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作讲评,一切从学情出发

2021-04-12吴巧云

江西教育C 2021年3期
关键词:学情民俗要素

吴巧云

对于习作教学而言,很多教师一直关注习作的新授环节,而忽略了习作的讲评环节。事实上,基于学情视角下的习作讲评,就是针对学生已经获得的写作方法、言语经验和写作习惯,进行点拨、引导和评价的过程。从当下全国使用的统编版语文教材来看,习作讲评课该怎样从基本的学情出发,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下面,笔者将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聚焦语文要素,紧扣训练重点讲评

统编版语文教材依照“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并进的方式编排,其中“语文要素”不仅从阅读层面明确了单元学习的重点,还与写作层面紧密联系,为单元习作训练指明了方向。纵观统编版语文教材,每个单元的习作都与语文要素有着直接的关联,单元语文要素是每次习作训练的重点。

例如,统编版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习作主题是“让真情自然流露”,编者鼓励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确定一种真实的情感体验,并尝试运用从课文中学习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鉴于此,教师对学生的习作进行讲评时,就可以排除其他干扰,来点评学生在习作中对写作手法的使用情况,并及时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便于为学生在后续的修改或重新写作中指明方向。在这一案例中,教师的讲评就直接紧扣单元表达层面的语文要素。习作讲评首先就应该关注语文要素,找出亮点和优势,指出不足之处。这样,习作讲评的价值才能得到最大化的体现。

二、针对学生认知,紧扣表达障碍讲评

不同的作文有不同的内容和主题,也有相对应的写作方法和策略。面对这些内容学生很有可能会出现一些认知障碍,甚至会在习作中出现共性问题,教师要对此充分关注,并紧扣学生出现的认知问题进行集中性的评价和讲解。

以统编版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为例,这个单元是一个以民风民俗为主题的单元,所编选的文章都与民风民俗有着紧密联系,单元习作的主题也是“家乡的风俗”。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无论是编选的文本,还是习作的内容,都有所区别。编者在习作内容的编排中,将本次习作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介绍风俗,以介绍民风民俗的特点为主,适当写自己的实践体验;另一部分是描写自己参加一次民俗活动的真实感受,以参与过程和体验为主,适当穿插民俗特点。很多学生对以上两种写作内容认知不足,导致写作方法和语言特点运用错乱。对此,笔者利用讲评环节,引导学生再读单元中两篇不同类型的文章,即老舍的《北京的春節》和沈从文的《腊八粥》,让学生分别体悟介绍民俗所采用的不同策略和语言特点。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就将评价的关注点聚焦在学生的认知模糊处,讲学生之所需,凸显了讲评的针对性。

三、针对理解错误,紧扣共性问题讲评

小学阶段的习作教学一直都鼓励学生讲真话、抒真情,要将自己的真情实感真实地再现。对这样的要求,很多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到位,常常在习作中出现一些理解上的错误,教师就要将其作为习作讲评的重点,鼓励学生进行相应的反思,促进学生习作水平的不断提升。

例如,统编版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习作是写信,编者在教材中指出书信是亲友间互通信息、交流感情的重要方式。教师也相机鼓励学生不要受过多的束缚,大胆地从生活中寻找写信对象。但是还有很多学生写出来的内容是一些家长里短的琐事,不仅内容零散,而且缺乏主题和情感,导致书信内容失去了中心和主题。对此,教师就可以在评价环节中,针对这一暴露出来的认知错误进行集中性的评讲,让学生认识到书信并不是什么都要写。针对不同的写信对象,信件内容会有所不同。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写信对象,合理地构思书信结构,鼓励学生找准自己与写信对象的共情点,写对方想知道、想了解的内容,将信件内容从琐事的告知变成情感的沟通,避免生硬的语言。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习作讲评不能任由教师随心所欲,想到哪里就评到哪里,教师要抓准学生的具体习作问题,讲得深入浅出,评得客观到位。因此,习作讲评一定要建立在学情的基础上,做到以生为本,否则讲评就会成为一种可有可无的形式。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兴市襟江小学教育集团襟江校区)

猜你喜欢

学情民俗要素
冬季民俗节
针对学情,实干巧干
民俗中的“牛”
作业批改中如何了解学情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民俗节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例说依据学情开展课堂教学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