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管理的安全和质量管理探究
2021-04-12章晓霞
章晓霞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与管理教研室,湖北武汉 430074)
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施工安全及质量管理体系日益成熟,陆续解决了多项管理问题,如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引入先进技术措施与管理手段等,有力推动了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及质量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发展,并为具体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支持与指导意见。但仍存在诸多管理问题未得到妥善解决,常见管理问题包括一线操作人员安全素质较低、人员安全教育力度不足、监管力度薄弱等。建筑企业需要进一步加强重视,强化施工现场安全与质量管理。
1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与质量管理概述
1.1 概念
(1)安全管理。
在现代建筑工程中,施工安全管理是基于现代化管理理念,采取科学方式与多项方法措施对建筑施工过程进行必要监控,提高整体安全管理水平,实现安全生产目标的管理过程,具体表现为对项目安全生产计划的制定、控制、协调实施与监督行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核心目标为有效规避施工风险隐患,最大限度预防工程事故与突发问题,保证施工活动的顺利开展。可以将安全管理核心目标分解为若干具体管理目标,如安全与生产相互统一目标、安全与质量相互包涵目标、安全与速度相互保证目标等。
(2)质量管理。
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是为实现产品既定质量目标而开展的管理活动,对建筑施工质量全部影响要素进行有效把控,通过开展事前策划、事中控制、事后总结等行为,保证工程质量达标。
1.2 管理特征
(1)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特征。
在现代建筑工程中,随着建设规模的扩大以及生产方式的转变,安全管理活动将受到外部因素的约束,在工程建设期间容易出现突发问题与工程事故。
①质量影响因素多。
施工工艺、人员、环境、机械设备与材料等因素都将对工程施工安全造成影响。
②隐蔽性。
受到工艺技术与中间程序相对角度的限制,部分出现的质量问题与安全隐患存在隐蔽性特征,应采取有效的测试手段与管理措施,及时发现全部的安全隐患,对安全管理效率及水平提出了较高要求。
③终检局限性。
与常规意义产品相比,建筑工程施工成果并无法采取拆卸等手段对其质量进行全面检查,终检手段存在局限性,致使部分产品质量缺陷无法在终检环节得到发现和解决。应树立事前预防与全过程管控的管理理念,满足工程安全管理的需求。
(2)质量管理特征。
为满足现代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需求,最大限度提高管理资源的实际利用率。
①以人为本。
人是开展建筑施工活动的主体,也是施工质量管理的重点所在,与项目收益、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需要重点开展人员专业培训等管理工作,提高对人质量行为的监控力度。
②预防为主。
在建筑工程建设阶段,针对已出现的质量问题,可以通过返工处理等方式减小对工程质量造成的影响,但会加大工程造价成本、延长施工工期,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为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损失,需要在施工质量管理活动中贯彻“事前预防”理念,提前预防各类质量问题的出现,消除不利因素与变量因素对施工成果质量造成的影响。
2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优化策略
2.1 加强安全教育力度
当前在部分建筑工程中,多数一线操作人员未接受过系统化的专业培训,仅初步掌握必备操作技能,但其自我保护意识淡薄,尚未树立安全生产工作意识,在施工期间时常出现违章操作、错误施工、私自篡改工序流程等不规范行为,引发工程事故的出现。建筑企业应进一步加强安全教育力度,定期举办安全宣讲会等活动,将相关管理法律法规、施工规范、常见安全事故预防措施等作为培训内容,确保一线操作人员树立安全生产意识并具备自我保护能力。构建全面、科学的评价体系,定期对安全教育水平与人员培训成果评估,待操作人员安全生产评估通过后,分配操作岗位。
2.2 实施安全生产五环控制模式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涉及诸多方面,需要项目参与各方协同开展管理活动,取得理想的管理成效。为实现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统筹开展目标,有效整合项目管理资源,应推动安全生产五环控制模式的实施,五环分别为行业监控管理、业主预防管理、施工企业主导、保险公司检查与社会实施监理。以施工方主导与行业监管为例,施工方负责组织开展具体的安全管理活动,如一线操作人员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施工人员安全操作机械能力资格审查、安全管理计划编制与实施等,政府管理部门负责对辖区内建筑项目的施工情况进行监控管理,指出存在的管理问题,责令其限期整改。
