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省制造业产业升级及路径选择研究

2021-04-10郭慧琳

新型工业化 2021年12期
关键词:山西省山西装备

郭慧琳

(晋中信息学院,山西 晋中 030800)

0 引言

在山西省“十四五”规划中,重点提到了未来产业及新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十三五”期间的发展为山西省制造业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创造了良好条件,山西省制造业面向未来,如何提高制造业产业价值链,培育创新能力强、质量效益高、绿色现代化的制造业,实现装备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4500亿,年均增长12%,培育山西战略性支柱产业,全面提升制造业发展质量已经是山西省经济发展中的重大课题。

1 山西省制造业发展及升级现状

1.1 制造业发展规模

经过“十三五”期间发展,山西制造业尤其是装备制造业初具规模,产值实现持续稳定增长。装备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从2015年1479.4亿元增加到2020年末2695.9亿元,年均增长12.75%。装备制造业2020年实现利润96.4亿元,相较2015年增长35.5亿元,年均增长9.62%。

2021前两季度山西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15.9%,其中装备制造业产值位列全省工业增长速度第一,增长34.7%,高技术制造业产值增长36.5%增长速度第二。2020年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企业数944家,相较2015年增加378家。山西省制造业尤其装备制造业经过多年发展,继煤炭、冶金后装备制造业作为第三大支柱产业继续引领山西区域经济增长,规模持续扩大,形成了良好的发展基础[1]。

1.2 生产要素投入情况

山西省制造业发展及转型升级状况同样通过从行业生产要素投入进行分析,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作为重要生产要素可以反映行业内结构变化。从山西省统计年鉴获得的数据来看,2021上半年,山西省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3.8%,高于全省固定资产投资25.6个百分点,增幅比2020年同期高31.9个百分点。其中,装备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42%,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6.9%。制造业31个大类行业中,有26个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其中,铁路、船舶、航空航天等制造业增长3.3倍,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9.4倍。相较全国,山西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排名靠前,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加快。

1.3 内部结构调整现状

制造业内部产业结构及行业细分是山西制造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关键部分。2021年第一季度,装备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前三的行业分别是汽车、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其中汽车制造业行业增长值2021年前两月同比增长高达70.9%,引领制造业及工业增长。2021年上半年,山西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4.7%,其中,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36.3%,汽车制造业增长59.1%,重型装备制造业增长16%,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增长5.4%,其他装备制造业增长42.3%。装备制造业在山西省制造业行业中占较大比重。

2 山西省制造业升级必要性分析

2.1 制造业升级是符合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省情的有力举措

进入后工业时代,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越来越体现在经济质量的竞争,早在20世纪50年代的德国、日本、美国已经重视产品的技术及品牌,这些能够创造更高价值的要素,拥有在产业链核心环节的竞争优势。面对国内外竞争,山西资源依赖型经济发展方式弊端凸显,供给侧改革及经济转型效果有限,在煤炭、钢铁传统行业去产能谋求高质量发展中,要从根本上转变发展方式打破资源依赖,制造业的发展及转型升级被提到战略高度。山西省经济发展省情要求提高制造业发展质量,培育区域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核心竞争力。

2.2 人才及创新赋能为山西省制造业产业升级提供新动力

山西制造业现阶段发展中资源与劳动力成本优势减弱,技术创新能力薄弱劣势突出,在国内外竞争中制造企业仍处在产品价值链和产业链的中低端,产品盈利水平偏低,制造业发展“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同时也“低质量低效益低产出”。同时,制造业企业利润低也限制了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山西省制造业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出去劣势的根本原因在于核心技术的缺乏,只能在低端产品领域重复,造成资源浪费。制造业产业升级需要大量科研人才和科研能力的培养投入,推动高端制造业发展[2]。

2.3 “制造”向“智造”转变,山西省制造业发展面临重大机遇期

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重工业基地之一,山西制造业本身具有良好产业发展基础。进入后工业化时期,东部发达地区大量加工制造业企业向中西部地区进行梯度转移。作为东西部连接的重要过渡带,山西可以充分利用区位优势,结合产业基础和成本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承接具有竞争力的制造业企业。尤其是大数据技术的推广应用已成为新一轮制造变革的大势所趋和核心内容,利用东部企业梯度转移的机遇,积极主动整合资源完善政府引导及市场激发机制,山西制造业面临实现由“制造”向“智造”的转型升级机遇期。

