好中国故事”,这不仅是提升当代大学生思想高度的现实要求,亦是切实提升民族自信,引领民族共识的必要手段。而我国高职院校作为高等院校的半壁江山,其肩负着培育综合型优质人才的历史使命。

一、高职院校思政课堂讲好中国故事的价值意蕴

1.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人民从饱受欺凌到奋起反抗再到自足自强,用一次次的中国式奇迹向世界证明了中华民族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社会主义国家的决心和目标[1]。而高职院校思政课程作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渠道,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的核心课程,借助该途径大力传播中国故事,弘扬正能量,引导学生积极拥护党的基本路线以及方针,使其坚定政治立场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故此讲好中国故事为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这不但可以最大化丰富思政课程教育资源,还能提升该课程的亲和力以及吸引力,使得大学生能够在真实的故事结构中将个人理想充分渗透进国家建设、民族发展以及社会进步的伟大事業中。

2.拉近师生之间的现实距离

思政课程从某一层面来说,属于人文教育,在新时期思政课堂开启故事教学法,可以将中华民族古往今来的古典、革命、生活等话语融合其中,达到跨越语言圈层的目的[2]。如借助古典故事不仅可以充盈教学内容,还能发扬传统文化,引导大学生树立家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另外,以革命话语为主题,向学生详细阐述中国故事,将其纳入到实际的思政课堂中,在现代化教育语境下讲述曾经先辈们跌宕起伏的抗战经历,再现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历史使命,夯实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让学生勿忘国耻,扬我国威。利用生活话语为学生正确传递当下热点,引导舆论正确走向,以学生喜欢的角度融合到思政课程之中,带动学生产生心理共鸣[3]。而这些,无论任何主题的中国故事,都是以情感为核心,无限接近思政人文教育的特点,亦可以说,上述一些方式,都是摆脱了既往说教式的教学方式,思政教师利用中国故事以谈心的方式进行互动教学。从学生角度和思维出发,使得课堂黏性大大提升,课堂环境通俗又深刻。以真情实感感染学生,实现师生之间有效的情感交流,促进学生和教师的认同点在价值观上达成共识,从心理来说,有效缩短二者之间的距离,让课堂更有“温度”。

3.增进学生内心的历史体验

思政教育内容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近现代史进程以及当前局势政策分析等。但是无论哪一类型的教育内容,都与学生思想层面存在一定的时空距离,缺少真实环境的烘托,让部分思政教育显得流程化,大大提升思政教学难度。但是课堂上,思政教师利用曾经真实的中国故事,用饱满的情感和通俗的语言来为学生解读其中蕴含的本质与特征等,可以替代学生时空立体想象的缺失,强化学生政治认同,拉近学生思维方面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使得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透过表面看到本质,最大化达到“感同身受”的教育目的,增进时空体验感[4]。从而树立更加坚定和正确的政治观点,提升思政课堂教学实效性。

二、高职院校思政课堂讲好中国故事的现实理路

1.精选中国故事素材

中国故事主题较多,例如上述提及的民族故事、革命故事以及当下的生活故事等,高职院校思政课堂均可从中汲取宝贵素材,从不同角度精选教学故事,从而引导学生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等。而具体来说,好的教学故事素材需要具备以下几点要求,即真实、导向、生活。

(1)真实性。思政教师精选出来的中国故事必须以真实为前提,处于科学客观的层面,符合当下思政教育内容与环境,力求贴合学生的情感世界和理论认知。其中对于存在一些缺点问题,教师也要秉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如实与学生进行谈论,以适合的角度引导学生正视其中问题,并引以为戒。或者教师可以就此为切入点,带领学生深刻认识其中不足,并让学生畅所欲言学会解决问题,养成不夸大不回避的精神[5]。另外,教师不可为了强化故事励志性或者教育性,删减、改编或者润色“中国故事”的情节内容,一切秉持真实性原则为基础,引导学生形成最为客观的精神价值。(2)导向性。思政课程教师需要明晰“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如何培养人才”等问题。在新时代下,培养综合性时代新人便是高职院校思政课程的主要目标和使命之一。而这一要求背景下,则需要高校思政课程必须侧重正能量为导向。但是正能量与网络中“毒鸡汤”的无病呻吟不同,而是借助中国故事中本身存在正能量的导向作用,弘扬和传承社会主义价值观,帮助学生形成强烈的爱国担当和时代使命,构建深刻的家国情怀,激励学生将自身未来深深根植于家国情怀之上,并努力为之奋斗。(3)生活性。思政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核心课程,是高校全体大学生的必修课程。故此,生活性故事素材为“讲好中国故事”中的一项主要内容。教师可以从身边出发,搜罗更多学生身边真实的故事,以此注重感情直观陈诉,达到教育结合社会发展的双重诉求,彰显高职院校思政育人的价值功能。

