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图片编辑的主线
2021-04-12黄文
01:自由王国
2021年1月,摄影世界杂志社举办了“大师的图片编辑课”活动,邀请曾担任2006、2007、2016年三届国际新闻摄影比赛(荷赛)评委、2008年美国全球年度图片奖(POYi)评委以及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评选委员会执行秘书等工作的黄文女士担任导师。
课程中,导师黄文对不同摄影师带来的作品有针对性地从拍摄构思到拍摄手法提出意见,逐一点评并指导进行专业编辑,还提出了有建设性的改进方向。
未来三期,我们在本栏目呈现3位有代表性的摄影师学员作品,并刊发导师黄文的部分点评和拍摄及编辑建议,希望为读者朋友们拍摄和编辑自己的作品带来帮助,也欢迎各位朋友们继续关注摄影世界“大师的图片编辑课”后续活动。
02A:远方
03A:朝拜之路—转水
张延红作品自述
这一组西藏专题我持续拍摄很多年,前后进藏28次。一开始,我只是拍摄纯粹的风光摄影,拍着拍着就不由自主的转向人文题材。一直以来,我想表达自己的西藏情缘以及在艰苦自然环境中藏民们坚定而单纯的灵魂。
在最初的照片编辑过程中,我遇到最大的问题是不知道该如何把自己多年拍摄的西藏风光和人文图片结合起来,找不到一个结合点,所以大量的照片就一直被搁置,甚至是随意地堆砌着。直到参加了黄文老师的图片编辑课。她说:“我在你的照片中看到了你自己,你的图片仿佛就是你的西藏自拍像。”一句直击我的内心深处!是的,之前我总也找不到风光与人文照片编辑的契合点,找不到编辑图片的主干线,黄文老师的一席话犹如醍醐灌顶,令我茅塞顿开!我清楚地看到这些作品里面分明站着一个小小的我,一个热爱藏地人文风光并持续拍摄的我。同时,黄文老师还从专业角度为我的作品编辑以及拍摄提出了很多宝贵建议和指导,才完成了我这组虽不完美,但却完整也令自己满意的《西藏—我的自拍像》(9张组照)。优化后的组照,主题更加突出,照片富有节奏感,同时逻辑也更加清晰,感觉自己开始找到了编辑的脉络和真正的方法。
02B:求索
03B:朝拜之路—转山
04:佛光普照
黄文导师点评与建议
我个人认为,摄影师选择黑白照片,更主要的原因是“好控制”,“黑白”更像一个梦境,能够把很多问题简单化。张延红善于布光,所以不用担心将照片转黑白之后没有力量,反而更有力量。
看了这组作品,我有很强的一个感受,摄影师并不像是在做纪实摄影项目,而是在拍摄自拍像。因为纪实是冷静的,而这组作品中的情绪非常饱满。
摄影师的基本功,包括对光线的感觉、细节的刻画,甚至对人物表情和动作瞬间的捕捉都没有问题。面对这么一组摄影师非常热爱的拍摄内容时,好的方面是摄影师一直在拍摄旅行当中的自己,拿影像去反射自己内心的各种感受;但同时摄影师的心情会随时发生变化,而这种变化转化为照片表达,“一股脑”地拿出来就会显得有点凌乱。因此,在编辑照片时就需要去寻找主体思路—我究竟在做什么?将自己的情绪作为编辑线。
05:一同修行
06:秋收的喜悦
按这样的逻辑,首先将照片进行一个归类,例如同样几张表现孤独的照片是一类的,把它们归类后可以在其中选择最好的一张,然后串联起来,就是用情绪作为编辑线。
通常,讲一个故事可以用12张照片,一般来说可以控制在6~10张。如果摄影师觉得6张照片要讲好一个故事需要很强的编辑能力,那可以先尝试8~10张照片的组合。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一組照片超过12张,会很容易“说错话”,会出现一些多余的、干扰主题的内容了。
举个简单的例子,在张延红原先的组照中有四张表达“孤单”情绪的照片(图02A、02B,图03A、03B),图02A和02B,我会选择前者。不只是因为它是一个背影,而是因为照片中山景后面的层次感给了画面第三维度。影像虽然是平面艺术,但如果我用光线、构图、瞬间,甚至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空间关系,都可以让照片更有空间感,那么照片的深度就出来了。
回头再看图02B,虽然用前景去尝试搭建一个空间,但当时光线并不好,因此照片中缺乏了神秘感,而图02A就充满了神秘感。但它也有缺点,如果画面拍摄时能再稍微低一点,把人物的脚拍全(拍摄人物不能从关节处剪裁),画面中天空留白、人物脚下再留出空间的话,第三维度就给全了。
再来看图03A和图03B,我会选择前者。这张虽然拍法比较老派,像1980年代美国报社的经典拍法,但它让人产生想象。尽管看不到人物的脸,只能看到身体姿态,但和远山之间形成一个呼应,再加上人物本身向前的姿态,能给人以开放的想象。摄影作品的成功,一方面在于让观者产生共鸣,另外一方面便源于想象力。
在拍摄的时候,摄影师的内心是一以贯之的,虽然有些是风光,有些是人文纪实,但只要找清楚情感逻辑作为线索来推进整个影像呈现,照片之间就不会断裂。所有的影像都是摄影师表达自己的工具,拿着这个“工具”,在不同场景中把“我”想表达的思想捕捉到,就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