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集团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应用的问题研究

2021-04-09吴小燕

时代金融 2021年8期
关键词: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集团公司对策

吴小燕

摘要:集团公司财务管理在现阶段采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越来越常见,该模式的应用可以实现对集团公司财务的全方位协同管理,在集中化管理的背景下,能够促使资源和资金更加高效运用,也能够有效规避可能出现的财务管理隐患问题。本文以集团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应用作为研究对象,在简要介绍基本应用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该模式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又具体探讨了优化处理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集团公司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  問题  对策

在现阶段集团公司不断发展中,伴随着业务量以及部门的不断增多,财务管理工作往往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在传统财务管理模式应用下,也极容易出现偏差,进而也就容易影响到集团公司整体发展效果。基于该问题,在集团公司财务管理中积极推广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应用模式较为必要,该模式的应用不仅仅可以有效转变以往财务管理模式,还能够明显提升财务管理效率和准确度,成为未来集团公司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向。

一、集团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概述

集团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应用是现阶段财务管理发展的重要方向,对于规模越来越大以及业务量越来越多的集团公司具备较强适用性。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主要就是针对集团公司所有部门及其分公司进行财务管理的集中化处理,以便促使财务管理工作具备更强的协同性特点,切实提升财务管理的规范化,解决以往财务管理工作中容易出现的混乱问题。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应用下,集团公司往往能够全方位准确掌握自身财务状况,对于资金实力具备清晰认知,进而也就可以有效实现对于经营状况的优化调整,避免因为财务管理不当,影响到自身经营发展状况。

从现阶段集团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应用状况来看,确实表现出了明显优势,相对于传统财务管理模式,其应用特点也较为鲜明,除了最为直接的集中性以及统一性表现外,往往还能够具备较强的专业性和规范化特点,因此也就可以促使集团公司财务管理更为可靠,有效规避以往可能存在的严重混乱或者是不当行为。集团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应用可以较好地实现集团公司内所有财务信息资料的集中和汇总,促使这些资料能够在统一管理的基础上,得到更为理想的专业分析,进而了解各个分公司在财务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可以及时予以调整和规范化处理,避免酿成较为严重的损失,对于一些违规行为也能够及时处理。在此基础上,集团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应用必然也就可以表现出更强的服务性价值,有助于促使集团公司运营更为顺畅高效,切实发挥财务管理的应有功能。因此,当前越来越多的集团公司引入和应用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管理模式,也确实在下属子公司的集中化管理方面发挥出了重要作用价值。但是该模式的应用同样也伴随着较高难度,不仅仅技术操作相对复杂,任何细微偏差问题,也都可能带来严重后果,有待于深入全面优化,力求在解决各个常见问题的基础上,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应用价值发挥到最大。

二、集团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应用问题分析

(一)财务会计信息方面的问题

对于集团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应用而言,财务会计信息同样至关重要,这也是确保该模式能够得到优化运用的关键前提,而该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必然也就需要引起高度关注。财务会计信息方面的问题首先表现在时效性上,因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应用需要将财务会计信息予以准确及时传递,必然会对信息共享和传递提出较高要求,如果存在较为明显的信息传递不及时现象,必然也就会严重干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相关工作的开展,导致很多功能无法发挥,由此带来的问题不容忽视。此外,财务会计信息方面的问题还表现在质量方面,因为财务会计信息质量难以得到较好保障,其中存在着较多的低质量数据信息,进而也就很难确保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优化运用,甚至会在最终参考中出现错误。

(二)信息系统整合不当

集团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应用对于信息化的依赖性同样也比较高,如此也就需要构建较为完善可行的信息系统,而相应信息系统如果不够完善,存在着整合性不佳问题,就很可能导致整体运行不当,甚至有可能滋生一些隐患问题。当前集团公司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构建中越来越关注于信息化系统的构建,对于信息技术的研究力度同样也越来越高,电子支付系统、报销系统等,都在实践应用中发挥出了理想价值。但是这些新的信息技术并不能够表现出较强的适用性,尤其是在长期应用背景下,容易形成较多缺陷和隐患,比如相关报表明细得不到及时准确的处理,信息共享应用同样也存在滞后或者是其他隐患,造成信息系统无法高效整合运用,最终限制应用效果。数据的大量存取与交换,极易造成数据延时与网络拥堵,一旦网络传输量超过负载量,便会引发传输过程的会计信息丢失。而且,由于数据传输大多在企业内部进行,因此大多员工不会对信息设置太复杂的密码,容易被不法分子或者竞争对手利用,对数据进行截取、修改或者删除。

