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环境保护的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方法分析

2021-04-10

工程技术研究 2021年11期
关键词:水工环境保护环境

徐 罡

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七地质大队,山东 临沂 276100

1 基于环境保护的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概述

1.1 水工环地质勘察概念

水工环地质勘察是指融合水文勘察、工程勘察及环境勘察的综合性勘察工作。在我国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情况下,能源产业、工程行业迅速发展,各类产业生产活动开展之前及过程之中,都需要对相关地区水文条件、地质条件、环境特征进行全面的了解,而水工环地质勘察技术的应用便是获取相关信息的关键。通过系统化的勘察方案,利用科学的现代勘察技术,可以有效获取相关地区十分详细的水文数据、地质数据及周边环境数据。通过分析这些数据,无论是对矿产资源的开发,还是水利工程、建筑工程的建设,或是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都有至关重要的价值。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涉及的内容越来越多,而相应的技术也越来越先进,意味着相关勘察结果,不仅能评估当前的环境状态,还能对环境变化趋势进行分析。

1.2 基于环境保护的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意义

基于环境保护的水工环地质勘察相关概念是近几年才被提出的,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强调水工环地质勘察中的“环”,即无论是出于勘察矿产、修建工程的目的,还是为了勘测评估环境现状或发展趋势,都需要强调环境保护[1],除了获取各类基础信息,还要为矿物开采、工程建设过程降低环境影响而提供相关数据信息,例如在水利工程前期勘察阶段,需要通过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了解当地水文条件、地质结构、周边环境等,为水利工程的建设方案设计、实际施工,提出环境防护方面的建议,降低工程建设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其二,从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本身的角度出发开展环境保护工作,传统的水工环地质勘察技术比较落后,加上工作意识、方法存在的不足,导致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在执行过程中会对当地环境造成不良影响,而这与该工作的执行初衷相背离,因此需要以环境保护为基本原则,降低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执行过程对环境的影响。

2 当前水工环地质勘察对环境的影响

2.1 地层及植被破坏

在常规的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中,为了获取地质结构数据,会采取钻孔的方式提取地层土壤,这个过程会直接破坏地层和植被,加上一些勘察人员专业不到位,工作随意,随意进行掘地勘察,导致一些不必要的土地破坏问题。此外,工作人员不具备生态恢复的意识,在勘察完成后,没有对被破坏的地表、植被进行恢复,导致大量土壤裸露,引发一系列不良后果。尤其是一些大型工程前期,需要进行大面积的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导致土层、植被破坏面积非常大,这不仅会对当地地表环境造成直接破坏,还可能影响当地生物多样性[2]。

2.2 水污染

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造成的水污染也比较常见,具体的表现形式有以下两点:其一,在进行水文条件勘察时,在水环境中随意使用各种试剂,导致水体被直接污染,或是在进行水环境监测、采样的过程中,勘察人员不具备水环境保护意识,随意进入水体,导致水污染及水生植物被破坏;其二,很多情况下,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进行勘察,过程中会有多个工作人员在现场及附近生活、活动,其产生的各类生活污水、垃圾,被直接排放及丢弃到水体中,造成水环境污染。

2.3 垃圾污染

部分大型工程及生产活动的开展,涉及的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参与人员多、耗费时间长。例如在部分环境保护工程的前期勘察中,为了获取相关地区环境变化趋势的大量数据,勘察队需要在一个地区活动数日甚至是数月之久,勘察人员的生活、工作过程中均会产生大量的垃圾,包括各类勘察工作废弃物、生活垃圾等,这些垃圾被随意丢弃在野外,直接导致生态环境被污染。值得一提的是,相关环境勘察分析工作并没有考虑勘察工作本身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导致在分析环境特征及发展趋势时,出现较大的偏差。

