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空中急救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

2021-04-09郝志梅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21年2期
关键词:网络体系直升机航空

陈 玲,郝志梅

空中急救是紧急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排除交通、地形等影响,实现急救前移,节约挽救生命的宝贵时间。空中急救是在施救过程中借用直升机、固定翼飞机等载运救援物资、急救设备和医护人员,把伤病员运送或转送至目标地(或医院),使被救助人脱离危险或得到医护救助的紧急救助方式。空中急救具有反应迅速、覆盖范围广、运行速度快、时效性强等特点,在大型突发事件中所起到的作用远大于普通的地面救援,其未来需求将持续扩大。

1 我国空中急救发展历程

我国空中急救业务在20世纪90年代起步,最初由民营航空开始进行航空医疗转运业务。目前全国主要的航空医疗救援机构有国际SOS、红十字会999、金汇通航等。空中急救经历了一定的发展和逐步完善的过程。

2001年青岛市急救中心、青岛直升机航空有限公司和山东海事局联合建成中国首个“120”直升机海陆空立体急救网络。2002年武汉市急救中心完成国内首例直升机患者运送,之后逐渐发展完善。2014年西京医院成立首个成建制西京飞行医疗队,2015年中国医学救援协会成立空中急救分会。2016年国家卫生计生委提出启动陆海空立体化紧急医学救援网络建设之后,湖北省创建“120”空中急救体系,广西省2017-09成立广西航空医疗救援联盟,安徽省“空中120”于2017-08开始运行。同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家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十三五”规划》,鼓励通航企业增加专业设备,发挥其在医疗救护等方面的作用,2018年中国红十字999专业航空医疗救援机队正式成立。

根据2019-01圣翔航空的报道,目前,我国经专家组确定的空中急救试点机构共计为21个城市的72家医疗机构。其中河北、辽宁、江苏和四川等地为7家,浙江和山东6家,北京和陕西5家,重庆2家。在中国民用机场协会医疗救护专业委员会对北京首都等49家机场开展的医疗业务调查中显示,49家机场2016-2018年进行的空中急救件数分别为,1026例、980例和775例[1]。近几年主要省市的急救情况如下:截止2018-01,湖北省十堰“120”已成功开展11例。截止到8月,安徽省“空中120”共救援13起,飞行距离共计3 770公里。截止到12月,广西共审核通过并实施直升机救援33例。

2 我国空中急救体系建设情况

2.1空中急救基础设施 完善的基础设施是空中急救有效实现的重要保障。空中急救的基础设施不仅包括与运输载体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还包括急救过程中的设备配备情况。我国的航空救援队伍主要由军队、警用航空、政府专业救援队和通用航空企业共同组成。目前已建立起32支警用航空机队,拥有50多架直升机和12个独立的警航基地(7个在建);交通运输部救助飞行队现有飞机30多架,8个救助飞行基地,59个救助起降点和专业急救人员563人[2]。到2016年底,我国可用于空中急救的临时起降场地大约250个,运输驾驶人员3.9万人。我国开展空中急救使用的急救设备大多以临时配备为主,专业机载配备和高精密、多功能的设备为辅。2009年,27位院士将我国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概括为12个字:规划、机构、队伍、设备、设施、空域,即尽快制订国家航空救援体系建设总体规划,建立国家航空救援常设管理机构,组建专业航空救援队伍,积极研制航空救援装备,加强基础保障设施建设和开放低空空域[3]。

2.2救援专业队伍 专业的救援队伍是发展空中急救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首先,医护人员安全迅速的抵达需要专业飞行员的良好配合。我国救援飞机数量日益增长的同时,飞行员数量增长缓慢,目前,中国民航飞行员总数不到4万人。根据《中国人才报告》的预设,未来20年我国至少需要民航类人才24万人。其次,医护人员是整个救援队伍的核心,他们要同时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良好的心理素质、强健的身体素质以及敏捷的反应能力。为了提高医护人员的各项能力,近年来,我国积极开展建设训练基地培训医护人员,如国际维训练基地、医院战备训练基地等。2017年,广东省惠州市中医医院参与120金汇通航救援团队专门航空救援小组的急救工作演练,共计耗时37 min,有效训练了救援队伍协作能力。此外,有研究表明应该对居民、学生以及专业人员进行灾害应对的医学培训[4]。

2.3宏观政策的制定与协调 空中急救体系的建立需要到军队、政府和民营航空公司三方的共同努力。为了倡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统一组织、属地管理”的原则,我国各个地区积极开展空中急救联合试点。在2012年,广东省政府飞行服务队与广东省人民医院签订协议试点空中120,规定在需要实施空中急救时,由人民医院直接联系政府飞行队。2016年上海市首家航空医疗救援中心基地医院落户瑞金医院,瑞金医院承担了“上海医疗救援中心基地医院建设与应用”示范项目,探索构建航空救援医疗体系[5]。2017年《国家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十三五”规划》中,明确将“一案三制”为核心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和8个具有综合性、全局性,需要多个部门和地区统筹推进的重点建设项目作为未来5年中的重要工作目标[6]。由此可见我国空中急救救援体系建设在政府的宏观协调下已经展开了实际性的工作。