3 山西省制造业升级路径选择

近年来山西省制造业规模扩大产值持续增长,但仍面临制造业内部结构不科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较少产业集群效应不明显、研发要素支撑不足创新体系不完善、智能制造及绿色制造发展缓慢质量效益不高等问题,应当从加快创新驱动、推动产业联盟发展、培育优势产业集群、促进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等方面促进山西省制造业转型升级。

3.1 提高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培育核心竞争优势

鼓励制造业企业自主创新培育核心技术,加大对企业创新投入补助,提高煤炭、钢铁、汽车等传统制造

业企业装备产品的“智造”能力,以企业创新带动行业创新。同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抓住5G技术带来的发展机遇,重点在煤矿智能化、智能场景应用等加大技术研发和产品研发,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行业集成创新。重视人才在创新中的动能作用,以及高等教育对创新的辐射效应,积极推进企业行业与高校、国家级实验室、国家级研发中心等的合作,通过合作为产业发展培养一批技术领军人才,形成创新人才保障,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3]。

3.2 推动制造业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提高产业链价值

互联网背景下制造业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也是提升制造业发展质量及在国内国际竞争力的必经之路。为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夯实基础,利用5G技术、物联网、大数据中心等推进制造业生产数字化,加大数字化工厂、数字化生产线及工业机器人的技术推广。以制造业数字化延伸产业链,从市场需求出发,加大制造业与服务业、消费、物流等行业融合,在消费领域重点推广人工智能、传感器、自动化控制系统等关键智能设备的生产应用发展制造业产业融合新业态。

3.3 培育产业集聚发展优势形成区域品牌竞争优势

重点推动山西金属制品、通用装备、专用装备、电气装备及器材制造、交通运输装备制造、电子及通信装备等行业品牌骨干企业培育,形成制造业区域品牌优势。加快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提高生产性服务业在金融、咨询、科研等方面对制造业的供应能力,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形成制造业龙头企业与上下游配套企业与生产性服务企业的良性循环,着力建设区域产业集聚区域提高制造业产业链价值。重点培育支柱型高新技术产业,加大对长治、晋城等地区主导产业特色鲜明、集群竞争优势突出、示范带动能力较强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建设投入力度,在培育制造业品牌企业、弥补资源和成本劣势、延伸制造业价值链上持续发力,促进山西制造主导产业集聚集群发展和产业链延伸[4]。

3.4 全面规划“绿色制造”体系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背景下,以绿色制造作为经济转型新动能,寻求制造业绿色增长新方向,将成为山西制造业高质量转型的重要支撑。作为能源大省首先要在传统煤炭能源的高效低碳发展技术上下功夫,加快循环利用技术的研发推广,推进传统能源的绿色高效供应和消费体系建设。同时加快新能源技术的研发,积极扶持以山西美锦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山西生物质新材料产业研究院等以氢能、生物能为新能源生产的企业,提高对绿色制造重点项目建设的政府扶持力度。其次,针对制造业企业高耗能低状都具有积极的治疗意义产出的特点,大力推广清洁生产、生产废物再利用等技术建设绿色工厂,并培育一批绿色示范工厂,全面规划绿色制造体系[5]。

4 结语

山西省制造业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已初具规模,尤其是在煤炭资源型经济转型背景下,以汽车、航空航天、医药、智能设备为代表的制造业迅速发展,但山西省制造业大而不强也是事实,在制造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指导下,以创新、产业融合、产业集聚及绿色发展为发展思路,围绕打造国家级及省级装备制造业基地和形成五大传统装备产业、五大潜力装备产业、五大特色装备产业布局,培育一批区域名牌,并优先推荐创建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山西省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仍任重而道远。

猜你喜欢

山西省山西装备
好装备这样造
我在山西等你
港警新装备
山西老陈醋保护有法可依
山西省右玉县的生态建设及其启示
山西省秋收已完成93.44%
山西:抓紧抓实春耕生产
山西省打开农产品供深通道
山西叹五更
防晒装备折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