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色产业与空间营造的一体化模式研究

2021-04-12盛婷

西部皮革 2021年6期
关键词:特色产业小镇乡镇

盛婷

(1.常州大学,江苏 常州 213164;2.常州工学院,江苏 常州 213164)

引言

十九大把乡镇振兴战略建设提上日程,具体工作包括始终坚持促进农村经济优先发展,按照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推动我国城乡结构和农村整体融合发展,推进特色农业和乡镇经济现代化。在这样的背景下,综合近年来的实践案例和工作报告,笔者意识到特色产业与空间的结合模式成为待解决重点。

1 乡镇特色产业空间重构及其发展背景

乡镇特色产业的发展和空间营造一体化的模式研究不是单一的学科研究,它需要从各个方面着手,比如乡镇社会学、景观生态学、农业经济学等,只有多角度观察,多学科融合,我国的乡镇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诸如经济、社会、生态等问题才能得以解决。通过综合分析与协调,产业重构的格局通过产业规划得以实现,空间方面,也需要进行更新。特色产业的重构不止依赖于产业本身,也依赖于空间的合理布局。重构借助空间载体,使得一些资本、劳动力等各种要素合理的引入到乡镇空间中,实施了乡镇振兴战略的有效机制和路径。

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尤其在中国得以扩大。这与中国国情密不可分。首先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耕型国家,这就决定了中国绝大部分的土地都是以农田为主的耕地,直到八十年代以后逐渐城市化。但是在城市中,乡镇农村依然为主流。这也导致了中国社会的性质与“乡土”有关,而其文化的精髓与本质就是乡土文化。一直以来,城乡差别问题,乡镇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一直备受关注,而乡镇振兴这一举措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从宏观角度看,这也关系到中国整体发展方向。乡镇的发展离不开产业的加持,而在产业选择方面,乡镇自身要因地制宜、依托自身优势,突出特点、形成既具有市场竞争力又能可持续发展的品牌产业,以此形成良性循环。有了活力的助力,才能带动经济向前发展。

振兴乡镇是在城镇化进程中产生的重要一步,城镇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其阶段特性显著,产业是振兴乡镇的关键,而把握特色,成为重中之重,在整个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2 特色产业与空间一体化模式研究

2.1 有关特色小镇创新模式或发展路径的研究成果丰富,如牛少凤在《培育特色小镇“六化”路径》中了提出加快特色小镇建设发展的新路径,那就是“特色化牵引”“市场化主导”“项目化运作”“产业化支撑”“互联网化加速”以及“法制化保障”。詹杜颖在《品牌效应下的特色小镇研究》中阐释了如何借鉴其他学科的相关品牌打造模式,以此来构建小镇发展特色与体系框架,为其他特色小镇规划设计提供了有效的路线图。文章《基于城市边缘区判定的城市地域空间结构研究——以杭州市为例》中表示,城市的地域结构由“向心集聚,封闭环状”转为“多心增长,开放网络”,这些与城镇化水平提高有关。王雪如在《杭州双桥区块乡镇“整体统一自主建造”模式研究》中提出,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对周边传统乡镇产生了巨大影响,其中包括多类型的产业裂变,方向也多种多样。南京林业大学汪瑞霞在《特色小镇创新发展中的“艺科融合”向度》视角选择“艺科融合”,将其作为当代产业转型的重要动能,研究探索特色小镇创新发展的趋势并非照搬旧套,而是更倾向于新领域、新资源聚合下形成的全新特色化创新创业平台构建。以此得出艺术与科技融合符合未来社会发展“虚实结合”的大趋势。

2.2 目前在国内,乡镇产业发展或转性的相关论述主要以社会学或经济学为理论依据进行,通过查阅文献发现,区域产业结构的研究多经济学和地理学的为视角,如李强在《特色小镇是浙江创新发展的战略选择》中表示,为了能够更好地导入和引领经济新常态,选择特色小镇这一新的探索举措是浙江的必然选择。而特色小镇则成为了浙江创新型的重要平台,做到了绿色开放、共享发展。卫龙宝和史新杰的《浙江特色小镇建设的若干思考与建议》中分析了特色小镇应具备的特征,分别为:产业上“特而强”、功能上“有机合”、形态上“小而美”、机制上“新而活”。郭栋的《关于浙江特色小镇建设的思考与建议》中呼吁,发展必须要挖掘寻找“特色”,积极制造“特色”,“特色”流淌于小镇的每一构成部分。刘莹的《云南滇西特色旅游小镇规划设计研究》对云南滇西特色旅游小镇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重点强调了小城镇规划设计的理念和方法重要性,等等。同时,针对一些特色村镇,也存在一些个案研究:陶涛针对“武进区嘉泽镇”,研究了其建设特色小镇的创新成果主要体现在生态优先、产业升级、城乡统筹、特色彰显、民生保障等方面。傅一览研究了杭州西湖区的“云栖小镇”,分析其“创新牧场——产业黑土——科技蓝天”发展特色的创新之处;李佩以宁波“柴桥大河洋美丽小镇”规划为例,指出其在绿色生态的视角下走出了一条乡镇旅游的特色路线,等等。

