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汨罗江流域典型水文断面查勘研究
2021-04-12刘海唐哲
刘海 唐哲
摘要:由于1973年汨罗江水文查勘资料已无法满足当今水文地质研究的需求,为了全面掌握汨罗江流域40余年自然变迁和人为影响造成的水文特性变化,2017年重新对汨罗江流域进行了水文查勘。简要概述了该流域典型水文断面的地貌、河床变化以及水质等情况,研究了汨罗江河道行洪能力、水情预报特性。此次水文查勘为洞庭湖流域的水污染治理、水资源开发、水生态保护奠定了科学基础。
关键词:典型水文断面;水文查勘;水生态保护;汨罗江流域
1 流域概况
汨罗江古称汨水,发源于湘赣边境幕阜山脉金凤山南麓,于湖南省汨罗市磊石镇注入东洞庭湖,流域面积5 543.2 km2,全长253.2 km,总落差249.8 m,河道平均坡降0.46 ‰。汨罗江沿程接纳5 km以上支流达173条,其中流域面积大于100 km2的支流有10条,呈不对称羽状水系。汨罗江主要流经平江县、汨罗市,是南洞庭湖滨湖区最大河流,为平江、汨罗地区提供灌溉和生活用水。
为加强洞庭湖流域的水污染治理[1]、水资源开发、水生态保护[2-3],收集汨罗江河道行洪能力[4]、水情预报等水文资料,国家水文部门于1951年在汨罗江干流设立了加义、平江、黄旗塅(2005年迁至伍市)3个基本水文(位)站,长期收集并整理水文基础资料。同时,为了弥补水文站网分布稀少导致的水文资料缺失,水利部在1973~1975年组织了大型水文查勘[5] 来补足流域内水文资料,探索汨罗江流域河流演变和洪水特征[6-7]。
2 汨罗江水文查勘情况
1973年汨罗江水文查勘使用水准仪、经纬仪、平板仪等测量设备,收集的资料精度低[8]、范围不广、项目不全,已不能满足当今水文地质研究的需求。为了全面掌握汨罗江流域历经40多年自然变迁和人为影响的水文特性变化,亟待对汨罗江流域水文资料进行更新完善。
2017年,岳阳市水文局采用全站仪、GPS、ADCP声学多普勒流速仪[9]、无人机[10]等新仪器新设备,历时2 a,对汨罗江流域开展了高效、精确、全面的水文查勘。采用无人机航拍,收集了汨罗江河流地貌形态;更新完善了汨罗江流域40 a来河流演变、洪水特性、水质水量等水文资料;对典型河段的断面高程及周边地形进行了测量,调查了历史洪水及洪涝灾害情况,并计算了洪调年份的洪峰流量。
3 查勘成果分析
对38个河段纵横断面、桥梁、水利工程建筑及历史洪痕情况进行的查勘表明,1983年、1995年和2000年均发生了几次较大场次洪水,对平江县、汨罗市部分地区造成了较为严重的洪涝灾害。对比1973年水文查勘资料,拦河修闸、河道挖砂等人为活动,对汨罗江流域河流生态系统健康造成了较大破坏,严重影响了河流的行洪能力。
3.1 典型水文断面地貌变化
选取汨罗江干流平江、伍市,支流昌江河打树坪、车田2个河段进行了分析,河流分布形态见图1~2。
经水文查勘后,汨罗江平江河段顺直长约300 m,无岔流,河槽宽约100 m。断面上下游有水草生长。基本水尺断面形状为“U”形,河床为细砂组成,逐年有淤积变化,右岸为平江县新建的防洪大堤,左岸为沙壤土。汨罗江伍市河段河道顺直,河段右岸水位在约38.50 m开始漫滩,漫滩宽度在280 m左右。右岸断面有冲淤现象,河床由细沙组成。
汨罗江打树坪河段为洪调河段,处于平江县梅仙镇竹岭村口上组,两岸均为高山,河床砂卵石较为稳定。调查河段左岸相对平坦,植被良好,为沙壤土,河流生态具有一定的自我恢复能力。车田河为典型山溪性河流,河床较狭窄,河道蜿蜒曲折,不同河段河道宽窄变化大,洪水暴涨暴落。汨罗江车田河段处于平江县梅仙镇板口村板口电站下游,河床由砂石构成,结构稳定。调查河段顺直,左岸冲刷,右岸淤积,两岸居民较多,植被良好,为沙壤土;上断面有采砂场,河道采砂破坏了河床的稳定性,产生了大量砂坑;加之河道的冲刷能力增强,河床下切严重,严重制约了河段的行洪能力。
通过查阅现有水文资料、历史洪水资料和当地居民走访记录,结合现场洪水断面、河段周边地形测量和无人机拍摄的地貌全景,发现该河段于1983年和1995年发生了两场较大的洪水,由于河道行洪能力不足,山溪性河流洪水来水快、水量大,造成河岸崩塌、河道堵塞、水位壅高,对当地经济、居民生活产生了极大不利影响。
3.2 典型水文断面河床分析
对比1973年,受涉河水利工程运行和河道采砂等活动的影响,汨罗江河道发生了明显变化:河床不断下切,河道断面演变成“V”形或 “U”形,详见图3。断面冲淤明显,左右岸坡面呈直线或曲线,谷底与谷坡之间通常无明显分界限。河面狭窄,河道沙石裸露,河床破坏致使水生生物栖息生存环境恶化。水流不畅破坏了河床的完整性和稳定性,河道行洪能力下降,危及防洪安全。
2017年8月12日,汨羅江昌江流域发生了特大暴雨,最大3 h降雨量的重现期超过100 a一遇,降水主要集中在昌江上游。8月12日06:00,因暴雨强度大、产流汇流速度快,冬塔和石浆的洪水在南江桥高南村汇集后向下游迅速涌去。昌江流域上游洪水06:00开始起涨,昌江北源洪峰于10:00经过冬塔钟家,昌江洪峰于10:40经过石浆毛家,11:30经过南江镇高南村,水位涨幅达7.93 m;洪峰于13:00经过大洲乡大江村,于16:15经过下游梅仙镇,梅仙水文站水位涨幅达7.40 m,洪峰流量1 400 m3/s,于当日22:30经过汨罗江干流伍市水文站,洪峰流量达1 920 m3/s。洪水发生示意图见图4。
根据汨罗江流域的实际情况,洪水调查洪峰流量一般采用曼宁公式[11]计算:
由式(1)可知,影响流量的水力因素主要有断面面积、水面比降、糙率和水力半径。由于河床不断下切,河床采砂严重,河岸未经保护,水力半径变小,糙率变大,行洪能力下降,导致在通过相同流量的情况下过水断面面积变大,水位壅高,对河流沿线的堤岸造成影响。此次暴雨强度大,洪量集中,洪水来势猛,破坏力强,大洲乡以上河段底水偏高,导致洪水经过时洪峰峰值偏高,冬塔钟家大屋集贤大桥和大洲乡大江电站被冲毁,洪水破坏现场见图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