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与安全风险管控
2021-04-12
(北京北汽恒盛达顺置业有限公司,北京 101399)
预制装配式住宅应提前将住宅主体构件、连接构件等制作完工,再运输至施工现场,由施工人员通过设备吊装、连接、调整等开展施工,在完成住宅主体拼接构建的基础上,对其采取局部混凝土浇筑工艺,最终完成住宅的整体建设。施工现场的吊装环节、连接环节、装运环节存在诸多安全风险,对预制装配式住宅的施工过程产生较大的隐患威胁。建筑企业建立完善的预制装配式住宅现场施工管理体系、监督体系,确保预制装配式住宅现场施工按照规范化、科学化的流程、施工标准开展。加强预制装配式住宅现场施工技术与安全风险管控,给予现场施工技术管理、安全防护措施规范性约束、指导,降低施工安全风险、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有利于预制装配式住宅的普及发展,可提升预制装配式住宅现场施工企业的行业影响力、核心实力。预制装配式住宅现场施工技术与安全风险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施工企业正确掌握风险管理的本质,将风险管理贯穿现场施工的全流程中,推动预制装配式住宅施工的安全化、规范化、效率化开展。
1 预制装配式住宅施工的风险类型
1.1 预制构件吊装风险
预制装配式住宅构件在吊装过程中存在崩塌、砸落的安装风险,对施工工人的人身安全、住宅施工工期、住宅施工质量等均会造成严重影响。预制构件安全运送至施工现场后,使用起重机设备对其进行间接吊装,在吊装过程中受回转距离、变幅距离等影响,易出现挤伤、砸伤施工工人的现象,若预制构件的放置出现不平稳情况,易导致构件崩塌情况,影响预制装配式住宅的施工进度。
1.2 预制构件连接风险
预制构件在连接环节风险因素较大,在施工项目的总风险系数中可达30%,主要由构件钢筋掉落和起重设备的不规范操作引起的。预制构建的连接通过其预留钢筋连接,在连接施工过程中常由于混凝土强度、钢筋长度不达标,出现钢筋拔出、脱落的现象,易砸中施工人员或其他预制构件。预制构件施工中常应用塔式起重机,该设备的操作专业性、劳动强度均较高,操作人员在施工中易出现工作偏差,会增加预制构件的吊装、拼接安全风险。
1.3 预制构件临边坠落风险
预制装配式住宅的建筑外墙常采用预制构件拼接的施工方式,增加了临边作业的施工规模,由于预制装配式住宅的施工特性,其在建设施工过程中不采用搭设施工脚手架的辅助施工方式。若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较低,忽视了安全带的安全保护作用,不系安全带、系挂不牢固,易发生临边坠落安全事故。预制构件的临边吊装,大多依靠机械设备吊装安装,在该过程中若机械设备出现运行故障,会导致临边坠落安全事故。
1.4 预制构件施工触电风险
预制装配式住宅的现场施工中需要充足的电力能源保障各项施工设备的正常运转,导致现场出现复杂的电路布置、各种电源。建筑施工现场作业环境恶劣、施工工期较长、电力能源耗费量较大,电路电线易出现磨损、损坏、老化等情况,导致出现电路电线短路、漏电现象,预制构件的连接环节涉及用电操作,增加了施工人员的触电风险。
2 预制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与安全风险管控
2.1 强化安全风险识别意识
预制装配式住宅施工企业应强化安全风险识别意识,注重施工技术风险管控,预测评估现场施工中可能会出现的技术问题及安全隐患,通过多样的施工技术安全防范策略,制定针对性的防范、应急措施,避免施工问题、安全问题对预制装配式住宅现场施工造成的影响,增加预制构件安装现场的安全性。
施工企业需开展安全风险管理工作,施工企业应在预制构件安装工作开展前,仔细检查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工作的设置情况,并检查施工设备、施工仪器、施工用水、施工用电等方面运行安全。在预制构件安装施工开展后,定期、高频次对安全因素进行巡查养护,确保其安全、正常运转。
预制构件在安装的过程中,会受施工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技术判断、施工安排等方面的影响,预制装配式住宅施工企业应加强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规避人为因素对预制装配式住宅建筑的施工影响。
2.2 注重预制构件安装的风险管控
