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科融合教学研究

2021-04-12张梦洁

江西教育C 2021年3期
关键词:宫殿风筝记忆

张梦洁

学科融合是指在承认学科差异的基础上不断打破学科边界,促进学科间相互渗透、交叉的教学行为。教师通过学科融合能不断打破独立学科的边界,建立起全面、系统、立体的知识网络,从而促进学生思维的拓展。本文在思维拓展的视野下,以笔者所在学校学科融合实践课《风筝》为例,对学科融合教学进行研究。

一、 建立学科联系,避免知识碎片化

(一)发展多元智能

美国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类思维和认识的方式是多元的,智能也是多元的,每个人身上至少存在七项智能,包括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音乐智能、空间智能等。我国基础教育采用分科制,各学科界限清晰,同样的知识点学生可能需要从语文、数学、科学等多个角度去学习,但每个角度的学习可能都是浅尝辄止。大部分小学生能力有限,没办法靠自身力量给这些知识建立联系,从而造成了知識的碎片化,也导致多元智能的割裂。而学科融合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让不同学科中有联系的知识点联系起来,避免相同知识点的重复,这能给教师减压。更重要的是,这能帮助学生在各学科的知识点之间建立联系,避免知识的碎片化。

(二)融合多种学科

统编版语文教材二年级下册中的《村居》一诗有一句“忙趁东风放纸鸢”,这里的纸鸢指的就是风筝。同时,苏教版数学教材二年级下册“认识方向”一课,着重引导学生辨析方向、判断风向,再结合美术课中风筝的制作和装饰的内容,可以将本次融合课的主题定位为“风筝”。该融合课以“风筝”为主题,通过寻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的共通点,将语文、数学、美术、体育等多门学科进行有机融合。学生在学习古诗时发展了语言智能,在辨别风向和感知轴对称图形时发展了数理逻辑智能和空间智能。学科融合让不同学科有了密切的联系,让学生在一个主题下学习各种相关联的知识,从而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梳理认知结构,构建知识网络

(一)构筑“记忆宫殿”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福尔摩斯的“记忆宫殿”,“记忆宫殿”就是先构想一个自己比较熟悉的场景,然后将不熟悉的事物放在这个熟悉的场景中。大侦探福尔摩斯就是用这座“记忆宫殿”来存放他的记忆,依靠房间的位置快速地回忆和查找信息。学习知识也是一样,需要给它们建立联系,构建知识网络。学科融合不仅可以联系各学科的知识点,帮助学生搭建起“知识宫殿”,将各学科知识内化并构建知识体系,并按照自己制定的规则存储,当需要使用时就可以快速查找、使用,还能根据存储规则找到与其相关的知识。

(二)建构主题学习

《风筝》融合课可以看作一个主题研究课,即所有学科的知识和技能都可以在“风筝”这一主题之下教学。那么,学生在学习这一融合课的时候便可以搭建相关的“记忆宫殿”,这座宫殿里储藏着与风筝有关的所有知识点。比如如何制作风筝?怎样装饰风筝?什么是轴对称图形?怎样放风筝?如何辨别风向?这是分科教学很难做到的,融合课的本质就是帮助学生去搭建各种知识之间的联系,最后建构出一张张清晰的知识网络。

三、 融合学科思想,拓展全面思维

(一)融合学科知识

在《风筝》融合课中,教师通过古诗《村居》引出风筝这一主题,引导学生认识方向,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本课以风筝为主线,将数学课中的判断风向、科学课中的了解风筝的飞行原理等知识融为一体,学习放风筝的理论知识。同时可以让学生在风筝上画出古诗《村居》所描绘的景象,并学放风筝,体验放风筝的乐趣,将教学内容与教学环境相融合,各个学科相辅相成,学生能更清晰地学习相关知识。

(二)发展思维能力

著名心理学家让·皮亚杰将认知发展过程分为四个阶段,他认为儿童思维的发展具有阶段性和顺序性特点。大人经常会说儿童思考问题不够全面,因为年龄的限制,儿童的思维层次没有达到一定高度,而且平时缺乏训练。融合课虽然利用一节课的时间学习几门学科的知识,但只要教师设计得当,抓住重点,学科融合就可以助力各学科教学目标的达成,帮助学生更加透彻地学习知识和技能,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实验小学善水湾分校)

猜你喜欢

宫殿风筝记忆
神秘宫殿
记忆宫殿
在手账中为风筝比心
记忆中的他们
学做风筝
记忆翻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