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弼时与陈琮英:把爱情融化在对党和人民的爱里
2021-04-12
任弼时被誉为“我们党的骆驼,中国人民的骆驼”。他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他把自己毕生的智慧与精力,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党和人民。在任弼时的革命人生里,还有一位勤劳勇敢的女性紧紧与他相随,那就是他的妻子陈琮英。
“父母的婚姻看似是上一辈指定的,但实质上父母之间的感情可以说是两小无猜,纯洁无瑕。”据任弼时的三女儿任远芳介绍,母亲陈琮英自幼丧母,跟随兄嫂长大。因爷爷那一辈人有约,父亲一出生就与年长两岁的母亲结下“娃娃亲”,在母亲12岁那年就住到了任家。
1915年,11岁的任弼时到长沙第一师范学校附属高小部求学,为了让他安心求学,陈琮英就在长沙一家织袜作坊当童工,把自己的微薄收入给任弼时交学费。带着这份感动,任弼时更加刻苦学习,立志报国。他们的感情在彼此的理解与支持中得到升华。
“仪芳读书之事,乃儿为终身之谋。”1921年,任弼时赴莫斯科求学前在给父母的家书中写道,请求父亲帮助和督促陈琮英读书。“也正是在这样的感召下,妈妈白天去上班,晚上到职校学习,希望自己能多识几个字,可以读爸爸的来信,相互间可以鸿雁传书,互诉衷肠。”任远芳说。
任弼时回国后,在上海先后担任团中央的领导工作,同时在上海大学教授俄文。1926年,陈琮英与任弼时在上海重逢,彼此激动不已。就在这一年,他们正式结为夫妻。在任弼时的引导下,陈琮英走上了革命道路。
1928年秋,任弼时在安徽省南陵县被捕时,陈琮英假扮成一位来自长沙的老板娘,用自己的智慧和镇定,从任弼时转达的几句话里就默契地知道丈夫的口供,巧妙地与敌方周旋,帮助丈夫化险为夷。
“如果没有母亲对父亲的深厚了解,这口供很难领悟到位,可见他们之间的那份默契。母亲在从事革命机要工作时,因叛徒出卖被捕后,又被营救出来,父亲对母亲激动地说:‘我们是革命的夫妇,同是党的儿女,我们的爱情是融化在对党、对人民的爱里。”任远芳感慨,父母亲心里都有一个共同的信仰,那就是为革命事业不懈奋斗。
令任远芳最为感慨的是,长征时,父亲身体状况不是很好,尤其母亲那双缠过足的小脚,不能穿草鞋,只能用一些破布缠着脚走,在遍布碎石的山路上,每走一步都会钻心地痛,无论征程有多艰难,母亲从来没有想过要放弃。她心里有一股强烈的信念,跟随父亲一起南征北战,照料好父亲。而父亲也是百般疼爱母亲,行军时,搀扶她走路。
1950年,任弼时因脑出血去世,面对患难一生、生死与共的爱人突然离去,陈琮英万分悲痛。任远芳说:“父亲去世时,母亲才48岁,她独自生活了55年,肩負着家庭的重任,把我们兄妹4人抚养成人。”陈琮英把对丈夫那份深深的爱和崇敬埋藏在心中,她曾说:“与弼时一生一世足矣,他是我亲爱的丈夫,也是我最好的朋友和敬爱的老师!”
(摘自《中国妇女报》)(责任编辑 辛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