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2021-04-13代利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33期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培养大学生

代利

【摘要】培养批判性思维已经成为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共同目标,目前国内的高校也越来越重视培养大学生批判性思维。本文试图从批判性思维的定义入手,分析培养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意义,并对发展大学生批判性思维提出相关建议。

【關键词】大学生  批判性思维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33-0018-03

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我们有太多的疑问,疑问通常会引发我们思考,思考过程需要运用到分析和推理,接受或者拒绝某种观念和立场要依据充足的理由和根据,选择方案或者做出决定要对下一步或者结果进行审验和评估。这期间,通过全面细致地思考并做出合理决策的过程往往需要我们具备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分析和综合相结合的思维,是一种分析、评估、推理的思维,是一种理性、科学的思维,全社会都应该重视。与国外轰轰烈烈的“批判性思维热潮”相比,我国对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重视明显不够,造成我国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普遍偏弱,培养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迫在眉睫。[1]

一、什么是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苏格拉底。他的“精神助产术”不从正面直接给出答案,而是以提问的形式反驳对方的观点,揭穿对方学说的矛盾,动摇对方的论证基础。苏格拉底的反思和质疑恰恰是批判性思维的特质。[2]其后的中世纪到19世纪,国外大量的学者和思想家把批判性思维的运用扩展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到了20世纪,我们对批判性思维的定义和本质理解更为明晰。在1906年完成的社会人类学著作《民俗学》中,威廉·格雷厄姆·萨姆纳认为,批判性思维是对已有的各种观点进行的质疑、审查,从而决定接受或者拒绝一种观念。在生活和教育中开展批判性思维,通过批判来判断它们是否与客观事实相符。20世纪50年代,批判性思维在西方国家形成一股研究热潮。20世纪80年代,批判性思维成为西方国家教育改革的核心,他们把“批判性思维”作为高等教育的共同目标之一。而20世纪80年代末,批判性思维的概念才传入我国国内,相比国外,我国对批判性思维概念和相关理论的研究才处于起步阶段。

国外对批判性思维的定义很多,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罗伯特·恩尼斯的表述受多数人认可,他认为,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合理的、反省的思维,从而决定做什么或者相信什么。批判性思维是一种非常严谨的全面的细致的自我反思的思维,使我们的思维更加清晰化,对我们对所接触的东西的真实性、精确性、性质与价值进行个人判断,从而对做什么或者相信什么做出合理的选择。具体来说,当我们做出决定前,我们需要反思和质疑,做出各种假设去论证检验结果,透过事物的现象去看到事物的普遍规律和本质。批判性思维包括批判性思维技能和批判性精神两个方面。前者也称之为认知技能,后者也称之为情感意向。批判性思维技能的概念可追溯到杜威提出的“反思性思维”,要求我们全面细致地思考和审查已有的任何信念或者被假设的知识形式,洞悉支持它的理由以及它所指向的进一步的结论,丢掉与事实不符的假设。随后伯林(Sharon Bailin)等人把批判性思维发展为:是优质思维者对决定相信什么或做什么前进行全面的透彻思考,在理由充分前提下做出正确判断并获得某种程度的成功所必须的品质。Robin Wood(2002)认为,批判性思维是洞悉推理过程中的真假;公正而开放的头脑;能区分事实与意见;不经过审查考察不轻易放过或者接受任何东西;包括向自己和他人提出质疑,自我校正。也有人认为批判性思维就是质疑、反思、分析、评估、推理、继承、创新的思维。

从上述学术界学者的不同阐释可以看出,批判性思维要求我们要怀着一种反思、质疑和谨慎的心态去看待世界和生活,不经过审查和考证不轻易相信别人的思想言语和行为。批判性思维是一种科学的理性的抽象的思维,它需要我们用科学的眼光分析每一个事物,同时也要综合看待事物的整体,使自己的思维受到客观事物的检验。在做出合理的选择前,我们运用批判性思维对相关的各种因素、各种条件或者各种情况进行透彻思考,对可能产生的结果进行预判。这样,我们在有足够的储备知识的基础上,运用批判性思维,对关乎国计民生的时政热点问题以及社会上的种种争论才能独立思考,得出正确的评价和结论。