3 我国空中急救存在的问题

3.1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根据民航局运输司2019-04-12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拥有医疗救援飞机的通航企业15家,共有118架直升机,5架小型固定翼飞机;此外,截止2018年,我国拥有通用机场81个,运输机场235个,救援飞机123架,全年飞行时间为1787.31 h[7]。面对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而且西部地区多山地,地貌起伏大,地质灾害频发,交通运输体系不健全,通讯网络设备不完善的实际情况,现有的空中急救资源尚不能满足国家需求和人民需要。在医疗器械配备方面,机载医疗设备的欠缺迫使空中急救采取临时配备仪器,造成极大的时间浪费和救援效率降低,而且我国空中急救基本是在普通直升机上临时配备血压计、监护仪、呼吸机和供氧系统等,较少使用多功能转换设备。

3.2救援专业队伍匮乏 参与空中急救的救援人员需要具有临床基础、专业技能、航空医学知识和一些搜索营救等能力。救援队伍专业能力的培训对能否高效地实现空中急救存在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08年的汶川地震暴露了我国在救援专业知识培训和情景模拟培训方面不足,存在救援队伍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不过关,对救援环境评估不到位和医护人员相关救援知识欠缺等问题。专业的空中急救队需要飞行机组人员、医务人员、通信检测人员以及协调规划人员的密切配合。我国目前专业空中急救机队数量有限,飞机驾驶员数量增长速度较缓,而国内需求的不断增加需要加快组建培训更多的空中急救专业人才。目前我国的空中急救人员配置多为医师加护士或医师加医师的组合,专业人员配置齐全的急救队伍较少。根据民航局运输司2019-04-12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经过专业训练并能参与空中急救的专业人员650人(机长177人、副驾驶183人、随机机务183人、医护人员59人)[7],在大型灾害突发时,飞行机队的不足,专业人才的匮乏,驾驶人员和医护人员的紧缺等将是目前我国空中急救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3.3急救网络体系不完善 完善的急救网络体系可以因地制宜调配更合适的救援队进行最有效的救援,从各个方面节省空中急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实现资源最优配置,以便在最短的时间实现最大的救助效用。虽然近年来我国空中急救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发展也较为迅速,但目前我国的急救网络体系尚未完成建立。2019年开始进行省市医疗机构的联合试点中显示,我国紧急救援呼叫中心目前覆盖大部分省份,并未实现全国覆盖。而且各省市急救中心之间的联动协调机制较差。例如实施空中急救时,不仅需要计算事发地点到指定医院的时间,同时需要计算申请航线,调派飞机和航前准备时间,在通航条件和航空器条件均允许情况下才能开展救援,一旦就近的急救资源不能满足时,将会造成不可预计的后果,因此建立完善的急救体系网络是高效救援的关键。

4 我国空中急救的建议

4.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完备的基础设施建设是救援的根本,目前我国空中急救的基础设施整体有待增加完善。另外也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对于自然灾害多发,地形交通复杂的地区等,作出合理适宜的地区建设规划,加强空中急救基础设施建设。比如,进行运输机场的建设,增加救援飞机的数量。在医疗设备方面,对现有的直升机装配的机械设备进行升级,多采用多功能医疗设备,节约机舱空间和救援时间。同时可以广泛应用无人驾驶直升机,一方面可以弥补我国救援直升机的不足,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救援效率。

4.2推进救援队伍培训 空中急救一直秉承“白金十分钟”和“黄金一小时”的急救理念,面对各种突发事件,每分每秒都是急救的黄金时间。为了能够迅速及时对伤员进行急救诊断,要求空中急救人员具有过硬的专业技术和较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同时需要具备相关航空医学知识。

在救援队伍培训和急救人员能力的筛选方面,可以借鉴日本和德国的经验,比如,日本把急救培训作为长期培训目标,通过培训和考核演练的方式进行人员的筛选。而为了有效实现空中急救,德国所有医疗主管和急诊医师参加520个小时的特殊培训。另外由于急救过程中需要使用各种便携医疗设备,如便携式呼吸机、吸引器、气管切开插管器械包等,急救人员还需要熟悉掌握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此外,应要求参与急救的人员在医院各相关科室轮转学习,积极组织开展急救知识交流会,有助于急救人员的增加临床经验和学习各种技能操作,同时还应对急救人员进行沟通、决策、团队合作和自我情绪调节等非专业技能方面的培训。

4.3完善急救网络体系 相对国外的急救网络体系我国还存在不足。应根据“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统一组织、属地管理”的原则,通过协调整合各方资源建设急救指挥中心。并以此为基础成立各个省市的急救中心,根据各个地区实际情况设置相应数量的急救据点,实现各个级别的相互协调配合,保障全国各个地区都具有完整的急救系统,进而形成全国性的急救网络体系。建立空中急救体系的同时,完善地面交通体系构建,如公路和铁路的融会贯通,促进地面运输网络与空中急救网络的衔接,推进直升机与目标医院的直接联系,提高空中急救的工作效率。

综上所述,空中急救网络体系是国家应急救援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地实施空中急救则需要多角度、多层次、网络化布局,需要各方力量的共同建设,以促进其不断完善。

猜你喜欢

网络体系直升机航空
直升机?
智慧高速边缘计算系统架构和网络体系探究
直升机
“闪电航空”来啦
“闪电航空”来啦
医联体模式下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网络体系的构建研究
达美航空的重生之路
直升机取票
一战航空百年回眸
基于小世界网络体系算法的图像水印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