施工企业可构建临时支撑安全防护结构,为预制构件安装提供安全可靠的支撑防护,保障其支撑结构的质量,确保其可以切实起到施工安全防护作用。现阶段,安全防护支撑结构常采用小型钢支撑构件,小型钢支撑的设置密度需要根据预制装配式住宅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进行计算,得到施工现场负责人、监理人员允许后,可设置应用。预制构件在吊装、连接过程中,可根据施工情况、混凝土结构凝固情况适当调整支撑结构,在混凝土结构达到预设强度后,可进行支撑模板结构拆除工作。
预制装配式住宅施工企业应对预制外墙板构件计划安装位置的下层预埋件部分,进行全方位的质量检测,确保其质量及工艺符合安装要求,以保障预制外墙板构件的安装稳定性、质量。在预制外墙板构件吊装前,施工企业需要准备调整斜撑、临时承重的材料、构件等,确保预制外墙板构件安装环节的顺利开展。预制外墙板构件安装时,临时承重结构须在预制外墙板吊装就位后立即安装,预制外墙板的垂直度需要应用斜撑进行调整。
预制装配式住宅的梁柱接头现浇环节对施工工艺的要求较高,预制装配式住宅的梁柱头钢筋较多且密集,可使用格网箍筋对其进行定位约束。在混凝土振捣过程中应避免碰触钢筋结构,保证钢筋构件布局的正常性能。
在该环节通常涉及梁柱头木制模板的应用,应严格控制采用木制模板的设置尺寸、质量,对模板缝隙进行严谨规范处理,以避免漏浆问题,保障预制装配式住宅的梁柱接头浇筑质量。
2.3 加强预制构件的运输存放管理
构件在供货前应根据卸车现场、道路运输等情况,制定翔实可行的运输方案。构件装车后需要专门进行检查,安装、固定符合要求后,进行下一步操作。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现场道路,宜采用永久道路、临时道路相结合的原则布置,须保证道路承载力,宜采用钢筋混凝土路面,运输车辆经过地下室顶板时须在道路下方设置反顶措施。
施工现场中存在大量的构件,应对构件进行管理,提高监督力度,根据构件的要求进行摆放。当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后,应根据不同的类型对其进行编号,并及时记录。
各构件的摆放区域应与施工计划相匹配,满足各类构件装卸、堆放、运输、吊装安全要求,场地道路地面平整坚实,排水畅通;存放区的地面应平整、排水通畅,并具有足够的地基承载能力;预制构件应放置于专用存放架,避免构件倾覆。
严禁工人非工作原因在存放区长时间逗留休息,防止墙板倾覆造成人体挤压伤害。
2.4 加强施工现场人员管理
安全施工是建筑项目的基础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是施工安全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施工过程中应确保不出现重大安全事故。
预制装配式住宅建筑企业在施工开展前,应对施工人员进行三级安全教育、专项安全教育,以提升安全意识、管理意识,使施工人员意识到安全防范的意义、相关工作。施工和管理人员应进行相应的产业化知识和实操技能培训,并接受安全技术交底,熟悉装配式施工的方法存在的安全隐患和现场安全措施,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
对特种作业人员、预制构件吊装人员、装配工人进行专项安全教育,包括预制构件吊装方法、安装工艺、临时固定等,确保预制构件安装稳固可靠。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新员工进行专业培训,使工作人员明确施工现场的情况,确保施工安全,塔吊司机、信号司索工必须持证上岗,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3 结语
预制装配式住宅通过设备吊装、连接、调整等开展施工,在完成住宅主体拼接构建的基础上,对其采取局部混凝土浇筑工艺,完成住宅的整体建设。预制装配式住宅现场施工中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预制构件种类繁多、住宅施工强度大、吊装作业多,增加了施工安全风险,威胁预制式住宅的使用性能及质量。预制装配式住宅建筑企业应建立完善的预制装配式住宅现场施工管理体系、监督体系,强化安全风险识别意识,加强施工现场人员的技能水准、施工质量的管理,确保预制装配式住宅现场施工按照规范化、科学化的流程及施工标准开展。施工人员应注重施工技术风险管理,并加强预制构件的运输存放管理,保证预制构件的使用符合规定,提升预制构件的管理水平,将风险管控贯穿于现场施工的全流程中,推动预制装配式住宅施工的安全化、规范化、效率化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