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残差修正的ARMA模型探测门源MS6.4地震前电离层TEC异常

2021-04-09尹淑慧王轶卓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门源电离层峰值

李 磊 张 宁 尹淑慧 王轶卓

1 大连海事大学理学院,大连市凌海路1号,116026

震前电离层扰动与电离层耦合机制是地震前兆研究的热点之一[1-3]。研究表明,在5级以上地震发生前,震中及其附近地区的电离层TEC会存在异常扰动的现象[2-6]。传统的探测震前TEC异常的方法主要包括中位数法、四分位距法和滑动时窗法等[6],虽然这些方法已成功分析了许多震前TEC异常现象,但其计算TEC参考背景值的精度较低,同时又缺乏统一的限差判决门限,因此会影响电离层异常扰动事件的准确判断[5]。基于上述原因,许多新的震前TEC异常探测方法[6-8]被提出,其中基于时间序列分析理论的方法受到大量关注。但该方法主要用于7级以上的地震震例分析,对5、6级地震震例的研究很少。本文利用ARMA模型对TEC预测数据进行残差修正,获得TEC参考背景值,提出相对误差和绝对误差相互制约的限差判决门限,并以2016-01-21青海门源MS6.4地震为例,研究震前14 d和地震当天震中及周围区域的TEC异常。

1 残差修正的ARMA模型(ARMA-RC)

(1)

2 ARMA-RC模型与传统方法预测精度比较

基于IGS提供的2014-11-01~12-29网格点(0°N, 90°E)TEC数据,分别采用ARMA-RC模型、滑动时窗法(时窗长度为10 d)和四分位距法预测2014-12-25~29共120 h的TEC小时数据。引入相对误差(Ur)和绝对误差(Δ)对结果进行分析:

(2)

式中,TECpre、TECIGS分别为TEC预报值和IGS发布值。

由表1可知,在120 h预报时间内,无论是从|Δ|<2 TECu的数据量占全部数据的比例,还是|Δ|<1 TECu所表示的较高精度来看,ARMA-RC模型的预测精度都最高。图1横轴为从预报开始时刻起算的小时数,可以看出,3种方法中,ARMA-RC模型预测TEC值的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波动范围都最小,说明其预测TEC的精度高于传统方法。

表1 3种方法预测TEC值的误差统计

图1 ARMA-RC模型与传统方法预测TEC的误差对比Fig.1 Comparison of errors of predicted TEC between ARMA-RC model and traditional methods

3 门源MS6.4地震电离层TEC异常探测

门源MS6.4地震发生于2016-01-21 UT 01:13,震中位置为37.7°N、101.6°E。基于IGS发布的时间分辨率为1 h的TEC数据,通过双线性插值求出震中位置TEC值,数据时段为2015-11-14~2016-01-21。

3.1 ARMA-RC模型计算TEC参考背景值

将震前数据分成3组:2015-11-14~2016-01-06、2015-11-19~2016-01-11、2015-11-24~2016-01-16,分别作为训练数据用于参数估计及模型建立。将震前14 d和地震当天分为3个时段:2016-01-07~11、2015-11-12~2016-01-16、2015-11-17~2016-01-21,其相应数据作为观测值。

基于训练数据,参照文献[7]的计算流程,利用ARMA-RC模型,分别对未来5 d的TEC小时数据进行滑动递推预测,得到2016-01-07~11、2015-11-12~2016-01-16、2015-11-17~2016-01-21时段TEC参考背景值。对新加入的训练数据进行异常剔除,处理方法为利用相邻内插法计算正常值并将其替换[6]。

3.2 TEC异常限差判定策略

(3)

3.3 震前太阳和地磁环境

基于门源县TEC数据,初步发现10 d共17个时刻出现TEC异常。为排除太阳、地磁异常活动等因素对TEC数据的影响,对地震前14 d各时段地磁活动的Kp指数、Dst指数和太阳辐射流量F10.7进行分析。从图2可以看出,在探测时段内,F10.7远小于150 SFU,指数变化相对稳定,可以排除太阳活动引起TEC异常的可能性;01-07、

图2 震前(01-07~01-21)Dst、Kp和F10.7指数变化Fig.2 Variation of Dst, Kp and F10.7 before Menyuan earthquake (from January 7 to 21)

01-11~13、01-19~21地磁活动Kp指数均超过3,表明存在一定的地磁干扰;除01-21外,其他日期Dst指数绝对值均在30 nT以内。因此,剔除上述日期内的TEC异常后,其他异常极可能由此次地震引起。

3.4 探测结果及分析

3.4.1 基于IGS数据作为TEC真值的结果分析

表2为2016-01-07~21时段TEC异常的相关数据,其中,ΔTEC=TECIGS-TECARMA,ΔTEC>0表示正异常,ΔTEC<0表示负异常;正负异常持续时间(ΔT)为ΔTEC连续同号的小时数。图3(a)、3(b)分别为利用滑动时窗法和ARMA-RC模型探测的TEC异常结果,数字1~7表示异常数据点,EQ为地震发生时刻位置,绿色区域表示TEC参考背景值上下限值区间,黑色曲线为实际探测的TEC值。

表2 门源地震震中上空TEC异常扰动数据

图3 门源地震前(2016-01-07~21)TEC异常扰动结果Fig.3 The results of TEC anomalies before Menyuan earthquake (from January 7 to 21,2016)

由图3可知,2种方法探测的结果存在明显不同。滑动时窗法由于预报的参考背景值精度较低,其发生异常的天数明显多于ARMA-RC模型,且异常一旦出现,随后几天均会出现异常,同时正负异常无明显分布规律,该结论与前人的讨论结果相符[1,6]。由于滑动时窗法探测结果的准确性存在一定问题,因此本文只对ARMA-RC模型的探测结果作进一步分析。

