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走在诗意的大地上

2021-04-12安宁

新青年 2021年1期
关键词:齐鲁大地母亲河丁香

安宁

定居内蒙古10年,第一次真正地用脚步去丈量这辽阔的大地。

定居内蒙古10年,第一次真正地用脚步去丈量这辽阔的大地。

在长达10余天的旅行中,每天都在马不停蹄地行走,这片大地之于生命的意义,便在这样的行走中清晰浮现。从有着风起云涌战争历史的乌兰浩特,到处处有民歌传唱的广袤科尔沁,而后一路向西,抵达阴山脚下黄河水浇灌的富饶的巴彦淖尔;从北向南,从东向西,穿越几千公里,行经科尔沁草原,俯瞰库布齐沙漠,遍览河套平原,追随黄河浩荡足迹。这蜿蜒起伏的大地,如此波澜壮阔,气象万千,以致途中行走的我,拖着疲惫的身体,却不忍心闭眼休憩片刻,只怕错过转瞬即逝的夕阳,或者变幻莫测的云朵。我只想看一眼,再看一眼。仿佛自己无意中闯入一片神圣的高原,這突如其来的永恒之美,瞬间将我俘获。

在定居内蒙古最初的两年,我曾在《呼伦贝尔草原的夏天》这本书中,以外来者的好奇视角,书写过这片与我泰山脚下的故乡迥然不同的大地。但很快我便发现,这种猎奇似的写作不能长久。于是我放下笔墨,用5年的时间,以“乡村三部曲”的形式,孜孜不倦地描摹我童年的故乡。在此期间,所有关于内蒙古大地的写作素材,都以宝藏的形式,深埋在某一个地方。只等某一天,山洞豁然打开,我走入其中,看到已与生命融为一体的闪烁的珠宝。当为故乡写完第4本书的时候,我发现“乡村三部曲”中随处可见的嘲讽与刻薄,慢慢从我的文字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对乡村卑微生命的包容,对人们鸡零狗碎命运的悲悯。自然中的每一种生命,小到朝生暮死的蜉蝣,大到重达百吨的蓝鲸,甚至一片落在草尖的雪花,一滴檐下坠落的雨珠,都值得我们给予敬仰。万物相爱,人与自然中的一切和谐共生。人类恰恰因为自然中千奇百态的生命的存在,而在仰望星空时,参透了我们自身的生死悲欢。这样开阔的生命启示,是广袤苍凉的内蒙古高原,给予我人生的恩赐。

我因此热爱内蒙古这片大地。而此次跨越东西南北不同地理风貌的行走,将这片土地蓬勃孕育出的创作素材,第一次清晰地推到我的面前。我知道我将慢慢停止对齐鲁大地的书写,转而去汲取生命中第二故乡赐予我的永不枯竭的写作源泉。这是一片热烈又孤独的大地,人们在这片千万年前就已隆起的高原上,深情地歌唱,执着地起舞,炽热地相爱,寂静地老去。不管时代的风云如何变幻,它们终将化为缥缈的烟云,只有那些动人的歌舞从未消失,在这片水草丰美、群马驰骋的高原上,蝴蝶一样自由地飞翔,花朵一样肆意地绽放。

在乌兰浩特,这片火红色的土地,无数的生命,从大火焚烧过的泥土里落地生根,顽强生长。

在库伦旗,我看到两株沧桑古老的暴马丁香。几百年来,它们沐风栉雨,深情相望,从未厌倦。亲手将它们栽下并奉为菩提日日浇灌的僧人,早已不在人间。老旧的院门也已斑驳衰朽,树影落在长满青苔的砖瓦石块间,古老的钟声从遥远的时光罅隙中传来,一切都在褪色,老去,只有生命,这天地间比人类更为枝繁叶茂、亘古长久的生命,向着永恒的天空,伸展着闪亮簇新的枝叶。鸟儿不理人间的悲欢,飞落在丁香遒劲的枝干上,凝视片刻头顶广阔的深蓝,便倏然振翅,杳无踪迹。热闹的人群已经散去,风中轻微颤动的暴马丁香,在此刻的秋天安静孕育着果实,那果实记录着风雨,也记录着载歌载舞、祈求风调雨顺的人们的面容。

我在巴彦淖尔,只想看一眼黄河。因为它流经河套平原,一路向东,最后在我的故乡——齐鲁大地,注入渤海。看到奔涌不息的黄河,就如同看到自己生命的来处,一粒种子无意中洒落泰山脚下,在乡间野性生长,而后被命运偶然间吹离故土,抵达塞外。而这条流经9个省份的母亲河,它的血液中散发着我所眷恋的气息,它滋养着阴山脚下富饶的河套平原与乌拉特草原,让生活在沙漠边缘的人们,却能收获一片肥沃的绿洲。这烟波浩渺的母亲河,它携带着100多万年前的泥沙,穿越历史的隧道,宛若一个巨人,在无边的大地上浩荡前行,发出响彻云霄的低吼。千百年来,多少王朝化为废墟,就连阴山岩刻的古人,也只留下神秘莫测的符号,而后消失不见。但见证过所有王朝兴衰的母亲河,却生生不息,永不枯竭。

或许,命运将我带到这片蕴蓄着蓬勃的生命之力,也纳阔着人间哀愁的大地,是为了让我站得更高一些,看清宛若星辰散落大地的生命的珍贵。这生命不仅包括我们人类,也包括大地上所有的野兽、牛羊、马群、飞鸟、花草、树木。所有存活于世的生命,共同构成了我们栖息的美好家园。它有着永恒不朽的力与美,它弹奏着和谐动人的音律。这生命的伟大,值得我永不停歇地用文字去记录,去书写、去赞美。

猜你喜欢

齐鲁大地母亲河丁香
永远的丁香
齐鲁大地上的文旅盛宴
赵为民:齐鲁大地的太极拳传承人
齐鲁大地的可爱文物
丁香本马
我爱你母亲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