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施工企业如何做好塔机安全管理措施的分析
2021-04-10张志明
张志明
(甘肃第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甘肃 兰州 730000)
0 引言
关于建筑施工企业如何做好塔机安全管理措施的分析,我主要从建筑施工管理中常讲到的“人、机、法、料、环”五个方面介绍。
1 人为因素的影响
由于人的多样性,行为不确定性,致使此项管理成为我们对塔机安全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首先是对人员自身的要求,除持证上岗的先决条件外应着重考虑以下几点:
(1)要有一定的文化程度,操作人员要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维修、拆装人员要初、高中以上,最好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2)年龄应在18~45岁之间为好,特别是维修拆装人员;(3)身体应无高血压、癫痫、嗜睡症、恐高症等影响高空作业的疾病[1];(4)体型适中,身体不易过过胖或过瘦;(5)性格要开朗、和群,家庭建全、和睦,这点很要要;(6)要有职业道德和责任心。
以上这些要求在选人时通过初步的接触和简单的体检观察就能基本保证,但有些情况还要我们进一步了解和沟通才能掌握,如有无影响高空作业的隐形疾病、家庭情况等,所以人员正式上岗前先让其参加几天低风险集体劳动很是必要;严肃地讲清利害关系,签订身体状况承诺书,对那些有意隐瞒自身患有不易被发现疾病的人员有一定的震慑作用,对没有责任心的人员一定不能长期使用,其次是对人员上岗前后的培训,上岗前一定要对其所操作的塔机存在的问题、使用中安拆应注意的事项、重点润滑、检查部位作出明确的指示、要求,这就要求我们管理者对我们的设备状况有基本的了解,所以管理团队和操作队伍的延续性、稳定性就很重要。上岗后的培训宜在日常工作中现场进行,这样更加直观,更易发现问题并及时改正,这就要求我们的管理者应经常与操作、维修人员交流,深入一线;自身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才能做到“强将手下无弱兵”,培训的重点应放在简单故障的处理;各机构的工作原理、构造;钢丝绳等易损构件的报废标准;个人的安全防护、应急处置等内容上。遇到大风、大雨、气温突降等天气专项的安全提示、通知也很有必要[2]。
最后,就是人员及队伍的稳定、传承,每塔机的操作需人员要相对固定,安拆、维修人员需相对稳定,这样可以有效保证设备的完好率及正常作业时间,做到人机合一,所以如何留住人、培养人,打造一支高效、优质的团队是我们管理者应当考虑的重点;行业间的交流、先进技术、经验的学习、合理高效的奖罚机制、末尾淘汰制等都是我们可以尝试的有效办法。
2 塔机设备因素
一台运行高效、性能优越、设计合理的塔机,可以有效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人员的作业强度;防止误操作,减少维修保养频次,保证完好率;同时也能给安拆转场带来极大便利;降低人员上下设备、安拆检修过程中的安全风险[3]。所以做好设备选型工作是对塔机安全管理的有力保证,选择时我们应在使用成本可以接受的情况下着重考虑以下几点:
(1)满足我们的吊装要求,近年来随着钢砼结构建筑及PC构件装配式建筑的出现,在此类型建筑上对塔机的选择除满足基本的吊装功能外还应考虑设备的起重量安全余量(保证刚性吊装)和起升机构的调速性能(慢就位能力);(2)设备的生产厂家,近年来国内塔机行业涌现了一大批生产厂家,但经过发展能把塔机做好、做精的也就剩下不多几家,特别是大型塔机,如中联、永茂、川建等,通用机型如江汉、中联、三一、徐工等,我建议选择塔机时还是从这几个厂家的产品中选择,当然我们建投装备公司的产品也是值得肯定的;(3)产品的节能性、智能化,这也是我们响应国家绿色施工,节能环保政策的大势所趋,如PLC控制、全变频塔机;(4)产品的出厂年限,近年来随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加快,更好用、更安全的设备两三年就会出现下一代,同时,随着设备维护成本的提高及行业从业人员素质的降低,租赁企业很难真正的做到对塔机按要求维护、保养、检查,所以设备使用年限越长,越有可能带病作业,越有可能存在时故隐患。
由于塔机是大型设备,它转场过程都是拆解进行的,使用前都需要重新组装,并且使用过程随建筑高度的增加,还需不断地附着加高来满足我们的施工需要,所以除设备自身所具备的品质保证外,对设备的每次安装质量严格把关则是对塔机安全使用性能的后天保证。
如何保证安装质量,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1)严格执行《安拆方案》,按31号文组织编写的安拆方案中对设备安装过程、过程管控、安装效果和验收标准等都有明确地要求;(2)熟悉设备的《说明书》,不同厂家、型号的塔机设计都不相同,安装结果正确与否应以说明书为准;(3)按照《建筑施工升降设备设施检验标准》(JGJ305规范)验证安装结果。