二、培养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意义

(一)健全大学生的人格

简单来说,健全的人格就是使人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健全人格既有鲜明的个性,又能很强地适应社会,是一种理想的社会化人格。它要求个体对自身和社会有着客观正确的认识,有健康的体魄、明确的人生目标、乐观的情绪体验、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造力、良好的人际关系、为自己人生目标努力奋斗等等。人格的健全取决于自己本身。然而,现在的学生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心理承压能力愈下。面对社会、生活、家庭、工作、学习等方面巨大的压力以及社会各种各样的陷阱和诱惑,有些学生缺乏批判性思维,在面临困难时无从下手,无法做出明智的选择,以至于造成无可挽回的遗憾。由于缺乏批判性思维,学生心理承受力低,患心理疾病的人数上升,严重影响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突发性恶性事件时有发生,如大学生寝室投毒事件以及跳楼事件等。因此,培养健全人格尤为重要。大学生应该学会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一切问题及做法,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才能有条不紊地处理各种复杂事情。

(二)培养创新能力

21世纪的人才除了具备基本素质外,还要具备与其信息时代相适应的支配资源的能力、使用信息的能力、掌握新技术的能力及应用新技术进行创新的能力。如今资源愈加匮乏,加上有些现有资源不可再生,人类已不能坐吃山空,只有通过创新,人类才能得以延续和发展,而一个国家要保持经济的不断增长和环境可持续发展,只有依赖于劳动者的创新能力和创造力,而批判性思维是产生创造力的基础和前提。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其创造力。要创造,就要通过批判性思维,用批判的眼光去看待一切事物,善于从中发现问题,怀疑普遍认同的定论、真理,从中发现不合理的因素。没有批判性,没有大胆的怀疑和反思,没有批判的技巧和方法,就不能全面细致地考虑问题,就不可能发现与事实不符的部分。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80年代已经把批判性思维当作教育改革的核心,把创新能力的培养当作教育改革的方向。近年来,中国高校对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也有越来越重视的趋势。

批判性思维是衡量现代人才的重要标准之一,也是衡量智力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批判性思维教育和创新教育息息相关。与一些发达国家的学生相比,我国学生明显创造力不足。因此,进行专门的批判性思维训练,才能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力。

(三)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在21世纪信息时代,随着信息高速公路以及国际互联网技术的成熟,知识的产生和传播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信息大量泛滥也使知识良莠不齐的现象更为严重。虽然通过互联网,我们对生活、工作、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能找到无数的答案,但是如果人们不能分辨答案真伪,无数的答案只是一种负担。缺乏足够批判性思维的学生容易被误导不能做出明智的选择。这就有必要发展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提高大学生在信息时代明辨是非的能力,从而做出合理明智的选择,抵制各种错误和造假的信息,增强新时代的社会适应能力。在现代社会,人们大多接触到的是间接知识,很大程度上推尚书本、推尚先人,不注重时代变化,盲目推崇传统文化和道德。没有对传统、对书本、对先人的观点提出反思和质疑,从而造成盲信。而人们生活实践中获得的直接知识也会受到其他已有的间接知识的影响。日积月累,人们越来越习惯于盲信。另一方面,人们遇到所有的问题,受现有科学技术的制约,不可能一下子解决,也就为迷信留下了生存空间。加之随着时代的发展,可以利用现代科学对迷信进行诠释包装,使迷信看似更加科学合理,使其更难以分辨,也给社会埋下了重大隐患。发展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用批判的眼光看待一切事物,对书本、對传统、对先人、对大师们提出怀疑,采取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就可以明辨是非,有效地抵御迷信和盲信。

三、培养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途径

(一)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维态度

缺乏批判性思维和批判性精神让我们的思考和论证往往不能尽如人意,在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过程中屡屡碰壁。失去深思熟虑的理智态度和怀疑与反思的理性精神,往往让我们盲从盲信、懒惰、只会简单模仿和沦为平庸。优质的思维者必须具备良好的思维品质。大学生应该有意识地树立正确的思维态度,做一个好的思考者,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在日常思维过程中,善于提出质疑,在理由和根据充足的情况下做出合理的判断。那么怎样才能做一个好的思考者?以下是一些相关的建议。

