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实施江苏省内河集装箱运输便利化工程的建议
2021-04-12周海锋
周海锋
多式联运是以货物整体运输效能最优化为目标的联运组织形式。在多式联运的各种组合形式中,水水联运凭借其运能大、运距长、能耗低、污染小、成本低等比较优势,成为物流运输业发展的主流方向之一。江苏省作为我国水路运输大省和集装箱运输大省,具备发展多式联运的先天条件。充分发挥江苏省水路运输优势,推进实施内河集装箱水水联运和运输便利化工程,对深化运输结构调整、打造物流成本洼地和物流发展高地、促进江苏省经济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江苏省内河集装箱运输发展现状,针对其内河集装箱运输发展存在的问题,从江海河联运、口岸通关和信息联通等角度提出推进实施内河集装箱运输便利化工程的建议,以期促进江苏省内河集装箱运输发展。
1 江苏省内河集装箱运输发展现状
1.1 内河航道资源丰富
江苏省内河航道总里程长达2.4万km,其中:干线航道达标里程为2 365 km,干线航道里程和密度均位居全国前列;千吨级航道连通80%的县级及以上节点,基本形成“两纵五横”干线航道网。在丰富的内河航道资源的支撑下,江苏省形成以长江干线港口和沿海港口为中枢,以三大示范航线核心通道为骨干,以内河航线为“毛细血管”的集装箱航线网络体系。
1.2 内河集装箱码头建设持续推进
江苏省目前有12个内河港口开展集装箱业务,其中:有13个主要作业区拥有集装箱泊位或多用途泊位,可实施内河集装箱船舶装卸作业。从内河集装箱码头布局来看:苏北地区形成以淮安港新港作业区、淮安港南港作业区、徐州港双楼作业区、徐州港孟家沟作业区、连云港内河港中云台作业区为主,以宿迁港中心作业区、淮安港淮阴城东作业区等为补充的内河集装箱码头群;苏南地区形成以无锡港新安大桥作业区、无锡港宜兴新港作业区、苏州内河港高新作业区为主,以苏州内河港白洋湾作业区、常州内河港东港作业区、常州内河港奔牛作业区、镇江内河港丹阳作业区等为补充的内河集装箱码头群。2019年江苏省内河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49.3万TEU,比2018年增长逾40%。
1.3 内河集装箱运输主通道基本畅通
1.3.1 通道一:苏北经苏中至太仓港或南京港线
该通道具体路线为苏北地区→京杭运河→长江→太仓港或南京港,是目前江苏省内运输规模最大、运行状况最好的集装箱江河直达联运通道,主流运输船型为72~96 TEU,2019年完成集装箱运量约26.1万TEU。该通道的苏北至太仓港示范航线自徐州港孟家沟作业区始发,经苏北运河入长江,沿途挂靠徐州港双楼作业区、宿迁港中心作业区、淮安港新港作业区、淮安港南港作业区等,最终到达太仓港或南京港,运输货种主要包括盐、粮食、玻璃、陶瓷、板材、元明粉和石膏等。
1.3.2 通道二: 苏北至连云港港线
该通道具体路线为徐州港、宿迁港→苏北运河→淮安港→盐河→灌河、连云港港疏港航道→连云港港,主流运输船型为30 TEU,2019年完成集装箱运量约3.4万TEU。该通道的苏北至连云港港示范航线自徐州港孟家沟作业区始发,途经苏北运河、盐河、灌河或连云港港疏港航道等,沿途挂靠徐州港双楼作业区、宿迁港中心作业区、淮安港新港作业区等,最终到达连云港港。
1.3.3 通道三: 苏南至太仓港线
