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香格里拉市热林铅锌银矿特征及找矿标志
2021-04-09胡成军
赵 贤,孙 涛,胡成军
(云南省地质矿产勘查院大理地质矿产所,云南 大理 671000)
云南香格里拉市热林铅锌银矿区地处甘孜—理塘结合带西侧,德格-中甸陆块东缘,印支期义敦岛弧带南段之格咱岛弧,普朗-沙鲁里山外火山岩浆弧带,总体构造线呈近北北西向展布。矿区属特提斯成矿域,喀喇昆仑-三江成矿省,义敦-香格里拉Au-Ag-Pb-Zn-Cu-Sn-Hg-Sb-W-Be成矿带之格咱岛弧铜钼铅锌金银锑成矿带。
1 矿区地质特征
1.1 地层
矿区主要出露上三叠统曲嘎寺组(T3q),区域上的曲嘎寺组根据岩石组合类型、古生物等可划分为三个岩性段,矿区出露曲嘎寺组三段。总的来看曲嘎寺组三段(T3q3)为深灰色、黑色板岩、粉砂质板岩夹变质砂岩、大理岩等。厚大于300m。曲嘎寺组三段按岩性特征又分为三个岩性层。
(1)曲嘎寺组三段一层(T3q3-1):深灰色~黑色泥质板岩、粉砂质板岩夹变质砂岩,板岩中普遍含自形立方体状黄铁矿。厚大于 183.53m。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
(2)曲嘎寺组三段二层(T3q3-2):是矿区主要的近矿围岩,底部为深灰色极薄层状泥质灰岩,向上迅速过渡为深灰色薄层夹中层状方解石大理岩、大理岩化泥质灰岩,局部夹薄层状白云石大理岩,岩层中普遍含炭泥质、锰质条纹、条带,向上炭泥质、锰质含量具逐渐增多的趋势。与下伏T3q3-1呈断层接触,厚大于34.91m。
(3)曲嘎寺组三段三层(T3q3-3):为深灰色泥质板岩夹粉砂质板岩、变质砂岩,板岩中稀疏嵌布自形立方体状粗粒晶~巨粒晶状黄铁矿,一般晶粒为1cm~3cm,最大晶粒达6cm。与下伏T3q3-2呈断层接触。厚 大于82.49m。
1.2 构造
矿区构造与区域构造线方向一致,均呈北西向展布。区内构造活动强烈,次级断层及褶皱发育。矿区内发育一组北西向平行排列的断层,主要断裂有F1、F2、F3、F4等,其中对成矿影响较大的为F1断层,控制了矿区铅锌银矿体的产出(图1)。
图1 沃迪措矿段铅锌银矿地质图Fig 1.Geological Map of WodicuoPb-Zn-Ag Ore Block1.崩积物;2.冲湖积物;3.曲嘎寺组三段三层;4.曲嘎寺组三段二层;5.曲嘎寺组三段一层;6.英安斑岩;7.地质界线;8.逆断层及编号;9.构造破碎带;10.矿体及编号;11.勘探线位置及编号;12.岩层产状
F1断层呈北西走向纵贯整个矿区,大致沿沃迪措-迪隆(牛场)一线展布,断裂带主要发育于曲嘎寺组三段(T3q3)地层中,断层产状与岩层产状基本一致,具层间断层特征。沿断裂带发育有宽40m~60m不等的构造破碎带,断裂带岩石碎裂岩化、片理化强烈,局部糜棱岩化,发育有挤压揉皱体、菱形构造透镜休,构造角砾成分主要有大理岩(或大理岩化灰岩)质、板岩质和白云岩质、角砾呈棱角状~次棱角状,砾径5mm~50mm为主,少量350mm。断裂带岩石普遍具褪色蚀变,伴有强硅化、碳酸盐化、泥化、局部白云石化。主断层面在走向上和倾向上均呈舒缓波状弯曲,总体倾向南西210°~244°,倾角70°~88°。根据构造破碎带规模、展布空间、岩石组成及其蚀变等特征综合分析,显示先张后压扭的复合断层性质,为一压扭性断裂。矿体WKT1、WKT2赋存于该断裂破碎带内,显示了该断裂的导矿和容矿作用。
1.3 岩浆岩
1.4 变质作用
区内区域变质作用较为普遍,分布范围广,形成大面积浅变质岩,主要表现为岩石中矿物重结晶和定向排列,形成大面积的板岩、变质砂岩;接触变质作用主要发生在岩体和围岩接触带附近,形成宽数百米的角岩化带,角岩中见铅锌矿化、铜矿化、黄铁矿化。动力变质作用主要为岩层发生变形、破碎,形成构造角砾岩、碎裂岩。