2.創新讲述故事方式

在思政教育方面必须秉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改变既往灌输式教学模式,教师可以采取问题导向式教学法。例如教师可以在中国故事之上为学生创设相关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挖掘中国故事中的精神内核,并以此为中心,发挥学生思维能力,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反思故事中所倡导的美德与自身行为的差距,进而促进学生明德、修德的主观意识。再如教师在运用古典故事为切入点进行课堂教育时,可以将古代称颂的孝道与现代的尊老爱幼进行结合,开展辩论主题班会,辩题可以设置为“老人摔倒问题”,从而激励学生延展思维空间,敢于对固有言论提出质疑,并在质疑中更好地得出与现代社会相符合的尊老爱幼的价值意义。或者可以采用情境还原的方式,让学生立足于角色状态,以实际带入的方式体验故事人物的内心活动。

3.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教师教学能力是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教学的基础,也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前提,可以说思政教师教学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道德观念的形成和学业发展。故此,要想在思政课堂讲好中国故事,思政教师要具备“三有精神”,夯实教师“三有底蕴”。一有信仰,思政教师必须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政治理念,思政教师作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最广泛的传授者,必须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由此才能无论在任何细节中均向学生展示出良好的家国情怀。二有政治高度,作为高职院校的思政教师,其政治高度不仅要停留在基本的理论知识基础之上,还要具备自身观点和见解,做理论高度的学者,培养更多有思想、有水平的人才,而不是理论的复制者。故此便需要思政教师养成随时阅读和提升自身知识面的习惯,不仅要研读马克思主义理论,还要了解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为思政教育营造良好服务环境。三有情怀深度,作为一名人文学科的教师,其从某一层面来说,是学生思想动态的“掌舵人”,故此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讲授中国故事时,要厚植传道情怀,做一名温暖的引导者,明晰自身肩负的历史使命和职责,树立良好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善于在诸多中国故事中汲取智慧,为学生传输动态的温暖故事。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职院校讲好中国故事其核心不仅在于提升教学质量,还要弘扬民族文化、传递革命精神、感知中国力量、强化学生家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并拓展当代大学生眼光视野,使其可以在中国故事的感召下自觉树立奋斗意识,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富强的愿望之上。而思政教师也需要结合现实情况,优选故事素材,不断探索利用中国故事提升思政育人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刘艳平.高职英语“中华茗茶推介”教学设计与实践——“讲好中国故事”背景下[J].福建茶叶,2020,42(8):2.

[2]季海君,林于良.论新时代思政课讲好中国故事的实践理路[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6(6):11-15.

[3]高晓萍,莫莉芬芳.“讲好中国故事”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探析[J].现代教育论坛,2021,4(7):44-45.

[4]邓飞,张华金,谢费斯.新媒体时代下思政课教学图像化方式探索——以讲好中国故事为视角[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1,22(1):5.

[5]何霜,刘社欣.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好中国故事”的价值意蕴与实践探索[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20,22(3):5.

作者简介:

刘云影(1966年-),女,吉林长春人,汉族,本科学历,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思政课堂中国故事高职院校
基于信息权利视域的思政课堂慕课教学模式
现代慈善公益理念引入高校思政课堂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实地考察对思政课能力本位的项目化改革的意义思考
世界最大童书展,“中国故事”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