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旋挖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

2021-04-12

智能城市 2021年8期
关键词:护壁护筒成孔

(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北京 100010)

1 工程概况

肯尼亚内罗毕西环城路项目位于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的西北部,主线起于Gitaru镇,离南环终点约1 km,向东北延伸,终点位于Ruaka镇,可对接已运营的北环线,全长约为16.461 km。主线为A级国道标准(肯尼亚标准),设计速度80 km/h,路面为沥青混凝土路面,分离式双向4车道,宽度为21 m。

2 工程特点及重难点解析

2.1 特点

项目西环线主线布置多为既有道路,沿线村镇较多,居住人口密集,交通量较大,须协调现场施工秩序和社会车辆通行秩序。西环线主线沿线原有道路等级较低,路基宽度不足,存在多处较高半幅填筑路基的情况。在施工时,应优先安排,并选用优质的填方材料,严格控制路堤填筑工艺,以消除和减小两幅路堤的不均匀沉降。

西环线的沿线表层覆盖层较厚,在桥梁基础设计方面,预计全部采用灌注桩形式,并将桩径统一为1.5 m,长度范围控制在10~38 m。由于桥梁较多,又呈分散的形式,桩基础的成孔作业会影响本项目的施工进度,需要制定针对性的成孔方式。经过项目部的实地考察,最终决定采用旋挖钻机旋挖,以此方式完成成孔作业。

(1)设计院地勘报告显示,桩长范围内为红表土和软弱岩石,无坚硬基岩,旋挖钻机旋挖成孔方式相比冲击钻进泥浆护壁成孔方式更高效,成孔更快。

(2)本项目桩径较小,约为1.5 m,桩身较长,平均约为23 m,旋挖钻机旋挖成孔方式相比冲击钻进泥浆护壁成孔方式更安全、更便捷。

(3)目前,内马铁路具有施工工艺成熟的旋挖钻机团队,可用于支持本项目,其在本项目施工中的适应性较好,可为旋挖钻孔桩基础的施工提供技术层面的支撑。

(4)西环线沿线无河流,水源不足,无法提供足够水量供泥浆护壁钻孔施工,且泥浆护壁钻孔施工占地面积大,对环境污染较多,西环项目沿线人口密集,不适合采用泥浆护壁冲击钻孔施工。

2.2 难点

由于项目的西环线主线沿线处高压电力杆线多,道路红线范围内存在部分民宅,10 km互通区内征地、拆迁任务艰巨。根据东北环和南环项目以往经验,征地拆迁工作难度较大,将影响项目的正常工作计划。项目部应安排专人,协助业主及时启动项目,实时完成该项工作[1]。

3 重点和难点工程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

3.1 钻孔灌注桩施工

本项目桩径主要采用直径1.5 m钻孔桩基础,根据各桥的施工总进度计划安排,合理组织旋挖钻机施工桩基,为桥墩的施工形成条件。

3.2 施工工艺流程

3.2.1 施工准备

根据现场情况,做好施工场地的平整;以施工要求为准,修筑施工便道,以便车辆的通行、工程物资的运输;配备发电机,以备突发性停电时使用;建立测量控制网,精准完成桩位的测放工作,并设置护桩,作为成桩施工的参考基准;加强对桩位、护桩的防护,以免无关设备于该处碾压。

3.2.2 埋设护筒

护筒所用材料为8 mm厚的钢板,直径略大于设计桩径30 cm,长度按照2 m控制,要求制得的护筒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护筒埋设至地面以下的部分至少达到1.5 m,顶端高出地面部分0.3 m。

根据规划,使钻机精准就位,配套钻头(此装置的直径略大于护筒直径),有序向下钻进,直至到达护筒底标高为止,再将预制成型的护筒安装到位,检测护筒中心和垂直度,调整偏差,再向四周夯填黏土。

3.2.3 钻孔

钻机的作用力较强,应保证底座和顶端均维持稳定,钻杆和钻头按特定的姿态向下推进,钻机的起吊滑轮线、钻锥及钻孔中心均应共处相同的铅垂线。初期小冲程开孔,待恢复至正常钻进状态后,转为中大冲程施工,以4~5 m为宜,钻进期间及时排渣,以免堵塞。

加强对现场地质条件的勘察与分析,在地层变化处取渣样,判断该部分的地质类别、特性,将所得结果与设计提供的地质剖面图展开对比,判断工艺的可行性,适时做出调整。钻孔期间存在弯孔、坍孔等异常现象时,随即暂停作业,需分析成因,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

3.2.4 第一次清孔

钻孔至设计深度后,交由监理工程师批准,通过后立即清孔,先自检,判断孔径、孔深、垂直度、孔内沉渣量等是否均可满足要求,再进一步由监理工程师验收。

3.2.5 钢筋笼制安

钢筋笼在钢筋加工棚中制作,根据桩长分段制作,吊车吊入孔内,现场焊接,入孔后准确定位、固定。

3.2.6 混凝土灌注

(1)串筒法干浇混凝土施工。以设计配合比为准,由搅拌站集中生产混凝土,由罐车及时运输至现场,用串筒下料,按顺序高效灌注施工。串筒以3 mm厚的铁皮为原材料,单节长度为1.25 m,上、下口直径分别为25、22 cm,相邻两节间焊接吊耳,并使用U形卡环稳定连接。为避免混凝土离析,灌注时应严格控制串筒底口的位置,距桩底不可超过2 m,随着灌注进程的持续推进,分节段依次拆除串筒。

