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工原理实验“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2021-04-09冒爱荣郁桂云颜秀花丁建飞

广州化工 2021年22期
关键词:育德原理课程思政

冒爱荣,许 伟,郁桂云,吴 静,颜秀花,丁建飞,邵 荣

(盐城工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江苏 盐城 224051)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课程思政”是高校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种全新的综合教育理念。2020年,教育部制定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指出,要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让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2]。

化工原理实验是我国高等学校化工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化工原理实验可以帮助学生验证、巩固和加深化工过程基本理论,强化训练化工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工程意识和工程能力。该课程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进行严格、系统的科学实验,因此,在化工原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在训练学生单元操作实验技能,提高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同时;更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踏实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坚韧不拔的科学品质。

1 化工原理实验课程实施“课程思政”教育的必要性

化工原理实验的授课对象主要为化工类专业学生,他们毕业后将进入化工类相关企业的生产控制、产品研发、技术管理、产品销售等岗位。这些工作岗位均要求毕业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娴熟的操作技能,以及良好的综合素质和思想品德。目前,不少成长于优越环境中的零零后们具有较为强烈的自我中心意识,易受外界各种思想、文化和价值观的影响,人生目标不够明确,抗挫折能力差,集体观念和团队意识淡薄,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缺失[3]。因此,化工原理实验课程任课教师在课堂上除传授专业知识外,还应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实施“课程思政”教育,促进学生加深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教会学生为人处世、做人做事,实现知识传授与思想价值引领的同向而行。

2 化工原理实验课程实施“课程思政”教育的具体途径

2.1 强化育德意识,提升教师育德能力

育德意识是指教师主动、有目的地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意识。育德能力是指教师在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过程中应具备高超的技能[4]。化工原理实验任课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也是“课程思政”实施的主体,其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直接决定“课程思政”实施的效果。目前,不少实验教师毕业于国内外知名理工类高校,虽具有渊博的专业学识和精湛的专业技能,但普遍存在育德意识不强、育德能力不足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程思政”教育的效果。专业教师只有强化育德意识,加强系统学习,提高自身政治素养,拓宽文化视野,及时更新和补充专业知识,提高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主动学习现代化教育理念,丰富教学方法与手段,才能全面提升育德能力。

2.2 坚持立德树人,深挖课程思政元素

化工原理实验课程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任课教师应深入挖掘和总结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并将其融进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奋斗目标,坚守理想信念,充分发挥思政元素的育人功能[5]。例如,任课教师在介绍实验原理时,可以引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哲学观点,鼓励学生通过课程实验去验证化工过程基本理论,学会用基本理论去指导科学实验,并用相关的哲学基本原理去解释每一个实验现象。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化工原理实验课程学习效果。教师不宜硬性灌输,生硬地直接给出结论,而应从教学案例中引出思政问题,开展思政教育,提升思政教育的感染力和亲和力,进而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2.3 厚植家国情怀,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家国情怀是个体的人对家庭、人民和国家的高度认同和深情大爱,是对国家和社会的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与担当意识。爱国主义是人们对祖国的深厚感情与责任担当,集中体现对祖国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荣誉感[6]。在化工原理实验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介绍我国老一辈科学家的生平事迹、突出贡献,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实现“厚植家国情怀、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这一教学目标的达成。例如,在流体流动阻力的测定实验中,我们会讲解我国著名化学工程专家顾毓珍的生平。顾先生在美国留学期间,即提出了国际学术界的公认的 “流体在圆管中流动时的流动阻力计算公式基础理论”(后称之为 “顾氏公式”)。1932年,顾先生学成后,冲破重重阻力,回到了祖国怀抱,一生致力于为我国化学工程学科的开创和化学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4 化解“谈化色变”,弘扬“美丽化工”理念

