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不同灌溉技术对水稻干物质积累及产量影响
2021-04-12谭清顺
谭清顺
(齐齐哈尔市铁锋区水利站,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0)
0 引 言
根据水稻生育阶段的特点,本次把水稻返青期、分蘖期、拔节孕穗期、抽穗开花期、乳熟期作为试验的5个主要生育阶段(返青期、分蘖期、分蘖中期、分蘖后期、孕穗前期、孕穗后期、抽穗开花期、乳熟期8个时间段);由于黄熟期自然落干,因此该生育期不作为文章试验时段。在收割之前,选用100cm×100cm的铁框,每个试验区内随机取样,取2次,数出铁框内总穗数、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实瘪粒数,以此计算结实率,样本子粒晾晒达到通常的干谷标准后,除去空秕粒取2组各1000粒分别称重,2组重量相差≤平均值的3%,再取1000粒称重用最为接近的2组重量平均作为千粒重。通过计算,求得理论产量[1]。
1 田间布置
试验小区规格为20m2(5m×4m),保护行宽0.5m,灌排水沟宽1m,小区随机排列,以便消除由于田块差异引起的误差。为防止侧向渗漏,小区采用完全阻渗处理,即小区四周用pv板(高0.8m,厚0.5m)作围墙,pv板至土表40-50cm深,以防止侧渗对试验的影响,在试验小区安装水泵,每个小区单灌单排,单独设置水表,并设置蒸发皿和雨量器。小区布置示意图,见图1。
图1 小区布置示意图
2 不同灌溉技术水稻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湿润灌溉技术下干物质量,见图2。
图2 湿润灌溉技术下干物质量
由图2可见,在湿润灌溉技术中,湿润Ⅰ、湿润Ⅱ、湿润Ⅲ干物质积累在整个生育期间变化趋势是相似的,在返青期、分蘖和孕穗期间干物质积累大小为湿润Ⅲ>湿润Ⅱ>湿润Ⅰ,而在抽穗期和成熟期干物质积累为湿润Ⅱ>湿润Ⅲ>湿润Ⅰ;在成熟期,湿润Ⅱ的干物质积累比湿润Ⅲ和湿润Ⅰ的干物质积累分别多0.02g、0.34g。由此可得到在湿润灌溉技术下,不同灌溉水平也影响着干物质积累,在成熟期,灌溉水平最低的湿润Ⅱ干物质积累最大。
浅湿灌溉技术下干物质量,见图3。
图3 浅湿灌溉技术下干物质量
由图3所示,在浅湿灌溉技术中,浅湿Ⅰ、浅湿Ⅱ和浅湿Ⅲ干物质积累随生育期的推进逐渐增大,在抽穗开花期末达到最大值,在成熟期趋于稳定,浅湿Ⅰ、浅湿Ⅱ和浅湿Ⅲ干物质积累分别为5.16g、5.12g、4.98g,差异不显著,浅湿Ⅰ干物质积累最大。结果说明在浅湿灌溉下,灌溉水平低的最终干物质积累最大。
常规灌溉技术下干物质量,见图4。
图4 常规灌溉技术下干物质量
由图4所示,在常规灌溉技术中,常规Ⅰ、常规Ⅱ和常规Ⅲ干物质积累均随生育期推进而增大,在成熟期有所回落。在成熟期干物质积累以常规Ⅰ最高,常规Ⅲ次之,常规Ⅱ最低,常规Ⅰ干物质积累均比常规Ⅱ和常规Ⅲ高2.24%、1.83%,差异不显著。
图5 不同灌溉技术下干物质量
湿润Ⅱ、浅湿Ⅰ和常规Ⅰ均是各灌溉技术中干物质积累最大的处理。不同灌溉技术下干物质量,见图5。由图5可见,湿润Ⅱ、浅湿Ⅰ和常规Ⅰ的水稻干物质积累在分蘖期、拔节孕穗期、抽穗开花期的增长趋势相似,随生育期的推进逐渐增大,到抽穗开花期末共同达到最大值,在成熟期湿润Ⅱ、浅湿Ⅰ和常规Ⅰ干物质积累增长趋势回落,常规Ⅰ回落趋势差异明显,因此在乳熟期末,湿润Ⅱ与浅湿Ⅰ干物质积累均高于常规Ⅰ。从不同灌溉技术下各生育期干物质积累来看,在返青、分蘖和孕穗期间干物质积累大小为常规Ⅰ>浅湿Ⅰ>湿润Ⅱ,除分蘖期、抽穗期、成熟期的湿润Ⅱ和浅湿Ⅰ差异不显著外,各处理间差异均达显著水平。在成熟期不同灌水技术的干物质积累以湿润Ⅱ最大,浅湿Ⅰ次之,常规Ⅰ最小。成熟期湿润Ⅱ比浅湿Ⅰ常规干物质积累高0.97%、3.65%[2]。
4 不同灌溉技术对水稻产量及构成要素的影响