该通道具体路线为无锡港、苏州内河港、常州内河港、镇江内河港→苏南运河→苏申内港线→申张线青阳港段→杨林塘→太仓港,或无锡港、苏州内河港、常州内河港、镇江内河港→苏南运河→锡澄运河→长江→太仓港,主流运输船型为64~,2019年完成集装箱运量约8 000 TEU。该通道的苏南至太仓港示范航线自无锡港宜兴新港作业区始发,途经锡溧漕河入苏南运河,或自常州内河港东港作业区始发,经苏南运河、苏申内港线、申张线、杨林塘等航道,或经苏南运河、锡澄运河、长江等航道,沿途挂靠无锡港新安大桥作业区、苏州内河港高新作业区、苏州内河港白洋湾作业区,最终到达太仓港,运输货种主要包括纺织原料、食品原料和建材等。
2 江苏省内河集装箱运输发展存在的问题
(1)内河集装箱运输通道的畅通度有待进一步提升。第一,内河航道上的船闸数量较多,导致航道通航效率下降。例如,徐州港下水的內河集装箱船舶需要经过10座船闸才能进入长江。第二,航道条件与航道等级不匹配,主要表现为航道水深、桥梁净空高度等未达到规划标准。例如,盐河杨庄船闸至朱码船闸段不能保证通航水位,导致部分航道存在碍航点。第三,船闸服务不同步、部分航道(如盐河航道)不能夜航等均导致航道通航受限。
(2)内河集装箱航运市场缺乏龙头企业和统一标准。江苏省内河航运企业大多规模较小且生存能力较弱,难以产生航线集聚效应。此外,江苏省内河集装箱船型缺乏统一标准和规范,部分船舶船龄较长,在安全性和环保性方面无法适应内河航运现代化要求。
(3)内河港口与沿江沿海港口互动不足。一方面,苏南、苏中、苏北等地通过内河运输至本地沿江沿海港口再出口的箱量较少;另一方面,受内河运力不足等因素的影响,淮安港、徐州港等港口存在集装箱压港现象,甚至因集装箱在码头积压时间过长而造成甩箱,导致货物无法及时离港。
(4)内河口岸开放进展缓慢。江苏省内河二类口岸布局和发展滞后,尚未实现内外贸集装箱同船运输,导致江苏省内河集装箱航运市场主要面向内贸集装箱,外贸集装箱运量很少。
(5)内河港口信息化水平较低。与沿江沿海港口相比,江苏省内河港口大多硬件设施薄弱,信息系统匮乏;部分内河港口虽然拥有信息系统,但存在与外部数据平台端口不一致、标准不统一等问题,难以与外部数据平台对接。
3 推进实施江苏省内河集装箱运输便利化工程的建议
3.1 江海河联运便利化工程
3.1.1 加强港航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
增加对干线航道建设和维护的资金投入,推进干线航道达标整治,提升航道网络化水平。完善“两纵五横”骨干航道建设,构建省域水路运输通道,加快推进魏村枢纽、申张线、苏申外港线、芜申线溧阳城区段航道整治建设以及金宝线航道整治、淮河入海水道二期等工程前期工作,加快整治改造内河碍航航段和桥梁以及申张线青阳港段、芜申线固城湖区段、灌河东三岔段等影响内河航运效益发挥的航道,改建杨林塘苏昆太高速公路桥、芜申线河定桥等碍航桥梁。
3.1.2 推进内河集装箱船型标准化
(1)研发适应江苏省内河航道特点的新船型。借鉴“汉唐飞虾!焙藕汀昂禾苺匪罩荨焙诺冉:又贝锛跋浯偷纳杓坪椭圃炀椋胫泄渡纭⒃齑笠岛秃皆似笠岛献鳎蟹⑹视糜诮帐∧诤痈劭谥裂睾8劭诤较叩慕:又贝锛跋湫麓汀V氐阏攵运毡钡厍魏印⒘晗摺⒒春尤牒K赖饶诤雍降澜牍嗪雍降篮笸ù锪聘鄹哿聘矍暮较咛氐悖谙钟泻禾葡盗薪:又贝锛跋浯偷幕∩希徊接呕吧杓坪椭圃觳问蟹⑹视糜谒毡钡厍诤铀贝锪聘鄹奂跋渎胪返慕:又贝锛跋浯汀?