提及化学工业,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环境污染、危险品爆炸事故,以至于人们“谈化色变”,恨不得将化工企业“一关了之”。事实上,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和全人类的衣、食、住、行,都与化工息息相关。在化工原理实验教学中,我们有义务、有责任化解学生“谈化色变”顾虑,积极传播现代“美丽化工”新理念,引导学生科学认知化工,重塑化工行业形象。通过课堂教学,结合专业教育、《化学与生活》选修课、观看《探索化学化工未来世界》系列科普片等形式,展现现代化工的独特魅力,让学生认同、热爱化工专业,并立志投身化工事业,为打造“美丽化工”、建设“美丽生活”贡献力量。例如,在讲解过滤实验时,我们可以介绍医用口罩、医用防护服在新型冠状肺炎病毒疫情防控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让学生了解这些医用物资属于典型的化工产品,并学会用化工原理基本理论去解释其工作原理。通过这样的实例,让学生认识到所学专业知识的重要性,培养其“亲化工、爱化工、懂化工、干化工”的感情。

2.5 增强法制观念,牢固树立安全意识

在化工原理实验中,需要使用乙醇、氢氧化钠、氢气等危险化学品,空气压缩机、电加热器等高温高压设备、离心泵、空气压缩机等机械运动设备。在实验过程中,如不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将会引发各类实验室安全事故。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思想引领为目标,传递“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理念,组织开展实验室安全教育与培训活动,带领学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国家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文件、校院两级实验室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等。通过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教育,使其充分认识实验室安全工作的重要性,以及违法、违规所导致后果的严重性,使学生不断增强法制观念,牢固树立安全意识[7]。例如,在精馏实验教学中,我们要求学生通过预习了解乙醇的理化性质,在实验过程加强个人防护工作(如穿着实验服、佩戴护目镜和防护手套等),并全程开启排风系统。为督促学生规范做好实验室安全工作,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我们将“实验室安全工作”的执行情况明确纳入实验考核指标体系中,并实行“一票否决”。

2.6 培养环保意识,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习近平同志在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将绿色发展作为“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理念。绿色发展理念要求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在化工原理实验中,有多个单元操作涉及实验废弃物的产生与排放,如处置不当,将会造成环境污染问题,威胁实验人员的健康。因此,在实验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环保意识,传递并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环保理念[8]。实验指导教师应负责组织开展实验室环保专题教育,带领学生学习安全与环境相关法律法规文件、实验室废弃物安全管理制度,使学生充分认识实验室环保工作的重要性,让保护环境成为其自觉行动。例如,在精馏实验教学中,我们着重介绍适宜回流比的确定原则,要求学生在操作费和设备费之间作出权衡,培养学生的成本意识和节约资源意识。同时,要求学生对产品乙醇进行回收再利用,即避免了环境污染问题,又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体现了循环经济理念,真正做到了自觉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2.7 提升职业素养,培育大国工匠精神

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协作共进的团队精神、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这四个方面的内容[9]。在化工原理实验教学中,我们注重多途径培育新时代大学生“工匠精神”,培养和提升大学生职业道德素养。例如,在进行实验数据记录、分析与处理时,要求学生务必秉持“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养成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理性对待实验结果。化工原理实验数据处理过程往往涉及极其复杂的计算方法,试差计算是传热、吸收、精馏等多数单元操作过程常用的计算方法,是不断趋于真值的过程。籍此可以培养大学生的抗挫能力、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和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10]。化工原理实验一般需要多人协作完成,要求同组学生能做到合理分工、职责明确、扬长避短、形成合力,通过沟通交流、分工与协作,共同完成实验内容,培养大局意识和协作共进的团队精神。

3 结 语

随着现代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对推动“三全育人”新格局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实践证明,通过化工原理实验课程中隐性的思政教育,促进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专业教育同频共振,实现了教书与育人的有机统一,实现了专业知识与思想道德的同步提升,真正实现了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

猜你喜欢

育德原理课程思政
探求中考毕业班级足球的育德路径
新时代高校教师育德能力的提升途径
了解咳嗽祛痰原理,有效维护健康
育德养正:幼儿园教育的理性回归
平均场正倒向随机控制系统的最大值原理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化学反应原理全解读
通信原理教学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