每浇筑0.5 m振捣一次,振捣采用一台Ф50 mm插入式振捣棒振捣,振捣密实后,由井下振捣人员通知井口放料人员下料。为防止混凝土局部堆积,不易振捣密实,严格控制分层厚度或边放料边振捣。混凝土应灌注至设计高程以上约20 cm,若存在桩顶浮浆量过多的情况,应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高度。

(2)导管法水下混凝土浇筑。上部放置混凝土漏斗,计算确定首罐混凝土方量,混凝土首罐采用砍球法,混凝土由进料斗经漏斗倒入导管连续浇筑,随浇筑随拔管。导管于混凝土中的埋深需始终控制在1~3 m,若导管内掺杂大量空气,混凝土需利用溜槽以缓慢的速度注入漏斗和导管,不宜直接将混凝土从上方大批量导入导管,避免形成高压气囊,增加导管漏水的概率。

3.2.7 桩基检验

施工期间,加强对各道工序施工质量的自检,完整记录信息,进一步由监理工程师检验。每根钻孔桩混凝土强度试件不少于3组,发现存在质量问题的桩,应钻取桩身混凝土鉴定检验。

4 施工质量控制手段

4.1 旋挖桩成孔施工质量控制

孔壁坍塌、缩颈、扩孔均为旋挖桩成孔施工中较普遍的质量问题。孔壁坍塌的出现与现场土质过于松散、泥浆护壁措施不合理相关联,导致其难以充分发挥防护作用。护筒内水位未得到有效的控制、钻进时间过长等均易增加孔壁坍塌的发生概率。

若发生孔洞坍塌事故,应根据坍塌的位置、程度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若坍塌区域为孔口处,应随即拆除钢护筒,于该处组织回填作业,再将钢护筒埋设到位,进一步钻孔。若坍塌区域为孔内,可回填适量沙和黏质土混合料,若处理效果欠佳,应继续回填细石混凝土[2]。

(1)遇松散、易坍塌的土层时,可采取加长护筒、于护筒周边回填黏土等方法,钻孔阶段应适当放慢速度,每次提钻速度控制在0.3~0.5 m/s。

(2)成孔期间易缩颈、扩孔,为有效规避此类问题,应在钻孔前向孔内注水,密切观察实际情况。若注水无效,需设置固相较低的泥壁,通过此途径提高孔内泥浆的压力。

经前述工作后,若仍存在扩孔的问题,应精准锁定流泥层的位置,在该处加入适量的水泥;成孔和钢筋笼下放时,需要连续浇筑混凝土,保证实际浇筑时间可控制在4 h以内。

4.2 钢筋安放施工质量控制

(1)检查吊筋的长度、钢筋笼顶的初始高度等相关指标,与设计值展开对比分析,对质量情况进行准确判断,以便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处理措施。

(2)钢筋笼安装时,加强对钢筋笼位置的检查与控制,确保钢筋笼可精准就位,以便为后续浇筑工作的开展创设良好的条件。

(3)若钢筋笼处于垫层处,可在其四周焊接定位卡,用于固定钢筋笼,使其始终稳定在孔的中间位置。

(4)在钢筋笼顶部增设垫块是较可行的方法,应增加垫块的直径,与护筒紧密贴合,可保证钢筋笼水平位置的稳定性;除此之外,配套双吊钩,可稳定钢筋笼,以免其下落。

4.3 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控制

(1)每完成一次混凝土的灌注作业,立即清理管内残留的混凝土,此后有序撤离钻机。

(2)制备高性能的泥浆,做好质量检验与控制工作,要求其比重、黏度等质量指标均具有合理性。

(3)在导管安装工作中,应详细检查各导管是否存在缺陷(裂缝、孔洞等),连接时应铺垫质量达标的胶垫,以增强导管间的紧密性。

5 结语

(1)旋挖钻机灌注桩施工工艺对现场环境的适应性较强,可同时满足安全、质量、效率等多重要求,可行性较高,具有推广价值。

(2)混凝土浇筑是旋挖钻孔桩施工全流程中的重点环节,应加大质量控制力度,如拌和高性能的混凝土、遵循随拌随用的原则、控制下料距离等。

(3)旋挖成孔灌注桩施工中,应加强对桩身质量的检测,如低应变法、声波透射法等,均具有可行性,可根据具体的需求辅以钻芯法,以便准确判断成桩质量。

猜你喜欢

护壁护筒成孔
倒挂护壁与顶管施工技术在雨水管道施工中的应用
厚淤泥地层灌注桩深长护筒受力特性理论分析
不良地质情况下机械成孔灌注桩的施工
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施工要点分析与质量控制
冲击成孔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技术
既有桥墩护筒保护技术探究
全护筒跟管灌注桩护筒受力分析
水上钻孔灌注桩护筒穿孔漏浆的预防与处理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成孔技术探讨
深基坑喷锚护壁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