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融素养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研究

2021-04-09刘志霞

时代金融 2021年8期
关键词:金融素养中小企业融资

刘志霞

摘要:金融素养作为影响企业行为的重要因素,对中小企业现金流管理、风险管理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本文以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从提高企业管理者金融素养的角度出发,梳理分析了金融素养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作用机理,指出现阶段金融素养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并从金融素养视角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关键词:金融素养  中小企业  融资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为经济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管海霞等(2014)指出,中小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都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柱。但由于我国长期存在不均衡的二元经济和社会结构,导致市场经济体系和金融体系也呈现明显的二元特征,对中小企业产生了较为严重的金融排斥(吕劲松,2015)。加之中小企业自身“硬”信息不足,银行贷款更多依赖于“软”信息(姚耀军和董钢锋,2015),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一直是制约其发展的核心问题,也是政府相关部门努力解决但仍存在瓶颈的难点(黄宇虹等,2019),这一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运行。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迫在眉睫。

我国中小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自筹和银行贷款两种方式(张晓玫等,2013)。因此,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不仅要加大金融服务供给侧改革力度,还需要从企业自身内部进行改造提升(李建军等,2019)。中小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高度统一,企业管理者个人的金融素养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往往具有直接重要的影响。目前,学术界对金融素养尚没有统一定义,且大都定位于个人消费者层面和家庭层面,主要包括个人财富管理、家庭财富等方面。欧盟委员会将金融素养定义为“消费者和小企业所有者具备理解零售金融产品、作出有效金融决策的能力”。而本文描述的金融素养是一个相对系统性的概念,包括知识维度和应用维度。知识维度即通过教育或实践获得相關金融知识,主要包括对金融概念的理解以及对特定金融产品的认知;应用维度则是企业管理者运用金融知识,分析金融环境作出有效金融决策的能力。

一方面,由于金融素养定量分析难度较大,在已有的相关研究中,对金融素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金融素养测度、影响因素、金融教育项目有效性以及对家庭财富和金融行为决策的影响等方面。另一方面,由于企业内部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复杂性,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大都集中于经济金融结构、银企关系等角度,而金融素养对中小企业融资影响的相关研究较少,且进一步挖掘其内在影响机理的研究更少。因此,本文确定以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从提高企业管理者金融素养的角度出发,梳理了金融素养影响中小企业融资的作用机理,指出现阶段金融素养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并从管理者金融素养视角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二、金融素养影响中小企业融资的作用机理

从企业自身角度出发,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主要归因于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差、现金流及资金管理能力弱、财务制度不健全,且管理者及员工的金融素质不高,对正规金融机构产品及金融政策缺乏充分了解,存在着金融排斥现象。李建军等(2019)学者通过分析京津冀、江浙沪和广东三个地区企业的调查数据发现,缓解企业金融排斥是改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重要途径,而高管金融素养的提高可以通过影响企业风险管理能力和现金流管理能力,显著降低企业受到金融排斥的概率。金融素养作为影响企业行为的重要因素,主要从利率计算、通货膨胀和风险分散化三个角度刻画(Lusardi et al,2007),对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结合金融素养和中小企业融资的现有研究,本文构建出金融素养作用中小企业融资机理。基于中小企业经营权和所有权高度统一的特征,中小企业管理者加强自身金融素养可以提高对利率、通货膨胀以及风险分散化的认知,进而提高中小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增强识别、分散风险的能力和现金流及资金管理的能力,从而增加其获得正规金融服务的概率,降低金融排斥的程度,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促进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且相较于发展状况较差的企业,发展状况良好的企业其管理者及员工的金融素养往往较好,企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企业高管金融素养的提升,以此形成良性循环,达到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三、基于金融素养视角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

李建军等(2019)学者指出,高管金融素养的提高可以显著降低企业受到金融排斥的概率,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但由于金融素养研究的不充分性,以及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复杂性,目前通过提高金融素养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仍存在许多困境。

(一)企业制度不健全,人员金融素养薄弱

目前我国大部分的中小企业都是家族企业,虽然企业组织形式为公司制,但家族财产与企业财产的收入、支出边界模糊不清,企业产权没有明确界定,企业制度不健全,内部结构不合理。且中小企业大都从事传统产业,常采取“拿来主义”,企业经营发展对技术管理水平的要求不高,管理者及员工对金融素养并不重视,缺乏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基础,金融素养的培养与提高难度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小企业风险管理、现金流及资金管理等造成负面影响,致使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长期处于市场竞争的劣势。

(二)融资渠道单一,“软”信息不足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单一,主要分为民间借贷和正规融资。民间借贷融资成本高,没有规范的借贷体系,融资风险较大。在正规融资方面,信息不对称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风险成本和交易成本激增,从而引发融资市场上的“劣币驱良币”,一部分资质尚可的中小企业得不到合理有效的资金支持而退出信贷市场;另一部分能接受高昂融资成本的中小企业信用风险激增,坏账率升高。不良贷款的增多又会导致银行缩小对中小企业的信贷规模。正规融资门槛高,中小企业缺乏完整的财务报表和信用记录,有抵押资质的资产不足,抗风险能力差,难以向银行提供“硬”信息。因此,中小企业向银行贷款更多依赖于“软”信息。企业“软”信息主要包括企业的行为、经营、管理级企业管理者个人的能力、品德、声誉等各个方面。但由于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不规范,管理者的金融素养不高,企业“软”实力有待提升。

