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创新驱动发展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专访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厅长龚国平
2021-04-11潘慧谈力
文/潘慧 谈力
创新驱动 “十三五”科技创新成效显著
《广东科技》:广东是全国科技创新发展的排头兵,“十三五”时期区域创新发展走在全国前列,请问广东科技创新工作主要取得哪些积极成效?
龚国平:“十三五”时期,在广东省委省政府的正确带领下,全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扎实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区域创新能力评价自2017年起连续四年位居全国首位,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日益增强。
一是科技创新投入产出效益显著提升。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R&D/GDP)从2015年 的2.47%提高到2020年的3.14%,每万人研发人员全时当量提高到69.7人年,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翻番增长至28件,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占全国半壁江山。
二是科技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能力显著增强。九大重点领域研发计划扎实推进,引领激光与增材制造、半导体与集成电路、高端医疗器械、智能机器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成长,支撑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新型显示、现代种业等战略性支柱产业高质量发展。2020年,全省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56.1%和31.1%。
三是科技服务社会民生发展能力持续提升。新冠疫情科研攻关走在全国前列,现代农业技术攻关、环境污染治理科研攻关取得积极进展,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和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能力显著提升。
四是区域创新体系更加完善。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获得国家批复同意,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实现跨越式发展,国家实验室实现零的突破,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从2015年的1.1万家增长到2020年的超5.3万家,全省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在孵企业数量均居全国首位,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提升。
五是科技创新的国际化程度日益彰显。粤港澳科技创新合作更加紧密,“钱过境、人往来、税平衡”等改革举措有效推进,与全球创新型国家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科技交流合作不断深化,多层次国际科技合作不断拓展。
六是科技体制改革持续深化。科技创新政策法规体系和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新型业务管理体系逐步完善,科技人才引进培育、科技体制改革、科技成果转化、科技金融结合、科技奖励等工作有序推进,科技现代治理体系建设迈出新步伐。
布局“十四五” 推动科技创新工作再上新台阶
《广东科技》:《广东省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是“十四五”时期推动全省科技创新工作迈上新台阶的重要指导性文件,请问“十四五”科技创新工作的主要战略布局和发展目标是什么?
龚国平:在战略布局方面,《规划》结合广东省实际,融入国家战略目标,全面把握国内外科技发展趋势,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紧密围绕“四个面向”,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发展的战略支撑,按照“1+2+7+10”的发展思路提出“十四五”时期广东科技创新发展的定位目标、重点方向和主要任务。即,围绕建设更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强省“1条主线”,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突出国家重大需求、世界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人民生命健康、企业创新能力、人才队伍建设、体制机制改革等“七个聚焦、七个着力”,实施“科技创新十大重点行动计划”。
在发展目标方面,《规划》提出,到2025年,广东将奋力实现科技创新综合实力显著提升,主要创新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成更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强省,粤港澳大湾区初步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成为国家重要创新动力源。《规划》还展望2035年,提出广东科技创新整体实力进一步增强,主要创新指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粤港澳大湾区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广东成为引领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的战略力量。具体而言,《规划》从五个方面提出具体发展目标,并形成10个量化的预期性指标。
一是整体创新能力大幅提高。区域创新能力持续保持全国第一,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达10%,R&D/GDP达3.5%左右,每万人研发人员全时当量达90人年。
二是源头创新供给明显改善。原始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全社会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占研发经费比重达10%,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0件,海外发明专利授权量累计新增数量达8万件,形成一批重大原创性科技成果。
三是科技创新体系日益完善。全省科学研究体系和技术创新体系布局进一步优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更加突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与营业收入之比达1.8%。全社会创新氛围更加浓厚,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达16%。
四是创新效率效益明显提升。关键核心技术和重大装备的自给率大幅提高,技术创新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作用显著提升,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33%以上,年技术合同成交额达5000亿元。
五是开放合作水平大幅提高。省部院产学研合作跃上新台阶,粤港澳科技合作全面深化,国际科技合作日益紧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空间取得实质性拓展。
《广东科技》:围绕建设更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强省的总目标,“十四五”时期广东科技创新将从哪几个方面开展重点任务部署?
