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教育舆情应对与处置探析
2021-04-12郑小君
郑小君
一、当前应对教育舆情危机的挑战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与新媒体的广泛应用,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在网络媒体上关注外部世界和身边事态,并运用网络媒体来表达利益诉求和主观判断。在新媒体、自媒体的催生下,加之网络言论的匿名自由和扩散迅速等特征,使得舆情变得更加错综复杂,给政府及相关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应对和处置,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随着大都市建设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增长非常迅速,公共资源不能满足社会的基本需求,引发社会矛盾集中出现,尤其是教育发展的不充分、不平衡,以及教育改革发展中产生的体制机制矛盾,更容易造成教育舆情的发生。近年来各地教育部门频发有关“入学择校问题”“校外培训机构非法招生”“师德师风问题”“校园安全卫生问题”“教育乱收费问题”“教师工资待遇问题”等各种教育舆情危机。而在危机事件发生时,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学校对舆情的监测和研判能力不足,往往不能迅速正面发声,应对不及时。另外,教育系统内部与媒体资源联动不足,导致事态扩大,丧失舆论阵地的主动权,造成被动局面,引发不良的社会影响,甚至产生负面的社会效果和误导,增加了政府应对处置的难度,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妥善应对和处置教育舆情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通过对当前出现的教育舆情事件的分析和整理,就会发现教育舆情,具有波及面广、关注度高、影响巨大的特征;如果处置及时、妥当,就会还原事件真相,澄清事情原委,逐步平息舆情;反之,如果处置稍有偏差或不当,抑或拖沓甚至推脱,就会造成舆情哗然,负面舆情恣意泛滥,最后造成无可挽回的影响。
网络和媒体对公众的影响力显而易见,在事件处置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遇到问题如何有效应对和解决是处置的关键。网络舆情的最佳引导和处置时机是在敏感性、刺激性信息传播之前,假如能够及时介入并引导舆论,基本上可以有效预防负面效应的产生。加强网络舆情应对,对于处置突发公共事件、搭建行政部门与民众交流沟通的媒介、提升政府决策治理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妥当处理好舆情,有利于推动政府转变管理方式,提高行政效能,建立和维护政府的良好形象,树立和增强公信力。
教育事业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教育问题是人民群众密切关注的民生问题,及时回应诸如“入学难”“家校分歧”等社会关切,应对和处置好教育舆情事件,重点抓好“校外非法培训机构”“教师课外违规补课”“教师要求家长批改作业”“教育乱收费”“学校德育与师德师风问题”等教育治乱工作,有利于改善教育行政治理能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增强社会治理,构建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
三、教育舆情应对和处理应把握的基本原则
第一,要坚持主导性原则。
信息化时代,新媒体、自媒体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在应对教育舆情问题时,要主动发挥主导性作用。主流媒体发声,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主导,把事情的本来面目公之于众,就能正确引导舆论,化解矛盾,解决问题。例如,今年四月份某教育培训机构非法办学问题发生后,自媒体纷纷转载、传扬,舆情告急。该区教育局在第一时间启动了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预案,指派专人前往涉事单位稳控事态,开展调查、处置工作。同时,区政府有关宣传部门及时正面发声回应,主导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有效控制了舆情的发酵、升级和蔓延,澄清了事实,稳定了局面。
第二,要坚持系统性原则。
