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路检测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2021-04-10

工程技术研究 2021年11期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单位监理

樊 迪

甘肃省兰州公路局,甘肃 兰州 730000

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加深,促进我国公路工程建造规模的扩大以及数量的上涨,公路工程施工技术水平也因此提高,内部管理体系逐渐完善。然而在取得如此优异成绩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不足,例如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工程质量不合格、管理体系散漫等问题。由此可见,我国的公路工程施工依然不能避免潜在的问题,公路检测意识十分浅薄,施工单位和政府之间的沟通有待加强,需利用先进的思想和技术作为检测工作的基础,以确保检测工作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使得检测工作可以满足现阶段的需求,以此帮助施工单位提高质量、降低失误,为成本管理提供方案,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1 公路工程检测工作的重要性

要想判断公路工程建造的质量,检测工作必不可少,公路检测工作务必须受到检测部门的重视,这是建设阶段不可缺少的过程。公路工程检测工作对周期预算有促进作用,可减少成本,充分发挥施工技术的功效。检测工作还包含对材料的检验,可避免一些不法人员将质量不合格的材料带入施工过程,导致公路质量受损。在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一些潜在问题和风险,而通过检测工作可以规避风险,实现问题的及时解决,以免发生不可弥补的错误。通过检测结合新技术、新材料的使用,可以缩短施工周期,提高施工效率。公路工程检测工作的作用在于控制公路建造的质量,是整个公路工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检测部门要对其引起重视[1]。

2 公路工程检测存在的问题

2.1 环境条件对公路工程施工检测的制约

环境条件对公路工程施工检测的制约包括以下三个要素。(1)自然环境变化影响数据的稳定性。在进行公路施工检测过程中,大部分是在室外进行,那么就会导致一些环节不稳定,例如路基、路面压实、弯沉试验等,最终对检测数据产生不利影响。(2)检测条件不合格。条件因素是制约测试的关键,一些先进的硬件设备可以满足其精准性。但是现阶段情况并非如此,很多设备已经老化,无法满足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或沿用传统的检测方式,对精准度更是大打折扣。同时在开展公路检测工作的过程中,不排除部分人员为获取更多的利益,而采购不合格的硬件设备,从而影响整体施工质量。(3)检测制度不完善。在工程测试过程中,完善的检测制度可确保施工人员按照规定开展工作,提供施工质量,然而现实情况是施工单位缺乏相关理念,未开展台账检测工作,对于仪器的使用缺少审批步骤,操作也不够严谨,从而不能保证检测工作的有效性和精准性[2]。

2.2 人为因素限制

人为因素限制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施工单位的检测观念不强,忽视检测工作。在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管理部门的工作重点未放在检测方面,究其根本是管理部门管理意识薄弱,与之相关的其他部门人员也未对检测工作引起重视。鉴于以上现象,可以分析出施工单位对工作人员的管理重在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为获取更多的市场利润,仅重视周期预算,导致工作人员施工观念狭隘,在思想上不重视检测工作。检测单位在开展检测工作的过程中,未充分利用资源,使得检测质量不合格。(2)试验检测人员素质不高。公路检测是一项专业性极高的工作,对于从事检测的人员而言,其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和技术要素,还要拥有高度的责任心,这样才能保证检测工作的质量。但是目前大部分检测人员所具备的专业知识不能满足现阶段的工作,一旦出现随意检测的现象,就无法保障数据的精准性,还会损坏硬件设备,缩短设备使用寿命。(3)监理单位人员不能按照义务履行部门职责,自检数据的审查工作未落实到位,且缺少平行检验,严重影响数据的精准性[3]。

2.3 缺少先进的公路质量检测设备及仪器

部分企业不重视工程检测工作,检测方面投入的资金过低,使得检测部门没有充足的资金采购先进的硬件设备,出现检测仪器老旧、检测手段落后的现象,使得检测数据不具备科学性,无法为公路建设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

2.4 监理部门监督工作不扎实

监理部门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监理部门是主管部门,能够控制工程质量的进展;第二,质量的重任落在监理部门身上,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项目的繁杂也使得监理工作较零碎。现阶段所需应对的问题依旧很多,例如监理体系本身的制度存在缺陷,工程检测的监督体系也存在问题,导致检测样品不具有科学性,其可靠性也不高。

3 完善公路工程检测的对策

3.1 建立健全的检测规章制度

要想确保检测工作的规范性,就要从建立健全的检测规章制度入手,以规章制度为引导开展检测工作,不断提高公路工程检测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此外,还要充分落实奖惩制度,将责任落实到个人,以此改善工作人员散漫的工作态度,提高工作人员开展检测工作的积极性,为交通通行的安全性提供保障[4]。

3.2 引进先进的硬件检测设备

在以往工作中会遇到数据不精准的情况,为了提高数据的精准度,施工单位应积极引进先进的硬件检测设备,以实现检测工作的现代化。在公路建造过程中,检测人员首先要做到遵守按照相关规章制度;其次是借助先进硬件设备开展检测工作,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科学合理的使用检测设备,以避免工作纠纷,以此提高检测工作的有效性。

3.3 提高检测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技术水平

公路工程建造过程中,现场环境复杂,对专业人员的需求量较大,部分施工单位试验检测人员的素质参差不一,导致检测工作无法正常开展,究其原因是检测人员配备不科学,存在较多无证上岗、工作能力不高的检测人员。因此,施工单位需组建一支具备较高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的检测队伍,可以通过培训的方式来提高检测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技术水平,然后通过测试的方式检查人员的培训情况,以此强化学习效果。

3.4 优化公路工程检测环境

试验检测环境也是影响检测仪器是否正常开展工作的一项重要因素,其中涉及很多方面,要确保现场环境能够满足硬件设备的需求。实验室建造的面积应以现场实际情况为准,数量上要相符,不能缺少供电和消防的基础功能。此外,还要规范试验操作流程,详细记录各项数据,做好通风工作,以此提高检测工作的质量。

3.5 落实公路工程监理工作

从宏观方面来看,监理工作可分为三个步骤: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施工前,监理部门应制订详细的工作计划和具体措施,全面分析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并采取科学的手段最大程度上降低这些因素对工程质量的不利影响,从而降低资金的投入,实现效益最大化。施工中,监理部门要实时关注施工的进程和质量,及时推送样品,并做好有效样品的采集工作,使检测工作更规范,同时还要确保工作交接的及时性,对于不符合要求的样品及时送回,并进行文字说明,以便再次返工,并且要持续跟进返工样品,直到符合要求为止。施工后,监理部门要做好验收工作,对公路工程的设计要求和建造规定进行整体检测,以确保符合规范要求,公路整体质量过关。

3.6 严格把控公路工程质量

首先,采购部门需按照相关规定采购原材料,例如混凝土、钢筋、水泥、构件、砂石等,并在施工前对原材料进行检查,及时淘汰不合格的原材料。其次,在公路施工过程中,要规避传统技术中的缺陷,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理念,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应用新技术和新材料。最后,需要通过检测确定准确的施工参数,特别是一些重要阶段的数据,例如地基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量等。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检测部门需对公路检测工作引起重视,充分发挥公路检测工作的作用,进一步提高公路工程的整体质量,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文章主要对公路工程检测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可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促进公路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公路工程施工单位监理
路基换填技术在公路工程中的实践
各阶段造价控制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
关于建设工程监理发展趋势的探讨
工程监理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基于灰色聚类分析法对房地产项目施工单位风险管理的研究
工程量清单在公路工程招投标中的应用
施工单位投标让利分析
施工单位的索赔管理及费用的确定
公路工程投资快速估算法
施工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