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睡眠之痛

2021-04-12马迪

今日中国·中文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灵长类大脑生物

马迪

熬夜之后睡一觉,能把损失补回来吗?

过完了春节,大家又纷纷在朋友圈里立起了新一年的心愿,出现频率最高的大概就是“锻炼身体”和“早睡早起”了。

明明是很普通的生活方式,却被郑重其事地捧成了心愿,足以说明熬夜、晚睡已经成为许多学生党、打工人生活的一部分。加班、玩游戏、刷视频、写论文……熬夜的理由千千万,入睡的时间越来越晚,报复性熬夜一时爽,第二天的滋味只有自己最清楚。

睡眠是一種进化上保守的生物功能,几乎所有具有复杂神经系统的动物都需要睡眠。即使从常识角度,我们也能观察到身边所有动物天生就会睡觉,只是睡的方式各有千秋:猫一天可以睡十几个小时,马则是打几个小时的盹就够了,有些鸟类可以一边睡觉一边飞翔,神奇动物如海豚则左右脑轮流休息……就连爬行动物、鱼类、果蝇和线虫也有对外界刺激反应降低的安静休息阶段(尽管科学界对于是否要将之定义为“睡眠”还颇有争议)。

在进化的早期,睡眠可能仅仅作为一种“低能耗状态”,以节省发育所需的能量。线虫的睡眠状态发生在每一蜕皮期之前,剥夺果蝇幼蝇的睡眠会导致长期的认知和行为缺陷,未出生的胎儿在子宫内睡眠的阶段被认为是大脑发育的重要前提,发育期的婴儿睡眠质量也比成年人高很多。

随着大脑变得更加复杂,睡眠这种“低能耗状态”逐渐受到大脑的控制,用来帮助生物发展出更高级的学习、注意和记忆等能力。学界普遍认为睡眠有利于神经组织的修复和生长,因为突触作为神经元间信息的传递通道,在清醒时需要不停地活动,但突触又不能无限活跃,否则将再没有空间来形成新的记忆。睡眠暂时隔绝了外界的刺激,让突触相对回缩,为新一天接受信息的输入,学习新事物做准备。

当一种生物清醒时需要学习的东西越多,对睡眠的需求就越多。

事实上,人类是灵长类动物中睡眠时间最短的(其他灵长类睡眠时间在10—15小时),这是因为我们的睡眠效率更高。当人类逐渐攀上了食物链的顶端,在火和工具的帮助下,人类的睡眠环境越来越安全,可以任由身体肌肉处于“瘫痪状态”、大脑进入更深的“快速动眼睡眠”阶段。人类的快速动眼睡眠占比最高,占睡眠时间的20%—25%,其他灵长类平均仅为9%。

“晚上不睡,白天崩溃”并非危言耸听,生活经验告诉我们,睡眠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了第二天的精神状态和身体健康。

伴随电气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夜晚保持清醒创造的价值显然高于睡眠,于是全世界都普遍出现了晚睡和缩短睡眠时间的倾向,比如美国成年人平均每晚睡6.5小时,他们的上一代平均睡8小时,而20世纪初的数据则是10小时。

但经历了亿万年演化的昼夜节律可不会轻易被电灯打败。昼夜节律是指生命活动以24小时左右为周期的变动,驱动着生物最原始的生理、神经和行为系统。小到细胞分裂、细胞迁移和新陈代谢,大到人的情绪、欲望和睡眠模式,都受到昼夜节律的影响。这些影响要么直接通过昼夜节律基因,要么间接通过激素和细胞因子,如褪黑激素和皮质醇起作用。

昼夜节律和睡眠稳态是共同进化而来的生物现象,前者控制人类何时入睡,后者控制每天要睡多久。如何顺应昼夜节律、提高睡眠质量对于保持大脑长期健康至关重要。当早晨醒来,眼睛接收光线刺激,下丘脑收到信号“得知”现在已经到了早上,它就会释放出化学信号,“叫醒”身体的其他细胞。也许你确实睡到了中午11点才起床,但其实你的细胞在早晨7点就开始工作了。这和时差反应的产生原理相似,疲劳感也是因此产生。

事实上,熬夜、晚睡、作息不规律除了对身体有害,还有可能影响人的心理。一项来自美国密歇根大学学术医学中心的最新研究发现,长期不规律睡眠、晚上熬夜、晚上睡眠时间较少,甚至可能会增加一个人患抑郁症的风险。

如果熬夜之后睡一觉,是不是可以把损失补回来呢?相信很多人都会有这种想法。但越来越多的人从实践中已经发现:这种方法或许并不管用,尤其是随着年龄不断增长之后,这种“补偿式”睡眠似乎回馈给我们的越来越少。研究证实,通过白天“补偿觉”来弥补夜里缺失的睡眠的人群,其罹患阿尔兹海默症的概率也更高。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睡眠质量基本上可以决定一个人的长期生活质量。当你牺牲了睡眠,做了许多一时被认为有意义的事情,最终却换来了日益迟钝的大脑、渐渐变差的身体、时常造访的疾病……那时你会发现那些用睡眠换来的东西,不过都是浮云。失去的健康和睡眠一样,都是补不回来的,不如从今天开始真正实践“早睡早起”的誓言吧。

猜你喜欢

灵长类大脑生物
第12话 完美生物
灵长类表情包
生物趣多多
隐藏在深海里的神秘生物
深海里的神秘生物
最强大脑
最强大脑
最强大脑
中国灵长类动物一览表
最强大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