(三)金融素养应用不足,银企关系恶性循环

谢志华等(2019)学者认为,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是一个结构优化的问题,解决其不仅要从总量视角缓解,还要通过结构优化提升资金使用的质量。但目前由于中小企业管理者的金融素养不高,导致中小企业融资结构优化存在问题。一方面,中小企业管理者对银行金融产品及借贷流程缺乏充分了解,无法运用金融素养选择合适的金融产品,获得合理有效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企业经营管理者在风险分散和资金运用上缺乏准确认知,中小企业风险管理水平和现金流及资金管理能力弱,获得资金不能有效应用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导致中小企业偿付能力不足、资金流循环困难,无法进行正常的生产运作。最终形成银行不良贷款,银企关系紧张,导致银行进一步缩小对中小企业的信贷规模。

四、金融素养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建议与对策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本质上是结构优化问题,是复杂而长期的。金融素养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但目前尚存在概念界定模糊、缺乏统一测量标准、企业金融素养薄弱应用不足等诸多问题,针对上文所述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完善金融素养理论体系,加大金融素养普及力度

从研究者角度,应当不断完备金融素养理论体系,明确金融素养概念界定,理清相关概念间的关系,开拓具有可比性的全球性金融素养测量工具,制定标准化金融素养测度规范,丰富金融素养测量内容,为金融素养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从政府角度,提升企业的金融素养是一项长期且复杂的工作,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大对企业高层金融素养的普及力度,因地制宜地推进普惠金融政策,建立有针对性的金融素养培训项目,构建区域性企业家市场,为提高中小企业金融素养夯实基础,为金融素养作用中小企业融资提供可行性条件。

(二)完善企业内部结构,加强金融素养人才培育

中小企业要完善企业制度,改善企业内部结构,明确企业财务、产权等信息。同时要注重发展创新,将“拿来主义”变为自主创新,积极投身新兴产业,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同时,中小企业应加强技术管理水平和人才要求,重视金融素养的提高和高素质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在认知上充分理解金融素养对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作用及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企业要通过多途径、多方式自觉提升自身金融素养水平,内部积极组织金融素养培训课程,举办金融知识普及活动,定期开展企业管理层金融知识测试等。提高中小企业管理者及员工的金融素养,从而提高企业的风险管理、现金流及资金管理能力,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问题。

(三)提高中小企业“软”实力,扩充融资渠道

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单一,且过度依赖于内部借贷。这主要是由于中小企业财务报表不全面、信用记录周期较短,且可用于抵押的资产不足,难以向银行提供较为充分的“硬”信息,中小企业向银行贷款更多依赖于“软”信息。尤其是大银行对于信贷的门槛高,使得中小企业难以通过银行获得正规融资,融资渠道單一,融资困难且融资成本较高。因此,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应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中小企业应当在完善财务报表和信用记录等“硬”信息的同时自觉培养和提高自身的金融素养水平,提高风险识别与分散、现金流及资金管理能力,提升企业“软”实力,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相对于大银行,中小银行在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时具有“小银行优势”,对处理中小企业“软”信息方面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因此,中小企业在申请获得正规融资时可以适时适度地向中小银行倾斜,不断提高自身金融素养水平,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此提高获得正规金融服务和资金支持的概率。

(四)提升金融素养应用能力,缓解银企关系

金融素养对中小企业的作用影响不仅体现在获得资金支持方面,还体现在对所获资金的合理运用方面。因此,中小企业应当注重提升金融素养的应用能力,以此缓解中小企业与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避免银企关系的恶性循环。一方面,中小企业应当充分运用金融素养、金融知识选择合适的金融产品,获得合理有效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中小企业要运用金融素养将资金有效、充分、合理地应用于企业的生产发展经营活动中,提高自身偿付能力,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中小企业自身的融资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实现资金流良性循环,缓和银企关系,从而达到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目标。

参考文献:

[1]Lusardi A,Mitchell O S. Baby Boomer Retirement Security: The Roles of Planning, Financial Literacy, and Housing Wealth [J].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2007, 54 (1): 205-224.

[2]管海霞,张俊梅.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4(S2):40-41.

[3]吕劲松.关于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思考[J].金融研究,2015(11):115-123.

[4]姚耀军,董钢锋.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缓解:金融发展水平重要抑或金融结构重要?——来自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金融研究,2015(4):148-161.

[5]黄宇虹,黄霖.金融知识与小微企业创新意识、创新活力——基于中国小微企业调查(CMES)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19(4):149-167.

[6]张晓玫,宋卓霖,何理.银企关系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约束吗——基于投资-现金流模型的检验[J].当代经济科学,2013(5):32-39+125.

[7]李建军,周叔媛.高管金融素养是否影响企业金融排斥?——基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视角[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9(5):19-32.

[8]谢志华,邵建涛.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辨析[J].财会月刊,2019(15):3-7+178.

作者单位: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金融学院

猜你喜欢

金融素养中小企业融资
融资
融资
7月重要融资事件
5月重要融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