龚国平:《规划》坚持系统谋划与重点突破相结合,按照“七个聚焦、七个着力”,科学布局重点任务。其中,前四个聚焦主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 的“四个面向”要求,后三个聚焦重点在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和创新环境营造。具体包括:
一是聚焦国家重大需求,着力增强战略科技力量。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牵引,建设大科学装置群,优化完善实验室布局,打造高水平科研院所和研究型高校,形成比较完善的科学研究体系。以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为引领,建设技术创新中心和产业创新中心等,提高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形成更加有效的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体系。进一步建设“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发挥好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等重大合作载体作用,全面深化粤港澳科技合作,带动“一核一带一区”创新协调发展。
二是聚焦世界科技前沿,着力强化源头创新供给。加强基础研究顶层设计和前瞻布局,围绕量子科学、中微子、脑科学与类脑研究等领域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学研究。瞄准技术发展前沿,在人工智能、区块链、智能传感等领域开展研发布局,加快实现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创新突破。
三是聚焦经济主战场,着力提升支撑引领能力。进一步围绕产业发展需求“补短板、锻长板”,在芯片设计与制造、工业软件、生物医药、现代种业等重点领域狠抓“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助力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制定高新区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加快推动国家高新区地市全覆盖,大力支持高端创新资源向高新区集聚。
四是聚焦人民生命健康,着力服务美好生活需求。围绕重大突发传染病和重大疾病防控、农业农村发展、碳达峰碳中和“3060”工作部署,常态化开展新冠疫情科研攻关,布局建设P3、P4实验室,实施科技支撑种业振兴行动,开展碳达峰碳中和关键技术攻关,努力增强社会民生领域技术支撑能力。
五是聚焦企业创新能力,着力强化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发挥大企业的引领支撑作用和企业家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持续推动高新技术企业树标提质,加强企业研发机构建设,率先实现省属国有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机制。
六是聚焦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打造创新人才高地。主动适应国际国内形势变化,聚焦重点领域创新人才需求,精心组织重大人才工程。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为外国人才来华工作许可、签证、税收优惠、服务保障等提供便利,吸引集聚更多的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来广东创新创业。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用足国家、省、地市乃至县区各级人才政策的叠加优势,大力营造留才、用才的良好环境。
七是聚焦体制机制改革,着力推进创新治理现代化。坚持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双轮驱动,统筹推进我省科技创新领域重要改革事项,在科技项目组织管理、科技计划监督评估、财政科技经费管理、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充分发挥重大改革关键牵引作用,推动我省科技创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多措并举 稳步落实《规划》目标
《广东科技》: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基础研究工作,《规划》也提到“十四五”期间要推动广东省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占研发经费投入比重达10%,请问广东在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力度、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方面有哪些具体的措施?
龚国平:重视基础研究、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已经形成一种共识。“十三五”期间我省着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增长近两倍,从2015年的54.21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204.10亿元,涌现出一批重大基础研究成果,有7项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但是,我省基础研究投入仍然偏低,原始创新能力仍旧不强,亟待补齐短板。“十四五”期间,我们将继续加大基础研究投入,面向前沿必争领域及我省高质量发展需求,制定实施《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十年行动“卓粤计划”》,对未来基础研究发展作出系统性部署和安排,力争成为原始创新重要策源地。
第一个方面,要进一步明确导向,重点围绕量子科学等国际科技前沿领域,布局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基础科学中心,抢占基础研究前沿领域创新高地。围绕产业发展面临的行业共性问题,组织实施若干批次重大项目,着力解决产业发展源头供给不足问题。
第二个方面,要继续打造高水平基础研究平台,优化提升实验室体系,充分发挥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聚效应,开展大科学计划,完善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体系。
第三个方面,要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加强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建设,大力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和跨学科研究,探索新的科学研究范式。
第四个方面,要加强中青年人才培养,鼓励青年科学家开展前沿原创探索、非共识创新,激发中青年科学家的科研力量,提升我省原始创新能力。
第五个方面,要构建多元化的资助体系,建立基础研究省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争取更多中央财政支持,通过省市、省企联合基金引导地市和企业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力度。
第六个方面,要持续优化基础研究创新生态,建立有利于原始创新的评价制度,完善适应基础研究特点和规律的经费管理制度,建设高水平科技期刊,打造若干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
《广东科技》:人才是第一资源,习近平总书记作出在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的战略布局,请问《规划》在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有哪些举措?
