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临其境 魅力尽显
2021-04-12涂丽娟
涂丽娟
【摘 要】形式自由、内涵丰富的现当代诗歌具有独特的语言艺术魅力。区别于古诗歌“温柔敦厚,哀而不怨”的风格,现当代诗歌立意新颖,字里行间饱含真情切意,在培养学生道德品质、性情涵养和文化修养提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现当代诗歌教学,要从“声”入手,让学生通过对作品的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节奏、韵律,把握作者创作时的情感,最终完成领悟诗歌内涵的目标。
【关键词】现当代诗歌;诵读;意象;主旨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1)06-0037-02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现当代诗歌学习被提到新高度。高中语文新课标提出,要培养学生鉴赏诗歌和散文作品的兴趣,帮助学生丰富情感世界,形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赞可夫曾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方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那么,如何在现当代诗歌教学中达到这种效果呢?中国古代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称为歌。从《尚书·虞书》中“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的记载不难看出“声”对诗歌的重要性。虽然与古诗词相比,现当代诗歌一般不拘泥于格式和韵律,但同样有着节奏感强和朗朗上口的特点。因此,笔者认为“以声入学”是现当代诗歌教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以声感言,在反复吟诵中感受诗歌语言带来的震撼
不管是古诗词还是现当代诗歌,共同特点就是便于传唱、吟诵。经典的现当代诗歌更是具有形式自由、灵活,读来朗朗上口的特点。古人云:“三分诗七分读。”在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诗歌,体会诗歌的语言文字魅力,把握作者创作时的情感状态。如《沁园春·长沙》上阕中“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描写的是多彩绚丽、生机勃勃的壮丽秋景,这里要读出作者独行而心不独的状态。下阙中可以看到的是意气风发、才华横溢、胸怀天下的有志青年,学生在这里则要用激昂的语气语调读出作者描写的壮景、壮怀,读出词中热烈奔放、遒劲有力、充满豪气的情感。而《再别康桥》中“悄悄是别离的笙箫”一句以动衬静,学生应读出的是作者似有笙箫之声相伴的离别之殇。想要感受作者蕴含在文字中的情感,就需要反复诵读。
当然,诵读也是有要求的,应当做到吟咏。吟咏是体验诗文字及内在情感的比较好的方式,在吟咏过程中,需要有节奏、有感情地诵读,把握诗歌节奏的快慢、语气的轻重和语调的高低,体会作者情感,最终读出自我的特点,读出诗歌的韵味。除了教材展示的诗歌,教师也可搜集一些现当代诗歌与学生分享,让学生在反复吟咏中走进现当代诗歌,发现现当代诗歌之美。
二、以声体律,在反复诵读中感受诗歌的音节美、音律美
现当代诗歌对押韵的要求不及古诗词严格,但大部分詩人会在某些句子的最后一个字使用韵母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使读者在读的过程中产生较好的韵律效果。韵脚不一样,给读者带来的感受自然不一样,产生的情感也就有所不同。因此,理解诗歌可以从韵脚着手。如《雨巷》一诗中主要押“ang”韵,“ang”为后鼻音,发音时要抬起舌根,发音靠后,它与前鼻音不一样,前鼻音发音部位比较靠前,所以前鼻音“-n”尖细清亮,而后鼻音“-ng”声音浑厚响亮,“ang”韵读来声调延长,能给人以悠扬惆怅之感。江南给人的印象是温婉、典雅,江南的雨让人感受到的是轻盈、朦胧。所以在读《雨巷》时,会感觉“ang”这厚重的韵脚和江南的轻灵好像不太搭,但再细细品读诗歌,就不难发现诗歌中的“愁怨”“寂寥”“冷漠”“惆怅”“凄婉”“迷茫”这些词语渗透的是作者淡淡的愁绪,和“ang”韵是一致的[1]。新月派诗人闻一多曾提出新诗的“三美”,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虽说现当代诗歌形式自由,风格多样,但诗是用于吟诵的,也属于有声创作。诗歌的音乐美是指听觉上产生的美感享受,包括音节和韵脚的和谐,节奏、重音、停顿、平仄等各方面组合带来的韵律美。不同内涵、主题的诗歌的韵律组合效果也不尽相同。以《沁园春·长沙》为例,整首诗中单句字数相对较少,一般为四字,多则八字,以四字句为主的短句组合让人觉得诗歌结构简单,具有铿锵有力的气势之美。如“恰同学少年/风华正
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此处用四字组成的短句更易突显青年一代的朝气蓬勃、才华横溢和意气风发,诵读时必须要注意语调的抑扬顿挫。对“万类霜天竞自由”这一七字句,则要读出赞美壮丽秋景的盎然之情,用铿锵的语调读出自信与自豪。
三、以声悟情,重视学生诗歌朗诵的初体验