1.5 围岩蚀变
矿区近矿围岩蚀变较为发育,与矿化有关的主要有硅化、碳酸盐化、角岩化、绿帘石化、绿泥石化等。沃迪措矿段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碳酸盐化、绿帘石化、绿泥石化。
2 矿床地质特征
2.1 矿体特征
矿体及蚀变矿化带赋存于曲嘎寺组三段二层(T3q3-2)的层间构造破碎带中(图1),严格受F1断裂控制。蚀变矿化带长大于600m,宽40m~60m,总体走向320°,倾向210°~240°,倾角70°~86°,矿化带内产铅锌银同体共生矿体2个(WKT1、WKT2)。
(1)WKT1矿体:赋存于F1断裂构造破碎带下部,矿体倾向230°~251°,倾角70°~87°,沿走向、倾向波状起伏,属陡倾斜矿体,形态似层状,矿体形态较单一,多见膨大或缩窄现象(图2)。矿体厚度1.38m~8.56m,平均厚6.39m,厚度变化系数92%,属厚度变化较稳定型。矿体厚度在纵向及横向上变化幅度明显,纵向上总体表现为由南东向北西逐渐增厚,垂向上表现为上厚下薄的趋势。Pb品位0.56ω%~5.74ω%、平均品位4.77ω%,品位变化系数112%,属有用组分分布较均匀型;Zn品位0.90ω%~4.93ω%,平均品位4.78ω%,品位变化系数82%,属有用组分分布较均匀型。Ag品位为48.00~247.33g/t,平均225.96g/t,品位变化系数60%,属有用组分分布均匀型。含矿岩性为构造角砾岩、碎裂岩化大理岩、大理岩化泥质灰岩、含炭泥质灰岩、白云岩。具黄(褐)铁矿化、硅化、碳酸盐化。顶板岩性为浅灰~灰色碎裂状大理岩(或大理岩化灰岩)、底板岩性为灰~深灰色泥质板岩和大理岩。矿体与围岩间界面规则、产状稳定、标志清楚明显。
图2 沃迪措矿段铅锌银矿体产出形态图(0线剖面)Fig 2.Orbody Occurrence State of WodicuoPb-Zn-Ag Ore Block
(2)WKT2矿体:赋存于距F1断裂中,矿体倾向210°~252°,倾角80°~87°,为陡倾斜矿体。矿体形态呈似层状,矿体较连续,形态单一,局部膨大(图2)。矿体厚度1.70m~7.72m,平均厚8.49m,厚度变化系数140%,属厚度变化不稳定型。矿体厚度在纵向及横向上变化幅度小,总体表现为厚度较稳定,垂向上表现为上厚下薄的趋势。Pb品位0.52ω%~4.85ω%、平均Pb品位2.52ω%,品位变化系数82%,属有用组分分布较均匀型;Zn品位0.98ω%~4.31ω%,平均品位3.15ω%,品位变化系数68%,属有用组分分布均匀型。Ag品位为57.40~236.00g/t,平均品位141.59 g/t,品位变化系数77%,属有用组分分布均匀型。含矿岩石为碎裂状大理岩、构造角砾岩,矿体顶板和底板均为大理岩,矿化岩石与围岩间界面规则、产状稳定、标志清楚明显。
2.2 矿石质量
金属矿物主要为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毒砂、黄铜矿、白铅矿、菱锌矿。
脉石矿物为方解石、菱锰矿、锰白云石、石英。
矿石结构主要有自形-半自形-它形粒状结构、不等晶粒状结构、包含结构、显微鳞片结构、乳滴状结构。
矿石构造主要有细脉状构造、浸染状构造,块状构造、角砾状构造、网脉状构造、碎裂状构造;次要构造有皮壳状、葡萄状构造、蜂巢状构造、土状构造。
3 矿床成因分析
3.1 区域成矿条件
