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2021-04-10李宁
李 宁
临沂西城建设服务中心,山东 临沂 276000
建筑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支柱性产业之一,而建筑结构设计是工程建设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结构设计实践中存在着诸多不确定因素,一旦出现疏漏就易埋下结构安全隐患,情节严重时还会引发安全事故,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为规避以上情况,应将结构概念和设计过程有机融合,综合多方面因素,不断完善建筑主体结构设计方案,进而合理安排施工工序,确保相关措施精准地落实。既往有很多建筑案例表明,将概念设计相关措施融合到建筑结构设计实践中,不仅能明显提高主体结构的质量,还能缩短工程建设周期,创造出很高的工程效益[1]。
1 概念设计的内涵
在建筑工程设计实践中,设计工程师要先精准掌握设计方向,从多个渠道采集与整理各种资料,客观分析各种设计材料,而后分解设计实践中的具体流程与方案内容,对方案内部分内容进行调整,最大限度地提升其和建筑施工方案的契合度。在应用概念设计的过程中,要求相关人员尽可能综合分析和建筑工程相关的各项因素,例如工程项目所处的地理环境、工程实际功能及外部形状等,在梳理以上内容后,应不断拓展对其研究与分析的深度性,而后进行更合理的规划,最大限度地保证工程设计内容的科学性。将概念设计应用于建筑工程的过程中,对设计工程师的业务能力、职业素质等均提出了较高要求,设计工程师需要全面整理、深度分析影响建筑工程设计效果的各种要素,最后综合多方面因素探寻最适宜的概念设计方案,以提升建筑结构设计的实用性[2-3]。
2 概念设计的具体流程
(1)明确掌握建筑结构设计目标。设计人员要参照建筑结构的具体特征,明确建筑工程的具体设计目标,有针对性地完善现有的结构设计方案[4]。
(2)建立状态稳定的建筑结构模型,科学设定构件的具体规格尺寸,主要涵盖建筑结构体系、计算简图等诸多内容。
(3)能估测现有的测算结果的精准性,做出相应调整后,有针对性地处理建筑构件,例如应用强柱弱梁法,借此方法保证各项调整行为的科学性。
(4)明确建筑物结构的作用,确保其实用功能充分发挥出来。设计人员需全面分析各种影响因素,对建筑结构进行微调,完善建筑空间规划,以确保建筑结构设计方案内容能精准落实,创造出更多的工程效益。
3 概念设计应用于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对策
3.1 结构方案选择
结构设计为建筑设计及建设活动中的重要一环,结构方案是影响结构设计质量、合理性的主要因素之一,故相关人员必须以最严谨的态度选择建筑结构设计方案,否则可能对后续施工活动的推进过程造成不良影响,进而降低建筑工程的整体建设质量,甚至存留安全隐患问题,增加发生建筑安全事故的风险。要将概念设计融合至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就要参照现实要求选择出最适宜的结构方案,应重点考虑如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应积极落实施工前期准备工作,指派工人前往工程现场考察地质环境、地形特征、气候等诸多因素,以此为据探查建筑结构设计要点及工法,从基础环节使建筑整体结构的安稳性得到保障。
(2)结构设计情况直接影响着建筑整体质量,在了解影响建筑设计施工效果的外部环境因素的基础上,也要精准辨识、把控一些内在因素[5]。
(3)概念设计阶段,相关人员要准确掌握设计技术相配套的质量规范,并尽早将以上内容融合至工程建设标准内,确保建筑结构设计的合法性、合理性,进一步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总之,在选择结构方案过程中,一定要综合分析、权衡多方面因素,在此基础上做出最合理、准确的选择,为后续施工活动的推进提供可靠、全面的依据。
3.2 抗震设计
抗震设计是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有效的抗震设计能显著提升整体建筑的安稳性、牢固度,从而增加建筑结构对地震等灾害的抵御能力,力争将突发的地震灾害带来的经济损失降至最低。在现实设计中,设计人员要参照当地实况与具体设计要求明确混凝土的具体级别。混凝土是当下建筑结构施工活动中的常用建材,故要确保混凝土的质量与强度均处于较高水平,进而使建筑结构的刚度与耐久性均得到保障。
相关人员事前要测评建筑工程施工区地震力的级别,进而使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得到更可靠的数据支持。若检测发现工程建设区域的地震力处于较高水平,则建议施工方适度增加配筋构件的数目,设计人员要对两者的相关性有明确认识,参照测量放样情况作出一定调整、改进。采用概念设计时,设计人员可以利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构建抗震设计结构模型,仿真模拟设计出地震发生与地震以后的情景,进而更客观地分析抗震设计的可行性与科学性,有针对性地弥补设计中存在的漏洞,这是优化建筑整体抗震性能的有效方法之一。
3.3 平面设计
为进一步强化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在设计建筑结构的平面阶段,应参照建筑结构的部署情况,加强对建筑结构扭转度的控制,以防出现薄弱连接情况,可以在局部位置布设抗震缝,借此方式将现存的建筑结构细化成数个抗震单元[6]。
参照建筑结构的平面特征,伴随建筑结构高度的增加,其承受的风压也相应增加,故应尽量维持建筑结构外形呈流线形,如果经检测、计算后发现,圆形建筑承受的平面风荷载矩形面积偏小,各处平面刚度较接近,那么建议在建筑体周边布设抗侧力结构柱,借此方式持续提升建筑结构的抗侧刚度。
通过合理设计建筑结构,能显著提高结构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应参照建筑结构现有的特征,综合其周边生态环境特征,融合概念设计理念,优化建筑结构平面设计,避免在设计环节中出现较多疏漏,提升结构平面设计方案的规范性。
3.4 纵向设计
在规划设计建筑结构的抗侧力结构时,因为结构刚度遵循从上至下的分布规律,为预防发生突变情况,削弱结构对水平荷载力形成的抵抗力,在设计建筑的纵向结构时,设计工程师要秉持“刚柔并济”的原则,对建筑结构部分构件进行加强处理,并对相应结构构件进行减弱处理。
在一些规模相对较大的建筑结构中,设计人员可以采用设计刚度较大的束筒,借此方式取得较好的消能减震成效。参照现代建筑项目的结构特征不难发现,在结构设计实践中,还需将创新设计理念融合其中,配合应用斜拉索结构模式,打造出更为安全、稳定的空间环境。将概念设计融合至建筑纵向结构设计范畴中,对结构设计方案完善过程能起到一定促进作用,在提升结构设计工作效率的基础上,还能确保设计方案内容的合理性、科学性。
3.5 基础结构设计
建筑基础结构设计情况直接关系着建筑的稳定程度,故需要保证结构设计方案的专业性与精确度。在实施概念设计时,设计人员要对当地地形地貌、自然环境条件等有全面的了解,在大数据技术的协助下采集有关数据信息,有针对性地完善结构设计方案,辅助施工水平提升过程。当下,箱型基础、有桩地基等是常见的地基基础形式,在具体应用过程中能创造出良好的价值,故设计人员应在分析多方面因素后,科学选择地基基础形式。在基础选型环节中,需要重点分析基础持有的承载能力与变形沉降量,如果是高层建筑,则建议应用桩基础,以防出现较大的变形量,发挥良好的调节作用。
4 结束语
总之,做好建筑结构的设计工作,是提升建筑工程质量,确保其投用过程稳定性、可靠性的有效方法之一。设计工程师应从思想上明确概念设计的内涵及应用意义,参照建筑结构的实际特征、功能要求等,有针对性地完善结构设计方案,力争将误差降至最低,确保结构设计方案能顺利实施,为我国建筑行业壮大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