3 水工环勘察工作存在的不足

3.1 缺乏科学意识

当前部分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人员没有树立科学的意识理念,没有意识到不规范、不科学的勘察工作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加上一些勘察人员本身环境保护理念、社会责任意识的缺失,导致其在勘察工作中出现了会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的各种行为,甚至直接对环境产生破坏。

3.2 缺少先进技术

目前,部分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人员采用的勘察技术还比较传统且单一,尤其是大量具有破坏性的勘察技术的应用,直接导致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的现状一直存在。在现代科技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出现了一些新技术、新方法,但是部分单位受到传统理念的限制,或是出于对成本的考虑,没有积极引进、研究和使用这些新技术,导致环境污染问题迟迟未得到有效解决。

3.3 缺乏专业人才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不再单单是一种简单的勘察工作,而是一项关乎社会生产、工程建设、环境保护的综合性工作。在这样的环境下,水工环地质勘察相关领域的人才缺乏现象比较严重。不仅缺少掌握先进现代技术、具备环境保护先进理念的人才,还缺少具备创新能力的技术研究、执行管理人才。人才的缺失使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的理念技术创新进度十分缓慢,也意味着环境污染问题无法更快被解决。

4 基于环境保护的水工环勘察工作方法

4.1 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相关部门需要组织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人员革新理念,让其具备基本的环境保护意识,并认识到其工作对环境保护事业的重要性。具体而言,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人员需要意识到,无论是矿物勘探、工程建设,还是勘察工作本身,都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无论是技术的优化,还是勘察方案的改良,都应建立在降低环境影响、做好环境保护的原则之上[3]。为此,水工环地质勘察人员要积极学习新技术,关注学习环境保护的相关标准。基于此,在勘察工作开始之前,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人员需做好相关地区环境条件的分析工作,为制订科学的勘察方案奠定坚实的基础。

4.2 建立环境评价及补偿机制

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开展之前,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人员要通过查询资料、现场了解,评估当地环境特征,抓住环境脆弱点,同时配合相关法律及规定,对一定区域的环境现状、趋势进行分析,再结合合理化的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进一步分析当地环境条件。另外,在水工环地质勘察完成后,还要进一步分析勘察工作对当地环境的影响,形成环境评价报告。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在基于矿产开发、工程建设的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执行过程中,也需要单独做好环境影响评价,为相关生产活动的开展,提供相应的数据依据和建议。此外,基于环境评价体系,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人员还需针对环境破坏、损失等问题,制订合理的环境补偿、恢复方案。例如,在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中出现植被破坏、地层破坏问题时,要及时通过填土、种植草木等方式,尽量恢复当地环境;对于因工程建设而产生的永久性破坏问题,则要采取一些环境补偿措施,包括废水处理、丰富绿化等。

4.3 采用先进技术

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人员需要积极更新勘察技术,利用无损勘察技术,避免或降低对生态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首先,可以利用GPS、GIS及RS技术,结合大数据分析,直接评估一个地区整体的环境特征,减少勘察工作对当地环境的人为破坏。其次,在实地勘察时,可以利用超声波、激光等无损勘察技术,避免土层、植被及水体破坏。

4.4 加强勘察管理

针对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的具体实施,相关部门需要积极引进掌握先进技术、具备环保意识和责任感的人才,结合系统化的培训工作,提高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同时,做好水工环地质勘察过程的实际管理,进一步减少环境污染问题。例如,针对驻扎现场执行勘察任务的人员,对其日常行为进行规范,严格杜绝任何随意丢弃垃圾、污染水体、破坏植被的现象,并在现场配置简易的污水处理、垃圾回收装置,减少环境污染。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但是,在水工环地质勘察的执行过程中,相关部门也需要深刻反思传统勘察理念及模式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通过优化管理、升级技术等方式,促进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机制的改革,配合环境评价机制、环境补偿制度,减少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在维持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水工环境保护环境
环境保护
一代“水工”也是“土工”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一代“水工”也是“土工”
天下水工看淮安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
从“水工构筑物”到“水工建筑” 水利建筑设计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