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碳中和”的概念及影响

2021-04-12金雅宁

世界环境 2021年1期
关键词:碳中和愿景气候变化

文 / 金雅宁

2020年9月22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中国在 《巴黎协定》承诺的基础上,就应对气候变化问题设立的更高目标,表示了中国推进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程的决心。这一承诺的宣布引起了各方的积极评价和关注,也向社会公众引入了一个气候变化领域的重要概念:碳中和。

一、国际背景

表1 国家/地区发布的气候目标情况

表2 相关概念

2015年达成的《巴黎协定》中提出了全球气温升幅控制在工业化前水平以上2℃之内,力争控制在1.5℃之内的全球气温控制目标,并明确这一长期气温目标的实现需要各缔约方尽快达到温室气体排放的峰值,并在21世纪下半叶实现温室气体源的人为排放与汇的清除之间的平衡。为实现这一目标,要求各国编制、通报并保持其应对气候变化的自主贡献,形成了各国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和行动计划为基础的全球气候治理的新机制。

在这一大背景下,全球GDP中占比75%,碳排放中占比65%的国家宣布了碳中和相关的气候目标,但表述有所区别。本文总结了其中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地区的气候目标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二、相关表述及概念

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主要表述形式包括“碳中和”“净零排放”以及“气候中和(或译为气候中性)”。此外,我们还经常会在媒体或文章中看到“近零排放”的表达。为澄清相关概念在内涵上的区别,本文在表2中梳理了官方文件中上述概念的具体定义。

总体来说,碳中和指的就是CO2的净零排放,但并不是完全不产生CO2排放,而是排放和吸收之间达成的长期平衡。而温室气体的净零排放则覆盖多种温室气体,气候中和则是在更高层面上实现了人类活动与全球气候系统的和谐与平衡。

三、碳中和愿景的影响

应对气候变化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主动承担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责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部长黄润秋在 《光明日报》发表文章指出,中国碳达峰目标以及碳中和愿景的宣示,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擘画了宏伟蓝图。这一宣示表明了中国推进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程的决心,同时也给国内实现绿色、低碳和高质量经济复苏提出非常明确的导向性目标,必将促进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复苏和可持续发展。

1.促进绿色低碳发展政策的持续出台。生态环境部门作为应对气候变化主管部门,已经明确表示要把落实习近平主席重大宣示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上来,着力解决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在认识水平、政策工具、手段措施、基础能力等方面的不足和问题,努力开创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新局面。当前正处于“十四五”的规划之年,生态环境部门已开展“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目标任务的谋划工作,推动纳入“十四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编制实施“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专项规划。可以预见,“十四五”期间将全面强化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措施,促进绿色低碳发展。

2.促进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中国已通过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应对气候变化政策行动,实现了碳强度的持续下降和能源结构的持续优化。但碳中和愿景的提出仍必须克服一系列挑战。中国从碳达峰到碳中和过渡时间短,能源结构中煤炭消费仍然偏高,单位GDP能耗水平与发达国家仍有距离,核心低碳技术能力仍有不足。建立低碳、零碳的能源体系要付出艰苦努力。“十四五”和“十五五”将成为实现新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非常关键的时期,需要推动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的根本转型。在能源领域,加快推动能源结构低碳转型,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同时加快产业转型,不断提高产业绿色化发展水平。严格控制高耗能行业新增产能,优化存量产能,加快推动现代服务业、高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发展。

3.促进社会经济消费模式的转变。碳中和愿景的实现是一个系统化工程,将影响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层面。社会公众作为能源及产品的终端消费环节,其消费行为模式和价值导向将对产业部门生产活动产生正向的反馈和积极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充分认识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把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生态文明建设同每个人息息相关,每个人都应该做践行者、推动者。通过形成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风尚,助力碳中和美好愿景的实现。

猜你喜欢

碳中和愿景气候变化
探索气候变化起源真相的艺术作品
友谊的硕果,美好的愿景
央行行长们就应对气候变化展开辩论 精读
蝗灾降临东非,气候变化可能是罪魁祸首
共绘中国与东盟合作愿景
美中摩擦可能会破坏与气候变化做斗争
绚烂愿景 与你同行
旅游风景区碳估算与碳中和实证研究
全力护航交通安全——解读瑞典“零伤亡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