3 使用方法
塔式起重机在我国民用建筑施工方面的应用以经非常娴熟,各种安装工艺、规章制度也很完善,这里我们不再讨论,我只强调一下几点:
(1)任何厂家、型号的设备,其性能,结构都在不断完善改进,但它们都可能存在或多或少的不足,有待进一步改进,所以在使用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听取操作人员、直接用户的意见,不断探索总结问题,向维修人员、厂家反映,提出改进意见,在不能改进的情况下,制定更好的应对办法,如改进操作手法,转变润滑、维护方式,特别是智能化设备,其自身各机构的运行特性能通过对运行参数修改而得到极大地改变;(2)规范、方案具有指导性作用,但在具体实施中,具体的操作手法,会因人、因环境不同而千差万别,但总有更出色、更安全的操作手法,我们要在实际工作中善于观察、总结,把它们优化、提炼、总结成条例,向其他员工推广;(3)同行间要多交流,相互学习,俗话说“高手出自民间”,优秀的操作人员、操作手法、好地经验做法,在实际作业过程总会不断涌现出来。这些对我们提高操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和安全风险都有很大帮助,我们要相信劳动人民的智慧,所以定期组织员工参观、参与优秀拆装队伍的拆装过程,与优秀操作人员交流、互动很有必要[4]。
4 材料因素
围绕塔机运转所需的常用材料主要是:钢丝绳、电气元件、连接紧固件,润滑油、专用工具等。我们在日常管理中应着重注意以下几点:
(1)钢丝绳,当钢丝绳出现断丝数量在一个节节距内超过总数量的10%、打死结、断股、锈蚀严重等情况时应当报废更换。塔机用钢丝绳为拖拽、传动类型,其安全系数为3倍破断拉力,应选用起重专用绳,其直径应与塔机说明书相符;(2)电气元件,主要是接触器,接触器属于易损件,它自身设计有使用次数上的要求,但工地供电电压的稳定与否,电压的高低对其寿命影响较大,同时,接触器是否耐用,不易发生粘联、断点等情况,对各机构的电动机寿命及运行的可靠性都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工地供电质量、接触器质量直接关系到塔机的正常运转和安全可靠性,电压不稳、接触器质量不好都会造成接触器主触点粘联,进而导致塔机失控现象发生,我们要保证供电质量,经常检查接触器的完好性;(3)联接紧固件,主要是高强度螺栓,塔机用高强螺栓通常为10.9级,防松方式为双螺母副防松,由于承受的载荷为交变载荷,所以有预紧要求,同时由于被联接部位结合面间可能存在杂物或者接触面间接触不严密、平整,造成塔机运转一段时间后,螺栓仍然出现松动现象发生,所以在保证首次紧固预紧的情况下,还应定期检查,重新紧固;螺栓重复使用前应检查是否完好,锈蚀不得超过原有直径的2%,不能有明显变形,不得有裂纹,不得以小代大,否则不得使用;(4)润滑油,应按塔机说明书选用,定期按量加注,不同类型的油品不得混用,当环境、温度与说明书要求不同时,应考虑用其他油品代用;(5)专用工具,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塔机安拆、紧固用工具的好坏,对提高作业的效率、安全至关重要,一定要引起我们重视,近年来各种电动、液压工具的出现,极大的保证了作业质量,降低了劳动强度,值得我们采纳[5]。
5 环境因素
任何设备对使用环境都有要求,塔机也是如此,如大风大雨天气不能使用,施工现场夜间照明不足不能使用等,除了这些常规要求外,我着重从季节、使用空间、电磁环境介绍我们安全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1)季节,夏季由于气温高,雨水多,易造成设备漏电及电器火灾,所以要做好电器部分的防雨、破损电线的包扎及各接线端子的紧固工作,配备好灭火器,南方地区还应做好设备的防台风工作,此外要加强设备基础部位的日常检查,冬季气温低易结冰,要注意设备上下通道的防滑工作;润滑油脂低温时粘度增加,易造成润滑不良、粘结的现象发生,特别是主卷扬排绳系统的润滑,低温时一定要选用粘度低的润滑油进行润滑,防止排绳不良引发事故,制动机构采用液力推杆的,要检查它的动作情况,防止因其动作异常而造成制动器不动作损坏制动片、烧坏电动机的情况发生,因此冬季塔机使用,班前空车试运行很有必要。同时,入冬前要排空设备基础、结构件腔体内积水,防止结冰后,因冰块体积膨胀,破坏金属结构的情况发生;(2)空间环境,塔机各部分与周围建筑物及架空电线一定要按规定保持一定距离,否则要做好防护工作,多塔作业时要制定切实可行的作业方案,并严格执行;(3)电磁环境,塔机附近有大功率无线电波发射装置时,一定要做好因电磁放电引发触电的防护工作。
6 结语
总之,塔机安全管理工作,专业性较强,涉及内容较多,以上内容由我从业多年工作经验总结而来,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实施定会使我们的安全管理水平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