1.对世界和生活充满好奇心和探索心。

2.能提出创造性的问题。

3.多问几个“为什么”,洞悉原因和下一步结论。

4.由可靠的信息来源得到信息材料。

5.思考问题考虑到各种因素、各种条件或者各种情况。

6.思考问题集中,不脱离主题。

7.思路开阔,尽可能提多种方案。

8.认真考虑别人的意见。

9.接受或拒绝一种观点或立场需要充分理由。

10.在根据和理由不足的情况下,不轻易下判断。

11.尽可能形成严谨的清晰的认知。

12.意识到个人自身局限和认知偏见。

13.把批判性思维能力运用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大学生要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思维态度,才能引导我们进行深思熟虑的思考。理智地怀疑和反思的态度,能够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明辨是非,提高生活和学习质量,提高工作效率。

(二)学校开设相关课程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西方国家批判性思维研究已形成一股热潮。国外不少高校非常重视批判性思维的培养,通过单独设置批判性思维相关课程,对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进行专门训练,让批判性思维成为一门必修课,增强批判性思维训练的系统性。除此之外,把批判性思维融入各个具体的学科教学中,遵循批判性思维发展规律,通过常规课程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让批判性思维运用于各个领域,利于批判性思维培养工作的长期开展。通过隐性课程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面向社会广大民众,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把批判性的触角延伸到学校、社会、家庭的各个角落,经过长期的耳濡目染,利于批判性精神的成长。

目前,我国对批判性思维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国内不少高校及老师没有意识到批判性思维教育的重要性。一旦面对棘手的问题,大部分大学生因缺乏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难以应对。因此,培养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迫在眉睫。国内高校只有对大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训练,才能使大学生不犯错误或者少犯错误,少走弯路。应设置单独的批判性思维课程,对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进行专门训练。随着批判性思维课程的开展,应把批判性思维能力融入具体的学科中。同时也有必要开展批判性思维的隐性课程,把批判性思维融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三)教师改变传统教学方式

传统教育是一种填鸭式的占有式的教育:重知识、轻能力,缺乏思维能力训练。而老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其主要任务和目的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师作为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成为知识的绝对权威,不容怀疑。于是书本上的知识都是正确的,学生则成为了教学活动的附庸品,一味地被接受,成为盲目地接受知识的容器。长此以往,学生对周围一切麻木,没有质疑,没有反思,所获得的知识只是一股脑地被强行塞入,完全没有自己的思想,更不会形成批判与质疑,最后被知识所支配。学生更如同流水般生产线上的商品,缺乏个性的发展,千篇一律,只会盲目服从,缺乏批判精神、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教师应该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应该只起引导作用,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就教师自身而言,首先教师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批判性思维的开展,对每个教学单位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等进行精心设计,确保学生能在课程中由浅入深地循序渐进地掌握批判性思维的方法和策略,学会反思和质疑,提出和解决批判性问题。其次老师在课堂上把批判性思维的理论、方法和技巧适时讲授给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比如对教学内容巧妙提问、设疑,还可以围绕一些时政热点问题开设主题研讨课和辩论课等方法,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同时给学生一些时间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或者协作研究,尽可能提出不同的选择方案。培养学生质疑和反思,鼓励学生质疑书本上的知识,挑战老师和学者的权威,勇于提出自己不同的观点。教师应该做好榜样才能言传身教,主动让自己的一切都接受学生的检验,展现教师的批判精神和态度。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对学生质疑和批判要勇于接受,并且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教师应定期使用科学方法如观察法、访谈法、作文评析法、批判性思维测试法等,来评估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状况。最后教师应该定期向学生反馈批判性思维测评结果,使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发展情况,进行自我纠正,明确今后努力方向。教师应使用可靠信息来源为学生提供各种思辨资料,使学生掌握发展批判性思维的方法和策略。[3]

由此可见,教师在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老师应该主动转变教学观念,摒弃传统教学模式,加强对批判性思维的重视和培养。在课堂中讲授批判性思维的理论、方法和技巧,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批判性思维训练。

参考文献:

[1]王源生.关于批判性思维[J].求索,2004(7):138.

[2]董元兴,李慷,刘芳.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技能:评估与培养[J].外语电化教学,2010(5):33.

[3]黄朝阳.加强批判性思维教育 培养创新型人才[J].教育研究,2010(5):73.

猜你喜欢

批判性思维培养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论批判性思维与信息分析能力在高等教育中的培养
批判性思维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培养及应用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