(2)推广应用绿色低碳标准化船型。开展内河集装箱运输适用船型研究,以“京苏集”和“京苏集滚”系列船型主尺度为标准,并以适用于苏北运河的载箱量为72 TEU、96 TEU、120 TEU、150 TEU、和183 TEU以及适用于苏南运河的载箱量为48 TEU、64 TEU和80 TEU的集装箱船型主尺度为参考,设计和推广新型标准化集装箱船型。针对载箱量为48 TEU、64 TEU和96 TEU的集装箱船型,绘制成套的船舶设计图纸,并通过免于船舶设计图纸审查给予图紙使用企业相应支持。
3.1.3 开展江海河港航企业合资合作
第一,加强连云港港、太仓港、南京港等沿江沿海港口与淮安港、徐州港等内河港口的合作,支持沿江沿海大型集装箱港口企业参与水网地区内河集装箱码头建设和经营。一方面,重点引导支持江苏省港口集团以及沿江沿海主要集装箱港口企业参与淮安、徐州、盐城、无锡、苏州等地区内河集装箱港口作业区开发建设;另一方面,在沿江沿海港口设置内河船舶专用码头,提升内河转运效率,打造沿江沿海港口与内河港口利益共同体,促进集装箱江海河联运发展。
第二,鼓励中远海运、中外运等大型航运企业参与内河集装箱港口建设和经营,通过开展战略合作、互设办事机构等方式,加强港航企业在业务、航线等领域的合作,实现共同开辟航线和联合组织货源,推动大型航运企业在重点内河集装箱作业区增设还箱点,增强内河集装箱港口空箱调运功能。
3.2 口岸通关便利化工程
3.2.1 优化口岸配套服务功能
支持内河集装箱港口对外开放服务功能建设,在进一步完善淮安、无锡等现有二类口岸功能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徐州、苏州、宿迁等内河集装箱港口二类口岸和海关直通点等对外开放服务功能的申报建设,力争实现二类口岸或海关直通点等对外开放服务功能覆盖内河集装箱运输主通道沿线码头,从而为内河集装箱港口开展外贸集装箱业务创造条件。对于已开放二类口岸的内河港口,针对外贸集装箱运输需求,加快推进在淮安港新港作业区等内河集装箱作业区设置口岸现场办公和服务场所、保税仓库等相关设施,从而促使外贸集装箱在内河集装箱港口集聚。
3.2.2 大力推进单一窗口试点和建设
单一窗口能够使国际贸易和运输的参与方通过单一平台提交标准化信息和单证,以满足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建立单一窗口是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的重要途径,目前已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实施单一窗口通常需要具备以下要素:一是一次申报,即贸易经营企业一次性向贸易管理部门提交相应的信息和单证;二是通过单一设施申报,该设施拥有统一平台,能够对企业提交的信息和数据进行一次性处理;三是使用标准数据元,要求贸易经营企业提交标准化数据;四是能够满足政府部门和企业的需求。
3.2.3 探索实施内外贸集装箱同船运输
借鉴我国南方地区广州港、深圳港、海口港等港口在内外贸集装箱同船运输方面的成功经验,积极与南京海关协调,以未来江苏省重点打造的内河集装箱示范航线为试点,探索实施内外贸集装箱同船运输。根据海关监管要求,推进现有的淮安―太仓航线船舶备案工作,改造船舶标志标识、船载摄像监控设施设备等,并在运营过程中及时申报和提供相关信息和数据。
3.3 信息联通便利化工程
3.3.1 建设省级港口集装箱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推广应用码头操作系统和电子数据交换技术,提高港航企业、货代企业、监管部门等相关单位的信息化水平。在此基础上,建设全省统一的港口集装箱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整合全省港航企业、公路运输企业、铁路运输企业、货代企业、口岸单位等集装箱运输相关主体的信息资源,加强信息互联互通,实现集装箱跟踪、运输信息查询等功能。
3.3.2 推动实现集装箱运输信息交换和共享
推进港航企业、口岸单位、地方政府管理部门信息系统对接,从而实现集装箱运输信息交换和共享以及企业申报数据一次录入、跨系统共享和多部门共用。全面实施转关作业无纸化改革,推广应用电子单据,统一数据提交格式,简化并降低审单要求,优化联运中转自动审放和自动核销等功能,提高审核办理效率。为港航企业、货代企业提供可靠的信息查询服务和高效的业务办理服务,确保内支线集装箱船舶与干线集装箱船舶、集疏运班列在班期、设施等方面无缝衔接。
(编辑:张敏 收稿日期: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