(三)下属子公司抵触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

在集团公司实施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模式时,存在的一个重要影响和制约因素就是下属子公司的配合度不够高,因为下属子公司相对比较抵触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不能够在后续各项工作开展中给予高度配合,进而也就必然会影响到该模式的落实成效,由此带来的运行问题不容忽视。因为共享财务服务中心模式的构建需要对下属子公司进行财务统一管理,所有子公司的银行账户都处于统一监管中,实现资金集中收付,这也就必然导致下属子公司的很多权力被上收到集团总公司,工作范围和工作职能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如此也就必然会导致下属子公司相关负责人有抵触情绪,不配合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对集团安排的工作存在明显拖拉,进而影响共享服务中心的有序构建,在后续长期运行过程中,也容易形成较多阻力,难以实现财务数据信息的有序汇总和整合运用。

(四)人才储备不足

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下,虽然也会对于财务管理人员、业务人员有所要求,但是相对并不严格;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模式的推广背景下,财务管理人员以及相关业务人员的总体素质要求变得更加严格,如此也就很可能导致现有的管理人员素质能力与岗位的要求并不匹配,企业内部缺少高素质的财务人员,给该模式的推广和运用带来了较大负担。因为相应工作人员不具备相匹配的资质和能力,对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认识不深刻,没有能够进行深入探讨,进而也就必然会影响到后续工作成效。比如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在应用中需要相关人员具备较高的信息化水平,要求熟练运用各类信息化技术和相关系统,而工作人员如果在这方面存在明显缺陷,难以得到优化落实,必然也就很可能导致最终工作成效受损,甚至会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运行中出现严重偏差和数据混乱现象,产生恶劣后果。

(五)员工忧虑不安,产生抵触情绪

在集团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推广应用下,公司员工同样也是不容忽视的关键要素。因为公司员工作为企业的核心资源,任何变革转型不仅仅需要获得高层的支持,更需要全体员工的支持与配合。如果公司上下员工对于变革转型内容不感兴趣,甚至出现明显抵触情绪,必然也就会影响到该项新政策的落实效果。从集团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和运行效果来看,其往往会使员工的工作范围和工作内容都有一定的变化,进而也就需要员工能够从工作观念以及工作模式入手进行全面调整,而转变观念并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情,员工在刚接触变革时,因原有的习惯和固有的经验等影响,很难形成较为理想的有序适应效果,也比较容易出错,进而难免产生忧虑不安和抵触的情绪,给集团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构建和运行带来了较大影响。

三、集团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应用优化措施

(一)优化财务会计信息

在集团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应用中,为了优化最终效果,首先应该注重从财务会计信息入手予以把关,以促使财务会计信息能够较好地支持后续各项工作的落实。基于此,集团公司应该针对各个部门以及相关分公司进行提前指导,要求其明确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构建和应用的必要性和重要价值,进而努力寻求必要配合,促使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能够在数据方面得到这些部门和分公司的有效配合和支持,尤其是在财务会计信息资料的传递以及共享上,应该体现出较强的及时性和准确度,避免出现信息传递滞后或者是大量低质量信息数据。当然,集团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还需要注重切实优化对于相关财务会计信息的审查工作,只有在确保所有财务会计信息准确无误的基础上,才能够予以恰当运用,避免随意引入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系统,造成一些不良干扰问题出现。

(二)完善信息系统

集团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应用还需要得益于更为完善的信息化系统,要求集团公司能够恰当引入和运用各类信息技术,并且深入探讨和钻研相应信息技术和自身集团公司的契合度,如此也就可以依托相应信息系统平台开展相应的财务会计管理工作。在相应信息技术的引入和应用中,首先应该重点关注数据库的构建,要求数据库不仅仅需要纳入集团公司所有财务会计信息,往往还需要积极关注业务数据信息的融入,促使业务数据能够和财务数据进行协同运用,以此更好地提升信息系统应用价值。加强信息安全性的管理,电子档案定期打印存档。集团公司还应加强规范存档制度,设立大容量数据库,并确保数据库的安全稳定,设置备份文件,避免因意外情况或者其他情况的发生导致财务数据丢失。做好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如网络防火墙,加强网络通信设施的建设,促进信息的传输和共享。