矿权区地处甘孜—理塘结合带西侧,德格—中甸陆块东缘,印支期义敦岛弧带南段之格咱岛弧,普朗—沙鲁里山外火山岩浆弧带,总体构造线呈近北北西向展布。属格咱岛弧铜钼铅锌金银成矿带(昌台-乡城岛弧成矿带南段)Ⅳ级成矿单元。随着格咱岛弧东侧甘孜—理塘小洋盆的发育(P2-T1转变为被动大陆边缘环境)、演化(T2-T3向西俯冲形成主动大陆边缘),于晚三叠世岩浆弧发展阶段,沉积了曲嘎寺组(T3q)、图姆沟组(T3t)、喇嘛哑组(T3lm)一套巨厚的碎屑岩-碳酸盐岩-火山岩建造,岩性主要为砂板岩夹灰岩、安山玄武岩-安山岩、英安岩等,构成区内印支期-燕山期-喜马拉雅期浅成中-中酸性-酸性矿化斑岩的直接围岩。
区域地球物理(重力、航磁)异常及区域地球化学异常特征较为突出。
区域上由一系列北西向紧密线性褶皱和同向断裂组成,是控制沉积建造、变质作用、岩浆活动及其有关矿产的主要构造,而次级同向断裂则为容岩(矿)构造。区内不同期次、不同类型的岩浆岩极为发育,尤以中酸性岩分布广,为Pb、Zn、Ag、Mo等矿床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热力和物源,这些矿产与岩浆活动和构造关系密切相关。
3.2 矿床控制因素
(1)构造控矿:沃迪措矿段铅锌银矿体赋存于曲嘎寺组三段二层(T3q3-2)的层间构造破碎带中,总体呈北西走向,由能干性不同的板岩与大理岩接触部位形成一系列不同尺度的层间破碎带,构成含矿热液运移、储存构造系统,含矿热液在构造热动力的驱使下,沿构造运移到有利的构造部位而定位成矿,具先张后压的复合型断裂F1对矿体成生起到决定性控制作用,矿体严格沿此断裂带产出,矿化岩石为构造角砾岩、碎裂岩、大理岩化泥质灰岩、含炭泥质灰岩等。岩石普遍具黄铁矿化、方铅矿化、闪锌矿化、硅化、碳酸盐化。
(2)地层及岩石组合控矿:沃迪措矿段:矿体赋存于曲嘎寺组三段二层(T3q3-2)大理岩层位内,岩石挤压破碎,孔隙(微细裂隙)发育,含矿热液选择性对化学活动性极强的碳酸盐岩(主要是大理岩化灰岩、次为少量白云岩)进行广泛而强烈的充填交代作用,形成铅锌银矿体,而大理岩之两侧板岩则起到了良好的隔挡、屏蔽作用,迫使含矿热液得以与碳酸盐岩发生持续、彻底的交代作用,形成碳酸盐岩型铅锌矿石。
3.3 矿床成因
根据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并结合矿权区成矿控制因素、矿体特征、矿化富集规律,从该铅锌银矿体赋存于大理岩与板岩的层间构造破碎带中,矿体受构造、层位、岩性、蚀变控制明显。初步认为矿床成因类型属构造热液型铅锌银矿床。
4 找矿标志
(1)矿化露头标志:矿区位于高原雪山地区、剥蚀程度高,以往地质工作程度低,在岩体和围岩的接触带附近,常有较多平行排列的石英脉分布,在规模较大的石英脉中,常具较好的铅、锌、铜、钼矿化露头。矿化露头是直接的找矿标志。
(2)次火山岩或超浅成侵入岩标志:次火山岩或超浅成贯入的斑(玢)岩体,从中性到中酸性多期次的分异程度高的地域,特别是多种岩类构成的杂岩体,往往有斑岩型及构造热液型铜、铅、锌、钼多金属矿产出。
(3)构造标志:矿区一级断裂构具有导岩、导矿作用,二级断裂构造是岩浆、含矿热液的运移通道,次级同生、派生断裂,裂隙带(如沃迪措矿段的F1)及更低级别序次的微构造-节理、裂隙,则是容矿和储矿场所。
(4)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标志:水系沉积物、土壤、原生晕等地球化学场中铜、铅、锌、银、钼、金等多金属元素异常分布区及物探激电、磁异常区,往往预示有矿化体存在。
(5)蚀变标志:岩体和构造破碎带中普遍发育的硅化、碳酸盐化、黄铁矿化、角岩化是间接的找矿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