由表2及图3(b)可知,震前14 d内共发生4次正异常和3次负异常,正负异常次数基本相同;正异常最长持续时间为3 h,在震前第5天UT 05:00达到此次正异常峰值(位置7),该点也为震前正异常的最大值时刻;负异常最长持续时间为3 h,在震前第11天UT 09:00达到此次负异常峰值(位置4),但负异常最大值时刻并未与该点重合,而是发生在震前第5天UT 00:00(位置6)。对于此次地震而言,正负异常的最大值发生处均为最临近地震的2次异常,并且负异常发生时间早于正异常。

3.4.2 考虑IGS数据解算精度的结果分析

IGS发布的电离层TEC数据的解算精度为2~8 TECu,为进一步验证表2中TEC异常结果的可靠性,对上述TEC异常作进一步筛选。综合考虑IGS数据的解算精度,制定如下异常筛选方案:1)将表2中|ΔTEC|与IGS发布的RMS值进行对比,剔除|ΔTEC|远小于RMS的数据点;2)通过区域二维电离层地图进行异常分析。根据方案1,表2中序号6、7的数据点可作为进一步待分析的异常候选点,其他数据点受IGS数据解算精度所限而无法有效判断,暂不进行分析。

为进一步分析震前TEC异常的二维空间分布情况,利用ARMA-RC模型对0°~60°N、50°~150°E范围内的GIM电离层地图进行异常探测。探测数据时段与震中相同,时间分辨率为1 h,空间分辨率为经度5°、纬度2.5°,共计525个探测点。图4为2016-01-15 UT 23:00~2016-01-16 UT 07:00的TEC异常分布图,图中五角星为震中位置,图4(b)、4(g)分别对应表2中序号6、7的震中异常时刻。

从图4可以看出,UT 23:00震中区域电离层非常平静,震中西南方向(15°N,70°E)附近出现明显负异常,最大异常峰值为-2.9 TECu;随着时间的推移,异常区域向震中方向移动并逐渐增大,且呈现集中现象, 在UT 00:00形成覆盖震中的负异常区域,震中位于该区域的偏东方向,最大异常峰值为-2.6 TECu,位于震中以南;随后异常区域远离震中并向东南方向扩散,在UT 01:00形成较大范围、分散的负异常区域,最大异常峰值为-3.7 TECu,并在10°N、150°E附近出现明显正异常区域,最大异常峰值为4.4 TECu;UT 02:00震中东南方向出现异常峰值为3.8 TECu和-4.6 TECu的2个异常区域,查询2016年全球地震动态可知,2016-01-27加罗林群岛西部(8.3°N,137.8°E)、2016-01-19中国台湾台东县海域(22.9°N,121.3°E)分别发生5.2级和5.8级地震,2次地震震中恰好位于图4(d)中正、负异常区域,2次异常可能与这2次地震有关,具体关联还需进一步研究;UT 03:00震中附近电离层又趋于平静;UT 04:00震中西部出现峰值为-2.7 TECu的负异常;UT 05:00形成覆盖震中的正异常区域,震中位于该区域的偏南方向,正异常峰值同样位于震中以南,最大异常峰值为2.8 TECu;随后异常区域向东北方向移动并逐渐减小,震中附近区域异常再次消失。

图4 ARMA-RC模型探测区域电离层异常(2016-01-15 UT 23:00~2016-01-16 UT 07:00)Fig.4 TEC anomalies based on ARMA-RC model(from UT 23:00, January 15,2016 to UT 07:00, January 16,2016)

综上所述,2016-01-16 UT 00:00和UT 05:00在震中及其附近形成范围非常集中的电离层异常区域,异常峰值点均位于震中偏南方向,同时震中位置并不是异常区域的中心点:UT 00:00发生负异常时,震中位于负异常区域的偏东方向;UT 06:00发生正异常时,震中位于正异常区域的偏南方向。上述分析特征与前人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4-6, 11],表明2016-01-16 UT 00:00和UT 05:00的电离层异常现象与本次地震密切相关。

4 结 语

本文利用ARMA模型对TEC预测残差进行修正,得到TEC参考背景值,并设定相对误差和绝对误差相互制约的限差判定策略,探测门源MS6.4地震前TEC异常。结果表明:1)震前第5天存在明显的TEC异常现象,且异常与太阳活动、地磁活动等影响无关,从而验证了本方法对震前TEC异常探测的有效性;2)震前TEC正负异常发生次数基本相同,并且负异常发生在正异常之前;3)震中及附近更大区域内形成范围非常集中的电离层异常区域,异常峰值点位于震中以南,震中位置与异常区域的中心点并不重合,位于负异常区域偏东方向和正异常区域偏南方向。

本方法可为震前TEC异常探测中参考背景值的确定和限差判决门限的设定提供重要参考。为了更好地验证本文方法的有效性,下一步将选取更多、更经典的震例进行地震前后异常情况探测。

致谢:感谢IGS、日本京都地磁中心、中国科学院空间中心为本文提供电离层、Kp、Dst和F10.7数据。

猜你喜欢

门源电离层峰值
“四单”联动打造适龄儿童队前教育峰值体验
一种电离层TEC格点预测模型
Kalman滤波估算电离层延迟的一种优化方法
青海门源地区克克赛金矿床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找矿前景
大通河风光(青海门源)
电离层对中高轨SAR影响机理研究
宽占空比峰值电流型准PWM/PFM混合控制
基于峰值反馈的电流型PFM控制方法
西部放歌八之六
Linux Shell语言在电离层解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