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美术教学方法,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2021-04-12帅思佳
帅思佳
美术一直以来都是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发展,美术教学也显得愈发重要。美术教学不仅能让学生掌握美术基础知识,也能培养学生的美感,加深学生对艺术的理解,影响学生的审美水平。因此,美术教学应该将重点放在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上面,因为每个孩子都是不同花朵的种子,要让不同的种子开出不一样的花,这才是美术教学的价值所在。
一、 小学美术教学现状
(一)教学理念陈旧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小学教育普遍都是目的性较强的教学,教学意图比较功利性。虽然小学生的学习压力不大,但大部分小学的教学重点都集中在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为了给学生的升学打好基础。这就导致美术课的教学很容易被轻视甚至被忽略。美术教学强调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教学时难免省略一些环节,着重教授美术技巧。
(二)教学模式单一
在传统教学模式之下,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这样的教学模式往往就是教师简单地为学生讲一些理论知识,然后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鉴赏的视频或图片,教师没有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表达自己。在某种程度上,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无法达到教学目的,反而会限制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会产生十分消极的影响。
(三)没有将美术与生活相结合
很多艺术灵感都来自实际生活,可以说艺术就是根植于生活的。现在使用的美术教材上的内容,都是不同文化交流的产物。如果教师对作品的介绍缺少与实际生活的连接,会让学生与美术产生距离感。当教师组织学生讨论的时候,学生往往无话可说,这就很容易使学生与美术产生距离感,不利于美术教学,也不利于对学生个性的培养。
二、美术教学的优化策略
(一)更新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
美术可以带给人深远的影响,它能够完善一个人的综合素养,培养一个人的审美情趣,影响一个人的价值观。学校及教师要从传统的教学观念里跳出来,正视美术所带来的积极影响,不能将应试教学作为教育工作的唯一重点,否则培养出来的学生综合素质不达标,不符合当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此,教师要对美术教学的理念进行转变,不能只看到分数带来的影响,要能认识到美术的重要性。另外,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美术课堂教学往往十分单一,这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要能根据课程的具体内容与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设计课程,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发散学生的思维,真正意义上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美术课的教学质量。
(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人类很多发明都产生于奇思妙想,小学生正处于想象力十分丰富的年龄,小学生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会对其创造力产生直接的影响,可以说想象力和创造力就是一个学生个性的直接表现。而个性的外现往往就是艺术灵感的体现。因此,美术教师在教学时要能释放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让美术课不只是一门学习艺术知识与艺术历史的课程,更重要的是能对学生的个性进行培养,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教学内容,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大胆创造,给予充分的空间让学生去思考、去创造,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美术教学质量。
(三)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
世界上的很多艺术作品都不是凭空产生的,无论一幅画多么抽象,一座建筑多么奇怪,究其本质都来源于生活,生活是艺术灵感的源泉。小学生正处于习惯养成的黄金年龄,这个时候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会对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及学生的个性发展有很大的幫助。因此,教师要想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就必须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引导学生对身边的事物留心观察,提升对生活的领悟能力,进而让学生将这些感受融入艺术欣赏与艺术创作中,锻炼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久而久之,这会为学生的艺术感悟增加血肉的躯壳,无论是艺术理解能力还是艺术创作能力,都能有所提升。
(作者单位:南昌师范附属实验小学红谷滩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