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水利在现代河道治理中的应用研究
2021-04-10冯亚辉
冯亚辉
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天津 300202
近年来,我国城市规模越来越大,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其中最为严重的现象为河道污染问题。目前,政府和地方管理部门已经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对生态环境越来越重视。因此,有必要通过生态水利对现代河道进行集中综合治理和开发管理,保证河道生态平衡、稳定持久的发展和进步。
1 当前河道生态环境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河道污染问题严重。河道污染严重通常是由四个因素导致的。第一,人们没有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不能很好地约束自身的行为,随意破坏环境。例如人们为了贪图便利,没有将生活垃圾投放在指定区域,而是随手将垃圾倒入河道中,这样做会使河道内部的河水充斥着垃圾,长此以往,河道就会被严重污染。第二,随着城市发展得越来越快,城市建筑工程的数量也在逐步增多,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需要使用大量的砂石作为原材料,部分建筑公司为了节约资金会购进部分砂石,而剩余的部分就会从河道中进行开采,政府部门虽然针对此现象制定了制度法规,但仍屡禁不止。建筑公司私采砂石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和影响,持久开采容易使河道内部结构发生改变,造成河势变化。不仅如此,过度开采砂石会使河道航运出现风险的概率增加,而且会导致洪泄能力下降,若出现较大的雨水或是洪涝自然灾害,则河道无法及时输送水源,极有可能使洪水蔓延至城市内部,造成极为严重的影响[1]。第三,部分农民为了方便进行农田灌溉,将田地移动至河流堤岸,长此以往,会导致河流的水位持续下降。第四,在进行城市的规划开发过程中,将河道附近的周边区域作为施工建设的场地,施工单位会占据河道两侧附近的土地,加剧了对河道的破坏,造成河道泥沙沉积阻塞,还会使河水受到污染,出现水土流失现象。
(2)河道生态系统受损。一般情况下,河水在受到污染会进行自我净化,使其恢复到纯净的状态。但目前河道常采用混凝土进行建造,这样做会产生较多的弊端。混凝土河道会阻断水源,使得河道中的河水只能在固定的区域流淌,无法与其他水资源进行结合交换,导致河道的河水无法进行自我净化,降低了抵抗污染的能力。虽然人们也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如引水冲污或截污分流的形式,将河水和污水分别进行排放,河水污染问题虽然在表面上得到了解决,但只是治标不治本,河水污染会出现反复现象,无法根治该问题。因此,为了改善河道生态系统受损的状况,需要在河道的上游和下游地区同步进行污水处理工作,但这仅仅是理论上的计划,实际操作仍有着较多的困难之处。例如河道的上游和下游相差甚远,河水在进行流动时各个地区的差异较大,且河流存在属地管理和调度不一的现象问题,不能及时同步进行污水治理工作。这样做从长远角度来看缺乏规划,在短期内也不会得到更好的根治[2]。
(3)河流水质污染问题严重。当前河道的基础设施较差,没有较多的产业和生产结构,河流容易受到污染,没有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案,就会使河流水质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最终导致河水的抗污染能力被破坏,河道无法对河水自我净化而变成真正的臭水沟,对生态环境造成进一步的破坏,最后国家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和资金对河流进行人工净化,得不偿失。
(4)影响河道周边的生态环境。我国在进行水利工程的建设时,由于没有进行较远的规划考虑,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不足,在进行水利工程时没有采取较好的措施,使得周边的生态环境系统遭受到了较为严重的破坏。若过度开发河道,会对河道内的生物产生影响,破坏生态环境和自然平衡,减少物种的多样性,并且使得水土流失的问题更加严峻。
2 生态水利在现代河道治理中的具体应用
(1)生态河岸堤建设方面。为了改善生态系统和河道严重被破坏的情况,让人们生活在绿水青山中,需要对河道进行治理。技术人员首先要解决和改善的问题为生态河岸堤的建设。为了确保河道能够恢复正常,现阶段的主要任务为修复河道的岸堤,对其进行加固处理,并且对原本破坏的岸堤进行修复处理,使不同河道的河水能够重新进行交互结合,恢复河道的自我净化功能。加强岸堤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抗洪涝灾害,防止洪水将堤坝冲毁,避免较多的洪水涌向城市,起到保护作用,使人们的财产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此外,进行生态河岸堤的建设不仅能够防洪防涝,自我净化污水,还能够恢复生态系统的平衡,使河道两侧周边区域恢复原有的生物多样性,使整体变得更加美丽,让人们内心感到愉悦和舒适。因此,生态河岸堤的建设为生态环境的发展起到了坚实的后盾作用。
(2)生态护坡建设方面。为了改变被人类破坏的生态系统,在进行现代河道治理时,还要考虑生态护坡的建设。在进行生态护坡的建设时,要进行以下操作步骤:首先,技术人员要对需要维护改善的河道周边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在现场附近多走动,以便了解实际情况,主要的关注点为地质地貌、周边的生态环境、温度湿度等,并对其进行详细的记录。根据记录的信息,由技术团队进行探讨,并和河道内部的生态环境的实际情况进行紧密联系,制订出一套较为科学合理的治理施工方案,以确保能够更好地建设生态护坡。在设计生态护坡时,要考虑以下原则:一是水力稳定性原则,在岸坡处时常会伴随不稳定因素,如深层土滑动;二是因地制宜原则,在不破坏自然环境的前提下进行设计,保护与节约自然资源,对周边区域的不可再生资源进行有效保护,尽可能减少对土地、水和其他生物资源的运用[3];三是回归自然原则,在进行生态护坡的建设时,要将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降至最低,使河道内部的生态系统处于一个较为正常的状态。
(3)新型水工建筑使用方面。在将生态水利应用于现代河道治理时,还可以引进应用新型的水工建筑。水工建筑是一种较为科学先进的建筑物,它的作用是对河道的河水流速进行调节控制,在此基础上能够有效规避洪灾,还可以对水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运用,能够进一步确保和体现生态水利理念。同时,水工建筑有着自身的局限性,在进行应用时要合理地对其进行处理。在进行水工建筑的建造时,它会受到自然环境因素的干扰和影响,因此要提前对周边区域地形和自然情况进行考察。此外,它的施工条件情况相对复杂且工程难度较大,需要解决导流、截流等问题。若建筑的质量存在较大的问题导致建筑坍塌,则会给河道下游的居民人身安全造成威胁。因此,在进行水工建筑建设时需要考虑到河道内部的生态环境因素,尽可能抬高河道的高度,有效预防洪涝灾害。合理采用强橡胶坝等新型水工建筑,能够显著提升防洪蓄水的能力,不会对河道内部的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可而进一步提升我国生态平衡化建设水平。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城市化建设的规模不断变大,在进行建设的同时要对环境进行有效的保护,其中河道治理工作在整个城市建设中起到较为关键的作用,对居民的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这就要求技术人员在对河道进行治理时要积极应用生态水利技术,同时结合现代化设施提升河道的稳定性,使河道能够充分发挥其自身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