2.3 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现代建筑工程中,随着建设规模的扩大,施工安全管理工作量有所提升,且管理范围随之扩大,原有安全管理制度较为滞后,无法为所开展具体管理工作提供理论支持与指导,安全管理水平及效率存在提升空间。建筑企业应根据实际安全管理需求,对现行施工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完善补充,补充管理条款具体内容,调整部分安全管理标准。例如提高施工安全工作专项例会的开展频率,每周召开一次安全工作专项例会,在例会上对本周安全问题进行分析整改,并安排下周具体的安全管理工作。完善施工材料与机械器具的安全检查验收标准,补充新型机械设备与建筑材料的性能指标。
2.4 综合采取安全生产技术措施
为全面提升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水平,企业应采取多项安全生产技术措施,预防电气火灾、建筑火灾、机械故障等各类工程事故的出现。
(1)用电管理措施。
健全用电检查制度,不定期对现场临时用电设备与线缆使用情况进行抽查,解决所存在安全隐患,如更换老化严重的线路绝缘部分,保持机械车辆与配电线路安全间距。
(2)机械安全措施。
定期组织开展机械设备维护检修与日常保养工作,清除设备表面附着灰尘污渍,更换老化磨损零部件,将机械设备送检,将不堪使用或存在严重质量缺陷的机械报废处理。
(3)应急预案。
管理人员根据已知工程信息,构建风险评价模型,准确预测各类工程事故的出现概率与所造成后果,针对性编制应急处理预案,并定期组织模拟演练。
3 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优化策略
3.1 落实全过程控制管理模式
在建筑工程建设阶段,施工质量涉及工程各建设阶段,应将质量管理活动贯穿项目建设始终,取得理想的管理成效。建筑企业应落实全过程控制管理模式,将质量管理活动分为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分析三个阶段。
(1)事前预防。
根据已知工程信息,结合施工方案内容与既定建设目标,编制施工质量计划,确定质量目标与管理依据,将质量控制目标分解为若干具体的管理任务,对管理指标进行量化处理。开展施工模拟试验,模拟不同条件下的施工过程,在试验结果基础上判断各类质量问题的出现概率、产生原因与所造成影响,针对性采取管理措施,预防质量问题的出现。
(2)事中控制。
在工程施工期间,按照所编制质量管理计划,依次开展各项具体管理工作,如在工序交接环节检查施工成果质量、在入场环节检验机械器具与材料质量、监控现场施工情况并制止不规范行为等,及时发现并解决质量问题。
(3)事后分析。
建筑工程竣工交付后,分析归档整理的文件资料,总结项目建设期间存在的质量管理缺陷不足,并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完善补充,持续积累施工管理经验,预防质量问题。
3.2 构建质量保证体系
为提高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效率,紧密组织各部门与工序环节的质量管理活动,构建起职责明确的有机整体,建筑企业应构建质量保证体系,该体系由组织保证、思想保证、技术保证、制度保证与施工控制保证五部分组成。例如,组织保证措施是在项目部成立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全权负责开展质量管理活动,明确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质量工程师、安全工程师、材料员等工作岗位的职责分工进行明确划分。
3.3 健全质量管理制度
(1)施工图会审机制。
正式施工前,将施工图纸及技术资料提交审核论证,组织设计方对方案中的技术性问题与不合理部分进行修改,补充图纸缺相漏项部分。施工图纸审核通过后,再开展后续施工活动。
(2)技术交底制度。
引入三级技术交底机制,依次开展项目技术交底、标段技术交底、班组技术交底活动,解答疑惑,确保全体施工人员正确了解施工意图,并掌握必备操作技能。
(3)测量复核。
在施工期间,组织测量人员使用相应仪器设备进行测量定位,如水准网闭合复测与控制点复测检验等以及减小施工误差,为施工作业的开展提供准确参照。
(4)质量自检。
在工序交接环节与竣工验收阶段,由管理人员与施工员协同对施工成果质量进行自检,发现并解决质量问题,确定一切无误后,签收工序交接单,将验收资料提交监理单位。
4 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建筑工程必须建立科学、全面的施工安全和质量管理体系,明确施工管理目标及工作重点,方可实现工程预期建设目标,这也是我国建筑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建筑企业必须加强对施工安全和质量管理的研究,积极落实科学管理,结合工程情况探索现代化建筑施工管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