(三)规范运行机制

集团公司在实施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模式时,为了确保其可以得到理想保障效果,往往需要注重围绕着运行机制进行完善,以便借助于规范可行的运行机制,对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模式的运行形成必要指导和约束,确保其可以形成良好运行效果。基于此,规范运行机制成为重要前提,要促使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得到集团公司最高层领导的重视、支持和认可,并且应该尽量得到相关先驱者的推动和带领,以此更好地推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优化落实。在具体践行过程中,整个集团应该予以全面战略布局,采取循序渐进、持续优化的原则,确保各项工作都能够落实到位。比方说,为了有效确保各项工作的优化落实,可以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推进中一部分、一部分地进行功能调整,具体到操作过程中,可以先进行报账环节的调整,促使其符合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运行模式要求,然后再逐步完成收财权的过程,最终构建较为系统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运行模式。

(四)提升人员素质

集团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应用还需要注重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要求所有工作人员都能够体现较高专业性,能够在自身工作岗位上表现出较强的胜任力,如此也就可以更好地优化最终工作成效,解决人员问题带来的影响。在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中,职业道德修养以及专业技术能力应该并重,在确保相关人员具备较高道德品质的基础上,更好地实现对于新技术以及新模式的有效适应,加强会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不仅仅要考虑财务共享中心的人员调动与人员培养,还要提前规划业务财务、战略财务和智能财务的工作内容与人员的转型方案。可以开展培训或者讲座等活动,请专业的人来为财务人员讲课,提升财务人员的专业技能与能力。完善绩效管理和薪资奖惩制度,吸引外来的优秀人才,最终更好地优化工作成效。

(五)增强员工信心

集团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应用还需要领导的重视和持续的培训,向全体员工传达变革的重要性及发展远景,多沟通、多交流,听取意见、建议,关注了解员工的需求,加深员工对财务共享的理解与认识,引导员工适应新的财务结算模式,提高员工对共享中心建立的信心,保障集团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能够更为顺畅运行,避免出现较为严重的混乱现象,同时更好地提升相关工作效率,努力赢得各方面高度认同。比如对于当前较为受关注的绩效考核制度构建而言,就需要集团公司予以适应性调整,灵活运用平衡计分卡等,进一步优化绩效考核评价水平,促使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运行更为高效有序,规避以往消極懈怠问题。

四、结束语

集团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应用在现阶段越来越普及,为了较好地优化提升该模式的应用价值,往往需要首先明确现阶段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应用中存在的各方面问题,进而予以不断调整和完善,最终体现更强的应用价值,服务集团公司优化发展。在集团公司推进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时,不仅仅需要关注技术和系统方面的优化完善,还需要重点考虑到人员方面的创新培养,要求转变观念的同时,学习新技术和新方法,最终顺利推进运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武海燕.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的若干思考[J].财会学习,2020(32):46-47.

[2]宋晓婷.集团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构建研究——以A集团企业为例[J].大众投资指南,2020(22):41-42.

[3]郑昱.关于集团公司财务共享建设过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以FJXH集团为例[J].大众投资指南,2020(22):195-196.

[4]张波.集团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建设的探索与思考——以A集团公司财务体系建设为例[J].交通财会,2020(11):20-26.

[5]王小凤.试析GS集团公司财务共享模式下资金管控体系的构建[J].财富时代,2020(10):92-93.

[6]何斌.关于集团公司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0(15):155-156.

[7]呼桂霞.基于财务共享中心的财务业务流程再造研究——以信地集团为例[J].财会通讯,2018(29):68-72.

基金项目:山西职业技术学院2020年度院级教科研项目,课题名称:新时代地方红色文化融入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研究——以山西红色文化为例,项目编号:Y202003。

作者单位:唐山金融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集团公司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论特大型集团公司工程建设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互联网化下的集团财务共享中心建设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风险分析及其防控措施探讨
互联网+时代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探究
国企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科技期刊联合征订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