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环境监测对环境治理的促进作用
2021-04-12李慈花
李慈花
(广州环投环境服务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0540)
生态环境是保证人们正常生活的基本要素,保护生态环境是人们的责任与义务。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提高环境治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需要根据环境实际状况对其进行合理监测。真正了解和掌握环境污染情况,才能制定合理、有效的治理方案,推动治理工作顺利完成。在环境治理的过程中,我国相关部门应保证社会经济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和谐共处,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全面提升,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现象。
1 环境监测的重要性
环境监测属于基础工程项目,能够对生态环境质量、变化趋势进行有效监督与管理,详细了解并解决环境中存在的各项问题。环境监测具有实时监控、充分了解污染物分布情况等多种优势,结合相关信息数据,可以明确污染渠道及污染源头,准确预测污染的危害性及治理的可行性[1]。环境监测可以为环境治理工作提供数据信息保障,有效解决生态环境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前解决可能发生的问题,改善环境质量,促使社会与生态环境共同发展。
2 环境监测的类型与特点
2.1 环境监测类型
(1)监视性监测。
监视性监测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监测类型,在环境治理工作中应用较为普遍。监视性监测可以对污染物排放量、种类以及危害程度等方面内容进行监测。长期监测指定区域内环境的变化情况,做好相关数据的详细记录工作,进行深入分析和观察。发现区域内环境恶化时,应及时采取相关措施进行合理治理,践行绿色环保发展理念,真正实现有效的环境治理。
(2)定点性监视。
定点性监测指在污染问题发生后,对该区域全方位实时监视,充分掌握污染源的具体位置及污染物扩散发展状况,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科学有效的治理措施,尽量缩小污染范围,降低污染的负面影响。
2.2 环境监测特点
(1)研究性。
环境污染会对周边地区环境状况造成严重干扰,并随着时间延长扩大影响范围。环境监测的研究性特点可以针对污染事件发展情况,为环境治理工作提供准确的资料数据,方便治理人员进行研究参考。在环境治理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提前掌握污染事件的基本信息,包含污染源头、成分、程度以及范围等相关指数,针对各项指数进行深入分析,制定科学、合理、完善的环境治理措施,保证治理效果,降低成本[2]。
(2)监督性。
监督性指对企业污水排放方式、总量以及具体成分进行有效监督。环境总体评估能够划分不同内容,可以对各个环境治理环节进行综合管理。环境监测的监督性特点通过长期固定监控污染源的形式,获取动态综合性评估与分析结果,有效避免固定时间、特殊因素影响监测结果。环境监测可以对土壤、大气、水体等自然环境污染状况进行准确监测,监督我国各地环保部门日常工作中的不足与成效[3],为调整工作方向提供重要依据,促使我国各地区环保工作水平和效率全面提升。
3 环境监测对环境治理的促进作用
3.1 为环境治理工作指明方向
环境监测是相关部门开展环境治理工作的基本要素,切实保障监测工作顺利开展,才能够提高我国各地区环境治理工作的质量水平,贯彻执行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维护生态环境平衡。环境监测是一种保护环境的探测器,能够及时发现环境中存在的污染问题,真实反映相关区域的污染程度,使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充分掌握污染情况,在此基础上制定有效的治理措施。从客观角度分析,环境监测能够为治理工作指明方向,通过严格执行监测工作标准流程,细化各个治理环节监测内容,切实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在环境治理过程中,工作人员主要针对土壤、大气以及水源等方面污染进行防治,开展该工作需要合理应用环境监测数据信息,明确治理工作方向与目标,制定科学有效的治理方案[4],进一步提高各地区的环境质量。环境监测除了可以记录和反馈环境变化数据,还能够准确预测环境未来的变化趋势,确保后续治理工作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3.2 使环境治理更有针对性
环境污染种类繁多,在环境治理过程中,不同区域位置涉及的污染因素和污染程度有所差异。在制定治理工作内容与措施时,相关人员应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深入分析环境监测数据内容,利用环境监测信息,准确判断问题所在以及污染环境的相关物质,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确保治理工作的高效性、针对性以及准确性,全面提升环境治理的效率。
在治理工作中,治理人员应借助环境监测原始数据,精准判断污染情况、种类及影响,详细分析和了解污染物的来源,为后期开展治理工作奠定的基础。我国经济建设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环境污染种类越来越多,污染物多种多样,污染严重程度存在差异。为了确保环境治理工作更顺利,相关人员应充分了解各类污染物的信息数据,充分发挥环境监测的价值与效用,促使环境治理措施更合理、有效。
3.3 为环境评估提供依据
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有限,为了降低经济发展建设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我国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各项目建设开展的环评工作的重视程度。
(1)结合环境保护相关标准要求,将环境评估测试作为各项工程项目建设的关键内容。
(2)有效发挥环境监测的具体功能[5],切实反映工程项目建设期间致使环境质量变化的关键因素,将该部分数据信息内容作为开展环评工作的重要依据,确保环评工作的顺利实施,更好地推动我国各地区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
3.4 推动环境治理工作不断完善
在相关区域内治理环境污染时,应根据实际的污染情况合理选择治理措施,有效发挥各项治理措施的价值作用,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借助环境监测设备,直接向当地环保部门精准反映改善情况,利用数据反映治理后该区域污染程度,使环保部门与治理人员及时、准确了解相关地区生态环境基本信息资料,对治理效果进行精准评价,有效判断环境治理中存在的不足,采用相关措施不断优化和完善治理工作,全面提升环境治理工作的水平和效率。
3.5 发挥环境监测与环境治理的协同作用
环境治理与环境监测具有密切联系,二者相辅相成、协同作用,环境监测可以为环境治理工作提供精确数据支持。随着我国治理环境力度不断加深,对环境监测的准确度、有效性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环境治理能够有效推动环境监测的创新发展。
(1)环境治理的信息数据需求更精准[6],为更好地满足治理工作需要,环境监测技术应进行不断强化和更新,使监测方法更科学。
(2)环境监测设备随着社会发展逐渐发生变化,传统化验仪器设备体型较大且质量大,无法对突发性污染事件进行快速监测。为了进一步提高监测效率和监测质量,自动化、便携式设备在环境监测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为环境治理提供更快速、准确的信息数据支持,使治理工作更具针对性。
3.6 推动生态平衡建设
环境治理的根本目的是缓解或消除污染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建设区域生态平衡。在环境监测过程中,应针对性地监测相关区域污染情况,从宏观的角度监测生态环境,客观反映环境真实的变化状况,进一步消除生态环境风险问题,推动生态平衡创新建设。
3.7 反馈环境治理成果
相关地区生态环境出现污染问题时,环境监测设备能够及时向相关部门反馈信息数据,环境治理人员根据数据内容制定解决方案,对该方案进行贯彻落实。环境治理工作易受多种因素影响,治理方案无法彻底解决污染问题,需要环境监测设备持续反馈相关信息和数据[7],深入探索治理方案的可行性。面对较为严重的污染事件,环境治理人员应分阶段开展工作,结合环境监测提供的数据信息,适当调整治理方案内容,通过切实发挥环境治理应用的作用,逐步消除污染物对周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
4 结语
环境监测对环境治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是环境治理的基础内容,为治理工作指明方向。环境治理过程中,我国各地区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环境监测的重视程度,通过不断强化和更新监测技术与监测设备,为治理工作提供精确的数据信息资料,改善和消除污染事件,促使生态环境平衡建设,更好地推动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