诗歌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对文本的初步解读和感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感知诗歌情感。以《雨巷》的教学为例,笔者第一堂课问学生是否喜欢这篇文章时,有的学生回答喜欢,有的回答不喜欢。问及不喜欢的原因,一些学生回答到:“为什么姑娘‘不走过,非要‘飘过?‘飘给人阴森恐怖之感。”该生此问一出,便引起了全体学生的思考和议论。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学生发现作者第一节写的是“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第五节和最后一节却是“飘过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又有学生问:“为何第一节和第五节、最后一节用词不一样?”学生就此展开了激烈讨论。在反复品读和探讨后,学生得出以下答案:①“飘”字给人的感觉很轻、很柔,“飘过”一个姑娘,说明姑娘体态轻盈、娇小;②“飘”给人若有若无、虚无缥缈之感,“飘过”的这个姑娘让作者有可望而不可及之感;③开篇用“逢着”,那是作者的期望,作者想实实在在遇见这样一个丁香姑娘;而第五节中用了“飘”字,说明作者也许遇见了丁香姑娘,但姑娘是那么虚无缥缈,难以把握,可望不可及;④最后一节的“飘”字,体现作者虽然遇见的是可望不可及、擦肩而过的丁香姑娘,但仍然没有放弃这看似虚无缥缈的期望。学生顺着对“飘”字的解读,在反复阅读中,自然能解读文章主旨,深入理解文章。重视学生对诗歌的初读感知,不仅可以了解学生对诗歌整体的把握情况,还可以将学生的某个关注点、疑惑点作为解决诗歌教学难点的突破口。这样就符合新课标倡导的“尊重学生的独特学习体验,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接受优秀文化熏陶,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的要求。
四、以声达意,抓住意象,品读语言,把握情感
诗歌的语言高度凝练,能用极少的语言表达出无尽内涵,而理解诗歌并不是无章法可循的。王国维
《人间词话》中有:“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2]诗能真诚地表现作者内心深处真实的情感和独特的个性,并外现于客观物象,使主客体的内在神韵、外在形态契合。理解现当代诗歌要准确找到描写的客观外物,但客观外物只是赏析诗歌的入场券,学生还需在反复吟诵中感悟作者描述客观外物所用的语言,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力,把握诗歌的意境以及作者的情感。
现当代诗歌中,朦胧诗的学习是一个难点。朦胧诗以内在精神世界为主要表现对象,采用整体形象象征、逐步意向感发的艺术策略和方式掩饰情思,使诗歌文本处在表现自己和隐藏自己之间,呈现出诗境模糊朦胧,诗意隐约含蓄、富含寓意、主题多解多义等特征。以《雨巷》为例,分析如何让学生在现当代诗歌学习中抓意象、品语言、把握情感。《雨巷》中的意象学生较为容易找出:油纸伞、雨巷、丁香姑娘。①油纸伞为文章渲染了一种古朴、怀旧、神秘的基调。②分析“雨巷”时,需让学生在文中找出描写雨巷的词语——“悠长”“寂寥”,在反复诵读中体会雨巷给人带来的朦胧、幽深、寂静、昏暗、潮湿、压抑的感觉。接着利用这些特点,教师可引导学生寻找雨巷的引申义:雨巷可指作者的心情,抑或是现实,也可指作者的追求之路。③教师应引导学生细细品味诗中描写丁香姑娘的诗句,“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也许这就是作者所思所念的像丁香一样美好的姑娘;对“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行着”反复诵读不难发现,诗人即姑娘,姑娘即诗人,诗人和姑娘是二位一体的,“我”是实实在在的我,而“姑娘”是理想的我、未来的我、另一个层面的我。细品意象之后,再看该诗的主题,就相对容易了,诗人借对“丁香一样的姑娘”的渴求表达一种追求理想的愿望以及理想幻灭后的空虚和伤感,诗人表达的也许是对爱情的追求,也许是对理想的渴求,也许是对当时黑暗现实的困惑……
加强诗文的诵读,在诵读中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既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教师教学的目标。诗歌作为中华文化中的瑰宝,灿若星辰。诗歌教学中,教师应追本溯源,从诗歌这种文学体裁最初的形态入手,带领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品味诗歌语言,揣摩诗歌文字,把握詩歌意象,理解诗歌情感,达到在理解基础上诵读诗歌,始于朗读,终于朗诵[3]。
【参考文献】
[1]焦震.一首幽远哀婉的雨中曲——《雨巷》的音乐特征和主题解读[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9(28).
[2]王国维.人间词话[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6.
[3]赵雪莲.吟诵:近体诗的另一种读法[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