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外交”50年,中美面临挑战
2021-04-12
美国《华盛顿邮报》4月10日文章,原题:50年前,一个嬉皮士、一个牙医助理和一个15岁的少女用乒乓球帮助打开中国的大门朱迪·霍夫罗斯特当时15岁,穿着短裙,需要征得父母的同意才可以入境红色中国。约翰·塔内希尔时年18岁,过关时,他穿着流行的蓝色牛仔裤。格伦·考恩当时19岁,留着齐肩长发,穿着紫色喇叭裤。
那是1971年4月10日,几名青年乒乓球运动员不可思议地成为20年来第一批进入中国的美国人,并推动了一场影响未来50年的中美关系解冻。这场被称为“乒乓外交”的访问,是两国之间激烈的、有时是血腥的竞争中的一个关键性突破,并促成了尼克松总统次年对中国的访问。
1971年的那个星期六,一个由9名球员、4名球队官员和2名家属组成的美国代表团经香港进入中国内地,成为1949年以来第一批获准入境的美国人。
他们进行了几场表演赛。体育馆里有1.8万名观众。霍夫罗斯特说:“我总共打了4场比赛……赢了其中的3场。你可以把‘赢了加引号。”当他们从中国回到美国时,立刻成了明星,登上了《时代》杂志的封面。第二年,中国乒乓球队应邀访问了美国白宫。(作者迈克尔·约安)
美国国家公共电台(NPR)网站4月10日文章,原题:50年后,中美“乒乓外交”遗产面临挑战朱迪·霍夫罗斯特还记得半个世纪前她到中国的那一天。她当时15岁,是美国乒乓球队中最年轻的队员。美国乒乓球队当时正在日本名古屋参加世锦赛。比赛结束前两天,中国队邀请美国队到他们的国家去打几场比赛。美国人深感意外。
当时正值冷战高峰期,美国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中国没有任何外交关系,美国人也不被允许去中国旅行。
4月10日是那次意外之旅的50周年纪念日。这段插曲也被称为“乒乓外交”。分析人士说,在中国举行的那些乒乓球比赛,使中美两国之间的坚冰出现了第一道裂缝。
此后3个月,尼克松总统宣布将应邀访问中国。到1972年初,北京被接纳为联合国会员国,并成为安全理事会成员。到70年代末,美国和中国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从而为美国支持中国惊人的经济崛起铺平道路。
但如今,随着太平洋地区的力量平衡发生变化,美中关系也处于几十年来最糟糕的时期,分析人士表示,“乒乓外交”的遗产面临严峻挑战。随着北京经济和军事实力的壮大,美国两党支持对中国强硬的呼声越来越高。特朗普政府抛弃了长期以来的接触政策,并试图使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脱钩。到目前为止,拜登政府似乎采取了类似的策略。
就中国而言,1971年和今天可谓天壤之别。中国的人均GDP增长了80多倍。中国的军队迅速现代化,并能以50年前无法想象的方式投射力量。
最近,西方不断出现抵制2022年中国冬奥会的言论。1971年访华的美国球员之一康妮·斯韦里斯说:“抵制会阻碍普通人和运动员之间的交流,而我认为这(参加奥运会)是可以打破壁垒的方式。”霍夫罗斯特表示赞同。她说:“这种健康的交流越多,当面对更大的问题时,我们就越有能力解决。”▲
(作者约翰·卢维奇,乔恒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