龚国平:近年来,我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和人才发展的重要论述,系统推进、一体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重大进展。2020年,广东区域创新能力连续四年位居全国第一,全省研发人员突破110万人,引进培养了一批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了坚强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接下来,我们要继续聚焦重点创新领域的人才需求,大力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一是精心组织国家和省重大人才工程,强化“以才引才”集聚海内外优秀人才。实践证明,发挥好国家和省重大人才工程的政策效应,是引进更多海外高层次人才的有效手段。接下来,我们要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的综合优势,用足国家、省、地市乃至县区各级人才政策的叠加优势,力度更大,措施更灵活,方式更稳妥,吸引集聚更多的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来广东创新创业。
二是加快建设重大创新平台,强化“平台引才”集聚海内外优秀人才。广东人才短板的背后,是国家级创新平台、知名高校、科研院所数量及质量上的差距。接下来,我们将以国家实验室、重点高科技企业、国家重点高校、国家大科学装置等为主组成的“国家队”,与以省实验室、省重点高校、新型研发机构以及高新技术企业等为主组成的“地方队”,联合港澳力量,在粤港澳大湾区共同打造一个活跃、高效、开放的区域创新体系,吸引集聚全球大批的科技人才前来创新创业。
三是深入实施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强化“项目引才”集聚海内外优秀人才。实施科技重大项目,对于集聚培养科技人才、集中创新资源攻克重点产业“卡脖子”技术具有重要作用。接下来,我们将继续调整优化科技重大项目组织模式,完善以科技重大项目实施为牵引、以多元社会投入为保障的科技重大项目组织体系,紧密结合国家布局,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在集成电路、工业软件、信息通信、新型显示、量子科技、现代种业等重点领域加强攻关,依托大项目集聚培养大团队,力争结出大成果,实现大突破。
四是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生态,强化“环境引才”集聚海内外优秀人才。近年来,我们推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措施》(科创12条)等系列政策及配套措施,着力营造人才发展的良好生态。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围绕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和人才高地,坚持自主创新和开放创新,同步运用更多政策手段,为外国人才来华工作许可、签证、税收优惠、服务保障等提供便利,大力营造留才、用才的良好环境,全面扩大国际科技和人才的交流合作,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地建设更加开放化、国际化。
《广东科技》:近期,国务院为科技创新“松绑赋权”出台了一系列的改革举措,请问《规划》在落实国家改革措施,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方面有什么具体举措?
龚国平: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近一段时间,国家在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改革完善财政科研经费管理、推进全面创新改革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我省也对新发展阶段推进创造型引领型改革作出了总体部署。目前,我们正按照国家和省的部署要求,着力推进若干重要改革事项,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
一方面,落实国家在科技创新领域有关改革任务部署。着力推进新一轮全面创新改革,包括在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项目试行“包干制+负面清单”改革,以“谁被卡谁出题、谁出题谁出资、谁能干谁来干、谁牵头谁采购”的方式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施高校和科研院所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改革试点等。推进新一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改革,进一步扩大科研项目经费管理自主权,完善符合科研创新规律的经费管理模式。开展科技成果评价改革试点,在制定有关规章制度、健全完善科技成果分类评价体系、破解科技成果评价“四唯”问题、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激励和免责机制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发挥好科技成果评价“指挥棒”作用。
另一方面,着力推动我省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创造型引领型改革。以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这一创造型引领型改革任务为牵引,统筹推进我省在科技创新领域重点改革事项。推进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实施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尽职免责清单制度,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的反哺、激励和风险防控机制。开展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改革试点,进一步下放重大人才工程评审和管理服务权限。推进科技奖励体系改革,完善我省科技奖励制度体系,探索建立社会科技奖励发展新模式,优化专家评审机制、探索实行提名制,提升奖励的质量。推动为科研人员减负赋能改革,建立健全让科技人员把主要精力放在科研上的保障机制,切实为科研人员松绑助力,充分激发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推动高水平创新平台建设体制机制创新,探索实验室管理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