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能建筑技术在房地产开发中的运用研究

2021-04-12吴舒妮

智能城市 2021年18期
关键词:智能建筑建筑设计智能化

吴舒妮

(三裕建筑设计咨询(上海)事务所,上海 201000)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网络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也不断进步,被广泛应用于经济社会的各大领域,提高了人们日常生活水平,营造了更多元、丰富的社会生产和生活环境,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和追捧。智能化技术逐渐成为近年来备受关注的话题,当今社会也已步入智能化时代,人们对于生活智能化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建筑领域而言,智能化建筑已经成为建筑行业发展的一大趋势,相关企业应顺应时代潮流,紧跟时代步伐,最大限度满足社会发展和人们需求为终极目的。智能建筑技术在房地产开发和建筑设计中的广泛运用,要求相关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设计过程中,充分发挥智能建筑技术在建筑工程设计中的引领和促进作用,为适应新时代建筑潮流和实现建筑设计现代化奠定良好基础,促进我国房地产业高质量发展。

1 智能建筑技术的应用特征

(1)灵活性。

传统房地产业务人员的能动性弱,宣传方式过于单一,智能建筑使用了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能够有效提升信息流通率,具备较高的灵活性。

(2)协调性。

传统房地产开发对于数据的使用效率低,设计人员无法准确把控建筑的必要参数,致使建筑完工后与设计初期的理念存在较大偏差,尤其是建筑缺乏协调性。智能建筑设计过程中,对计算机技术的使用能够有效避免此问题,有效确保建筑的协调性。

(3)统一性。

智能建筑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具有统一性,建筑设计过程中,由于各项数据类型不同,参与人员的学科专业也存在差异,常出现数据处理标准不统一的情况,导致建筑设计出现较大差异[1]。智能建筑可以利用计算机设备的数据库共享系统,高效保障数据处理标准的统一性,避免设计过程中产生的差异。

2 智能化时代背景下建筑设计的特点

2.1 低消耗

智能建筑设计中的低消耗特点是快速形成市场影响力,并得到企业和国家认可和使用的重要因素之一。智能建筑设计融合了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此种建筑与科技结合的设计模式能够有效降低资源损耗。除此之外,由于智能设计过程中对于建筑的完整性要求更高,设计考虑范围广,因此建筑设计对于各项能源的调配更恰当,能够充分利用自然界能源,降低了能源损耗。

例如智能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综合考虑建筑的采光性能、通风性能,收集、利用光能、风能以及地热能,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了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使用,与国家提倡的可持续发展原则相符[2]。设计人员通过对自然界产生能源的合理调配,将风能、光能、地热能充分运用于空调系统、发电系统、排水系统,有效降低了后期能源损耗,对企业长远发展有利。

2.2 智能集约

随着我国人员向城市流动量越来越大,据调查研究显示,近年来我国由城镇搬向城市的居民越来越多,导致城市人口愈发密集,甚至部分城市已经不堪重负,一再扩建。城市人流量大成为建筑设计人员必须考虑的问题之一。

在智能化时代背景下,设计人员应发挥智能设计的集约特点,降低后期管理工作开展时因人员流动量大和开放性等问题加剧的管理难度。对此则要求智能建筑设计人员充分利用建筑空间,将网络信息技术巧妙结合其中,以此提升建筑工程的利用率,达到建筑工程智能集约的效果。

2.3 绿色环保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2006)中有明确表示,判断智能建筑能否达到标注的一项重要考量指标便是建筑与环境互为协调一体性,智能建筑的设计必须达到绿色环保的相关标准[3]。

智能建筑设计必须遵从绿色环保基本原则,设计者在设计初期应将建筑与环境的关系问题充分考虑其中,尽可能减少建筑完工后对环境造成的影响。除此之外,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资源不足问题逐渐显化,此类问题也被社会乃至世界所重点关注。对于建筑行业而言,建筑构建本身对社会资源利用占比较大,建筑行业应以身作则,树立标杆,充分利用智能设计的绿色环保特点,降低资源消耗的同时,为构造美丽家园贡献力量。

3 智能建筑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3.1 智能建筑的系统化设计

自动化系统可运用于办公自动化系统、通信自动化系统以及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等方面。目前,我国部分建筑已经融入自动化系统设计理念,最大限度提升了建筑自动化利用率。智能建筑系统化设计必须利用现代高新节能技术,降低能源损耗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升建筑的使用有效性[4]。

(1)通信技术的运用。

通信技术能够有效提升信息流通效率,降低沟通需要的时间成本,以此提高管理人员日常管理和沟通工作效率,达到高效管理目的。

(2)计算机技术的运用。

计算机网络系统是智能建筑设计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支撑,其优点在于能够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收集并处理日常工作数据。通过计算机的计算能力,能够将系统中的众多数据快速整合、分析并得出相应结论,以此提升信息利用效率。

(3)监控技术的运用。

监控技术的运用能够降低建筑的潜在安全隐患,例如能够高效监督建筑的每一角落,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有效保障民众的日常行为安全,提升民众生活质量。此技术以处理视频为重点,通过信息技术能够减轻保安系统压力,提升了相关人员的管理效率,降低了管理成本。

(4)系统集成技术的运用。

智能建筑设计过程中,可利用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将与之相关的各类工作进行整理,并构建相关共享系统,管理人员可通过此类系统控制整体,确保管理工作的全面性。在管理过程中,系统的集成技术运用对智能建筑至关重要,此类技术的运用要求设计人员能够在建筑设计初期充分重视集成技术,确保后期施工人员能够高效准确完成实施工作[5]。

3.2 智能建筑的内部设计

智能建筑的内部设计直接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此项设计不仅需要具备环保性、完整性,还应具备人性化、合理化、舒适化、方便化等特点。而室内建筑设计特点可利用楼宇照明节能技术以及智能安防技术得以实现。

(1)楼宇照明节能技术。

随着我国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于建筑照明系统的智能化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现阶段,智能照明技术已经能够成熟运用于楼宇的建设之中,例如利用感光传感器控制的照明灯启闭系统,光线下降到一定程度时,照明灯便能自动开启;照明控制单元与楼宇的门禁系统,用于夜间检测是否有人进入楼宇建筑[6]。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对于此种技术的运用,能够提升建筑的自动化水平,且可以有效防止因管理失误出现白天亮灯的情况,减少了不必要的能源损耗。

(2)智能安防技术。

目前市面上比较流行的智能安防系统,主要包括门禁一卡通、视频监控和联网报警以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指纹锁、门禁卡、密码锁等。智能安防技术在建筑设计过程中的具体体现,有效提升建筑安保性能的同时,达到了节能环保的目的[7-8]。以智能安防技术中的门禁一卡通为例,设计人员可通过刷卡管理人员流动,将预设控制器联网,并与当地报警系统连接,确保居住人员出现安全隐患时,当地警方能够迅速布防和撤防,保证相关人员安全。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于日常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也在大力倡导构建智能化建筑,要求建筑设计人员能够充分利用相关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使建筑在具备完整性、合理性、安全性的基础上,拥有绿色环保、节约能源、智能化、自动化等全新特点,以此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的同时,促进我国房地产建筑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智能建筑建筑设计智能化
智能化战争多维透视
智能建筑机电设备自动化技术
印刷智能化,下一站……
智能建筑自动化设备安装技术的应用探讨
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化站所初探
建筑设计的困惑
让人脑洞大开的智能建筑
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的分析
石油石化演进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