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桶理论”给安全管理带来的启示
2021-04-09中南大学王秉
中南大学 王秉|文
什么是“垃圾桶理论”
荷兰有一个城市为解决垃圾问题而购置了垃圾桶,但由于人们不愿意使用垃圾桶,乱扔垃圾现象仍十分严重。该市卫生机关为此提出了许多解决办法。第一个方法是把对乱扔垃圾的人的罚金从25元提高到50元。实施后,收效甚微。第二个方法是增加街道巡逻人员的人数,成效亦不显著。后来,有人设计了一个电动垃圾桶,桶上装有一个感应器,每当垃圾被丢进桶内,感应器就有反应并启动录音机,播出一则故事或笑话,其内容还每两周换一次。这个设计大受欢迎,结果所有的人不论距离远近,都把垃圾丢进垃圾桶里,城市因而变得清洁起来。
“垃圾桶理论”对安全管理的启示
在垃圾桶上安装感应式录音机,丢垃圾进去播出一则故事或笑话,效果远比那些惩罚手段好得多,既让人们省钱,又不会让人们感到厌恶。“垃圾桶理论”来自于城市管理中的有趣实践,这个实践证明,对于安全管理,用一种柔性引导的安全管理方式,让人们在遵守安全规范、维护安全秩序的行为中获得心理的满足和愉悦,效果远比惩罚手段好得多,也不致引起大家对“安全管理”的抵触。在安全管理中应用这种方式的关键,在于“疏堵结合”,当人发生了不利于安全的行为时,与其禁止或处罚,不如引导,应多从当事人的角度思考问题,设计“垃圾桶”,吸引他们主动丢弃诸如此类的行为“垃圾”,即不安全行为。可见,“垃圾桶理论”告诉我们,安全管理工作要做到“疏堵结合”,人如水,如果只“堵”不“疏”、要求严苛,可能会造成“漫堤”的结果;如果只“疏”不“堵”,他们又会“随波逐流”。例如,为了防止人吸烟引发火灾,在严肃安全管理规定的同时,可以在安全区域设立一个专门的吸烟区,既可满足有吸烟需求的人吸烟,又能引导他们主动改掉不利于安全的行为。
如何运用“垃圾桶理论”纠正不安全行为
由“垃圾桶理论”可知,在安全管理中,若仅是硬性地规定人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否则会受到怎样的处罚,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这是因为,一方面容易诱发人形成逆反心理,另一方面抑制了人在保障安全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的发挥。因此,应有效运用垃圾桶理论来纠正人的不安全行为。
在安全管理中,违章违规问题是一类非常突出的不安全行为。为了解决违章违规问题,安全监管手段不断在增多、处罚力度不断在加大。但是,违章违规问题仍屡禁不止。这就会让安全管理人员不得不反思:在违章违规问题解决方面,除了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增加处罚力度外,安全管理还存在哪些缺失?
实际上,对于解决违章违规问题,仅一味地强调严格的安全管理和严厉的处罚是不够的,这种安全管理忽视了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理念,导致安全管理中的硬性安全管理规定太多,而人性化的安全管理手段太少。一般认为,严格的安全管理是必要的,但安全管理中的处罚不是目的,而仅仅是一种手段。既然是一种手段,安全管理者就可以让其人性化一点,更易让受处罚者接受。比如,可将“违章处罚单”改成“友情告知单”,在处罚的同时还告知违章的危害及发生事故的后果,既维护了安全制度的权威又起到了安全教育的效果。
一般来说,对于正常人(即理性人)而言,没有人愿意受到伤害。对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安全管理者应分析引发人的不安全行为更深层次的原因,特别要从组织安全管理层面入手来分析原因(即分析出现人的不安全行为的背后是否存在组织安全管理的漏洞或不足)并制定安全对策措施。例如,人不愿戴安全帽,应分析安全帽的舒适性、透气性是否存在问题,是否对人开展过相关安全培训教育;对于人在工作中由于犯困、疲劳等引起的不安全行为,应考虑工作作息制度安排是否存在问题。唯有从组织安全管理层面出发分析和解决人的不安全行为问题,创造一个良好的组织安全管理体系和环境,才能解决“一群人”的同类型不安全行为问题,而不仅是单纯解决了某个人的某个不安全行为问题。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