处理教育舆情要坚持系统性原则,尤其像对待城中村改造后学生就近上学、规范教育机构办学等热点问题,更是如此。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密切关注舆情及其走势,利用大数据、各种网络技术手段,进行科学、周密分析,研究决定对策与应对方案。在教育舆情处置中,有时候涉及联合执法等问题,“一盘棋”的理念、系统性的原则就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了。2020年上半年发生的某小学环境治理事件的处置,就有普遍的借鉴意义。该小学周边环境因持续拆迁而恶化、安全隐患日益增大,给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造成了严重影响,学生家长强烈不满,多家自媒体也相继进行了报道。而这所学校所处地段已经划归到新设立的行政区域内,问题解决需要多家联合、齐抓共管,于是该区教育行政部门与相关部门协调、沟通、协商,共同联手,迅速解决了建筑噪音、垃圾堆放、粉尘污染等问题,使学生家长转忧为安,怨气消弥,小学周边区域形势出现了气正风清的局面。
第三,要坚持长效性原则。
教育具有周期长的特征,教育舆情中所爆发的问题、事件,表面上是突发性事件,深究则多数是长期累积起来的痼疾、顽疾。教育舆情的处理既要立足于当前,更要着眼于既往,挖掘其形成的历史原因,才能真正摸清情况,找到问题的症结。
处理教育舆情问题,是在考验教育行政部门的执政能力。应该确立“以人民为中心”信念,建立长效机制,教育行政部门在制定和落实教育发展规划方面,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要教育全体干部教师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秉持“立德树人”的理念,从根本上解决困扰人民群众子女入托、上学等实际问题。心清气顺的环境下则舆情自然祥和、顺畅、平静。
四、 教育舆情应对和处置的具体路径
对教育舆情的引导与处置,需要有积极的应对策略与处置对策。
第一,要未雨绸缪,建立风险监控和预警机制。
结合各地的教育舆情实际,总结其他地区处置教育舆情的经验教训,建立健全一整套‘清单制度。可以按照功能、性质、影响度等等项目来进行划分。例如,针对本地区人民群众、学生家长的“痛点”“堵点”,设置“负面清单”。亦可以根据教育的周期性特征,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事件,列出“預判性清单”。譬如每学年五六月、八九月就是“入学难”“入园难”问题或其关联事件的爆发期,而提前制定“预判性问题清单”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数。对诸如处置民办学校及培训机构规范办学、联合执法等,亦应提前列好“清单”,交于各个执法部门,以便在执法过程中各司其职、无缝对接,执行流畅。各类“清单”一旦形成,即开始着手解决,使得可能造成危害的事件消灭于萌芽状态。
第二,要公开透明,及时有效处理突发事件。
处理教育舆情问题,与处理其他舆情问题相同,一是要公开透明,二是要及时到位。各地在诸如入学、收费、规范办学、校园安全以及培训机构治理等群众关注的教育热点问题上,要加强风险评估,科学研判形势,强化源头治理,并且把规范实施和操作统统放在阳光下,及时有效化解各类矛盾、隐患,有效地减少、避免出现负面舆情。对于已经出现的负面舆情,尽快调查,第一时间公布实情,澄清事实,引导舆情向正确方向上转变,切实预防次生舆情发生。
第三,要加强合作,建立与媒体的良性沟通机制。
教育舆情尤其是负面、消极的舆情,有各式各样的原因,但有一个因素不容忽视,那就是在某些地区或者单位,主流媒体与自媒体、新媒体的沟通不畅,彼此交往出现严重隔阂,以至于各说各话,造成舆论的传播紊乱,从而模糊了事实真相。
为了妥善处置教育舆情问题,开创新的工作局面,扎实做好教育系统宣传工作。首先,加强正面宣传报导,讲好当地教育的好故事,占领教育宣传的主阵地。同时,加大与各类媒体沟通合作,通过召开媒体见面会、联谊会等形式,密切与媒体的联系,努力构建融洽、和谐的合作氛围,形成良好的合作环境。更重要的是,建立与中央、省市主流媒体以及有影响力的自媒体沟通的机制,积极化解各种矛盾,为群众排忧解难,共同担负媒体、平台服务人民、维护安定团结大局的使命。
第四,要建立工作机制,加强舆情管理队伍建设。
在教育舆情处置中,强化责任意识,明确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和学校校长作为第一责任人,加强对舆情应对与处置工作的管理。加强教育系统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提高舆情工作人员素质,改进教育网络舆情的搜集、整理、研判和反馈工作,引导舆论倾向,传播教育正能量。增强教育系统内部上下联动,使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在舆情应对与处置中上下合力。加强机关内部管理和工作协调,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制、处置问责制,坦诚面对群众投诉,真诚答复群众咨询,第一时间回复群众投诉与咨询,提高办复率和群众的满意度,努力创设温馨、融洽、和谐的教育环境。
作者单位:西安市雁塔区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