2.3 国外乡镇建设的模式研究,各个国家国情不同,文化风俗等都各不相同,所以不同国家也会根据自身的社会特点、文化特质去指定相应政策。从而便有了多种不同模式的乡镇建设,例如日本小乡镇从传统经济向旅游服务转型,并试图通过旅游这一抓手,振兴地域活力。马路村走向6次产业,从一开始的“粉丝积累”到最后的“场景革命”,它展示了一个成功的发展模式。韩国主要通过各项促进政策来不断推动乡镇发展。德国作为工业化的先行者,经历了城市化的完整过程,在乡村问题的发展方面,它推出的农村工业化模式很好地解决了问题,美国城市化进程较快,受国情地理影响,城市化带动模式效果显著。各国的乡镇建设模式,以产业发展为核心可分为内生式发展模式、主导产业发展模式、产业集约化模式。首先,在内生式发展模式之前主要为外源式发展模式。但是这种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各种弊端逐渐暴露。通过反思,近年来逐渐将发展模式转为内生式发展模式,其核心理念是“以人为中心的发展”,从受益主体,产业类型,开发主体,环境保护,文化传承等各个方面比较,内生式发展模式都有显著优势,因此逐渐被大家所使用。其次,是主导产业发展模式。法国普罗旺斯薰衣草产业复兴的乡镇旅游理念,提倡发展乡镇农业,但同时融入旅游产业,特色产业的植入让其变为“薰衣草之乡”,打响了品牌效应。这也是这个模式的雏形,之后便在各地普遍使用。最后,产业集约化模式。集约化发展是未来各行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能最大限度实现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效率,同时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也有很大的积极意义。荷兰农业合作社,凭借其优越的地理环境,大力推行农业产业集约化,各个农户之间相互合作,做大规模,形成共赢。

2.4 从全球化角度观察,随着时代进步与发展,城镇发展与建设也在不断进步与更新,归纳总结先前经验模式,如下:麦吉(T.G.McGee)80年代提出的Desakota模式、MikeDouglass于1991年提出的城乡一体化模式、Giffingeretal在2007年提出的智慧城市模式、Toppeta在2010年提出的城市化三维发展模型等。但近年来,Bajracharya在1995年提出的小城镇模式逐渐受到关注。而“特色小镇”模式,也是在此基础上演化而来。

通过上面的表格可知,基本上各个国家都会通过产业来引领地区的发展。产业类型也涵盖旅游业、传统手工业、高新技术业、农业、工业等各个方面。我们不能照搬照抄这些国际经验,但是其发展思路,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综上可知:目前的已有成果多为从特色小镇的城乡规划、产业升级、经济转型、特色旅游等研究视角进行的各类研究,还缺乏与“人文关怀”与“文化因素”相关的重点特色镇建设理论研究与实践,在依托特色小城镇和美丽乡镇载体,将传统乡土文化融入农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方面,将产业与空间整合的研究比较缺乏,还未有专著或重大研究课题成果出现。而且,特色小镇建设尚处于摸索阶段,仍然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3 发展与措施

产业是城镇发展建设的坚固基石,城镇是产业生存进步的空间载体,两者密不可分。一定要把握发展特征,不能节奏失调,相互脱离。乡镇发展特色产业能很大程度上的解决当地农村劳动力过剩的问题,吸引年轻力量反流。其中发展旅游产业,能够吸引大量的城镇旅游人口,从而增强经济竞争力和整体的综合实力。形成良性循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产业、城镇、城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与作用机制,以此产生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这也为本研究提供了更多地思路与方向。

特色小城镇是国家发展新型城镇的全新平台也是重要一环,有必要深入研究其演化与发展的进程。其建设对引领和推动乡村振兴都有积极意义。特色产业发展与空间营造一体化的研究主要聚焦以下几点:

3.1 梳理特色小城镇的发展过程。作为国家新型发展模式,研究其演变进程是重要一步。在此背景下的城镇空间的演变及其产业发展的历程研究,将为最终一体化模式的演进关系提供基础数据。

3.2 深入研究特色小城镇中特色产业与空间一体化营造。多角度,多方面,深入剖析二者之间的联系,以及其一体化呈现发展的各种类型,为实现特色小城镇更加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并且需要提供评价体系与模型,以解决判断产业空间一体化的程度问题。

3.3 一体化设计实践,对特色小城镇及乡镇的发展提出符合实情的发展策略。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主要实践地点范围选择苏南地区乡镇,例如江苏孟河地区对应其中医药文化产业,对特色产业与空间营造的一体化模式研究提出合理性建议,推动乡镇协调发展,同时也为其他地区提供参考与建议。苏南地区乡镇特色产业与空间营造一体化模式建构研究,能为产业空间的规划提供区域示范作用,同时也将为中国传统文化产业的振兴发展指出一条有效的道路。

4 结语

乡镇空间格局是产业发展的承载方式。近年来,乡镇受到自然生态与人为的干扰逐渐增加,在现有公共空间或景观空间中,我们可以通过合理规划,将生态与空间合理分布,以实现产业与空间的有机组合。但是乡镇建设受诸如经济、社会与自然等因素的影响,无法在短时间之内发展完全。不少乡镇产业在转型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经济、社会与生态问题,如经济衰败、空心化、劳动力缺乏、对城市形态的简单模仿、农村产业设置不合理、农村产业经济发展与生态发展不平衡等。希望未来可以解决乡镇空间规划与产业发展之间的相互脱节,促进乡镇一二三产从孤立发展向融合发展转向。

猜你喜欢

特色产业小镇乡镇
安安静静小镇
党建引领谋发展,特色产业促振兴
“CK小镇”的美好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新店:健身器材特色产业“化蛹成蝶”
熊的小镇
小镇(外一篇)
“老乡镇”快退休,“新乡镇”还稚嫩 乡镇干部亟须“平稳换代”
西海岸:特色产业振兴乡村
多个特色产业在全国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