不同灌溉技术下产量构成因素,见表1。
表1 不同灌溉技术下产量构成因素
由表1可以看出,在湿润灌溉技术中,产量大小为湿润Ⅲ>湿润Ⅰ>湿润Ⅱ;与湿润Ⅱ相比,湿润Ⅲ、湿润Ⅰ产量分别提高4.06%、2.27%,方差分析表明,湿润Ⅰ、湿润Ⅱ、湿润Ⅲ差异显著;与湿润Ⅱ相比,湿润Ⅲ的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分别增加了1.98%、0.36%、1.17%,湿润Ⅰ的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分别增加了0.99%、0.24%、0.78%。以上表明,在湿润灌溉技术下,灌溉水平高湿润Ⅲ的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产量较高。即在湿润灌溉技术中,湿润Ⅲ在产量指标上是最优的。
在浅湿灌溉技术中,产量大小为浅湿Ⅰ>浅湿Ⅱ>浅湿Ⅲ,与浅湿Ⅰ相比,浅湿Ⅱ、浅湿Ⅲ产量分别降低2.07%、5.85 %,浅湿Ⅰ、浅湿Ⅱ和浅湿Ⅲ在产量上差异显著。与浅湿Ⅰ相比,浅湿Ⅱ的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分别降低了0.99%、0.36%、0.39%,浅湿Ⅲ的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分别降低了2.97%、0.6%、1.56%,从而表明,在浅湿灌溉技术下,灌溉水平低的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产量较高。即在浅灌溉技术中,浅湿Ⅰ产量最高[3]。
在常规灌溉技术中,产量大小为常规Ⅰ>常规Ⅱ>常规Ⅲ;与常规Ⅲ相比,常规Ⅰ、常规Ⅱ产量分别提高了10.36%、7.11%,方差分析表明,常规Ⅰ、常规Ⅱ、常规Ⅲ差异显著;与常规Ⅲ相比,常规Ⅰ的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分别增加了3.23%、0.36%、4.13%,常规Ⅱ的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分别增加了2.15%、0.12%、2.89%。以上表明,在常规灌溉技术下,灌溉水平低的处理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产量较高。即在常规灌溉技术中,常规Ⅰ在产量指标上是最优的。
湿润Ⅲ、浅湿Ⅰ、常规Ⅰ分别是湿润、浅湿、常规灌溉技术中产量最优的处理,取其进行分析,产量从大到小依次顺序为湿润Ⅲ、浅湿Ⅰ、常规Ⅰ。与常规Ⅰ相比,湿润Ⅲ、浅湿Ⅰ产量分别提高了13.83%、9.80%。方差分析表明,湿润Ⅲ、浅湿Ⅰ、常规Ⅰ差异显著。与常规Ⅰ相比,湿润Ⅲ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分别增加了7.29%、1.45%、2.78%;浅湿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分别增加了5.21%、0.97%、1.98%[4]。
5 结 论
湿润灌溉有促进地上部分光合产物积累和根系生长及光合产物运转的作用,适当的轻晒更有利于水稻的生长,更有利于水稻优化株型结构的生成。
湿润灌溉有利于增加每穗实粒数,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从而获得高产,原因在于湿润灌溉既能满足稻苗的生理需水,又能满足根系的好气习性,有利于干物质向穗部运输,促进籽粒灌浆结实,从而使构成产量的各项指标明显提高;浅湿灌溉在孕穗期有利于“源”的积累和“库”的形成,生育中后期有利于同化物的输出,促进籽粒结实,使产量构成因素相对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