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iteSpace的珍稀濒危树种毛红椿研究热点分析
2021-04-09潘蓉蓉袁生贵潘俊彬程强强
潘蓉蓉,袁生贵,张 露*,潘俊彬,程强强,刘 军,朱 源
基于CiteSpace的珍稀濒危树种毛红椿研究热点分析
潘蓉蓉1,袁生贵1,张 露1*,潘俊彬1,程强强1,刘 军2,朱 源1
(江西农业大学 江西省森林培育重点实验室/江西特色林木资源培育与利用2011协同创新中心,江西 南昌 330045;2.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浙江 富阳 311400)
【目的】基于CiteSpace分析珍稀濒危树种毛红椿研究热点与发展历程。【方法】以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与毛红椿相关文献为参考数据来源,运用CiteSpace对珍稀濒危树种毛红椿研究的主要作者、机构、关键词等进行共现网络分析,解析毛红椿研究进展。【结果】针对毛红椿树种开展的研究工作起步较晚,早期关注度不够,主要在“家系选择”“遗传多样性”“生长量”“混交林”“天然更新”等方面开展研究,研究论文总体数量偏少,处于缓慢增长状态,研究机构主要是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和江西农业大学。【结论】通过对毛红椿发文计量分析,了解毛红椿发展进程、研究现状和研究热点,提出毛红椿研究需注重多学科多单位合作研究,强化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为加快毛红椿培育研究提供参考。
毛红椿;中国知网;CiteSpace;研究热点
【研究意义】运用CiteSpace综述了毛红椿研究的主要作者、机构、热点和发展历程,为毛红椿研究者提供了参考方向和未来研究热点。【前人研究进展】毛红椿(var.)是红椿的变种,属楝科香椿属,又名毛红楝子[1],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江西、湖南、福建、湖北、浙江、安徽等省的中亚热带地区[2],生长环境多分布于山地和丘陵,垂直海拔高度500~2 500 m[3],为早期速生性,主干通直圆满,尖削度小,具有自然整枝的特性,高可达30 m,可用来培养大径级珍贵木材[4],其材性优良、质地坚韧,是建筑、家具的上等用材,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开发前景。由于自然环境变化、人为过度开发以及其自身天然更新能力低,目前面临天然分布区逐渐缩小,呈间断零星分布,极难见到成片分布的林分[5]。早期对毛红椿的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主要集中在育苗[6]、扦插繁殖[7]、苗期性状差异[8]、药用和化学成分[9]、人工造林[10]等方面,其次对毛红椿结实特性以及种子质量进行研究[11],发现天然林对幼苗更新具有限制因素(自毒、机械阻碍)[12],导致萌发困难[13]。
【本研究的切入点】以CiteSpace为研究工具,中国知网为文献参考数据,对毛红椿研究热点和发展历程进行了分析。【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从20世纪70年代对毛红椿的初步调查研究至今,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对毛红椿的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通过对毛红椿发表文献计量分析,归纳统计,可以从侧面了解毛红椿发展进程、研究现状和研究热点,并通过绘制信息知识图谱,以更直观的形式展现给毛红椿研究者,为其提供可靠的信息来源和科学的研究价值。
1 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1.1 数据来源
本文以中国知网为数据库,采用高级检索,检索时间为2020年12月28日,设置主题“毛红椿or毛红楝子”,时间跨度不限,共检索出150篇中文文献,去掉科技成果、中国会议和关联不大的文献,剩余116篇,其中硕博论文为11篇。Web of science (WOS)中检索以”var.”为主题词,仅出现6篇与之相关的文献,因此本文参考数据主要以中国知网文献数据为主要研究对象。
1.2 分析方法
基于CiteSpace 5.0.R1分析毛红椿研究热点以及发展趋势。其中每年发文量、论文被引情况等用Excel来统计,并绘制相应的图表。关键词聚类、作者发文量及合作关系,发文机构综合分析等由CiteSpace工具来完成。论文检索时间跨度为1983年(毛红椿论文发表最早年份)至2020年[14]。
2 统计与分析
2.1 毛红椿文献年度计量分析
分析CNKI中的116篇毛红椿文献可知,前期发文量少且平稳,后呈上升趋势(图1),1983年首次发表了2篇文献,1983年到2020年的年均发文量为3篇,2012年发文量最多为12篇。相对其它珍贵树种而言,毛红椿研究起步较晚,发文量少,整体处于初级阶段。WOS收录的毛红椿文献时间比CNKI晚,数量少,仅为6篇,且均为中国学者发表,这可能因为毛红椿属于中国特有种,在国际香椿属研究领域知名度还不够,应鼓励学者在国际期刊发表文章,提升毛红椿研究的知名度和国际影响力。
图1 毛红椿研究论文年份分布情况
2.2 毛红椿论文的关键词共现与聚类分析
关键词是一篇论文高度浓缩后的呈现,关键词共现产生的高频关键词,通常被认为是这一领域的前言热点[15]。利用CiteSpace对毛红椿研究论文中的关键词进行共现分析,可以展现出该研究领域的基本研究内容与发展趋势[16]。“毛红椿”出现频次最高,为106次,在1983年首次出现;其次是“混交林”和“天然更新”出现频次较高,为5次。关于毛红椿研究的论文篇数不多,关键词整体出现频次不高,但是由排名前10 的关键词仍能看出人们的关注点主要在毛红椿混交林生长效应、天然林更新、人工林营建、幼苗生长、光合特性、生长量、优良单株选择、优树子代测定、苗期性状变异、种群间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研究等方面(表1)。
表1 毛红椿研究论文排名前10位的高频词
运用CiteSpace聚类工具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可视化分析,聚类视图主要突出关键节点和重要连接[17]。对毛红椿文献中的关键词进行聚类,如图2所示共产生25个聚类,各关键词节点间的连线的粗线反映了节点间关联的大小,线条的颜色反应了文献发表的年份[18]。从图3聚类结果来看,“毛红椿”“混交林”“天然更新”“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阔叶树种”在同一篇文献中出现频次最高,说明其在毛红椿研究领域属于重点研究内容。图4将聚类结果进行时区图划分,可以清楚的看到聚类结果和年份之间的连接,可以了解毛红椿的整个发展历程。第一阶段(1983—2005年),发表文献数量不多,文献所在年份只有1~2篇,主要关注点为毛红椿群落的调查、地理分布状况和生态特性,出现的主要关键词有“栽培技术”“生物量”“生长规律”“形态特征”等。第二阶段(2006—2012年),文献数量呈上升阶段,许多研究热点大量爆发,如“种质资源”“家系选择”“化学成分”“遗传多样性”“微卫星”“种子活力”“养分需求”等,为今后研究发展奠定了基础理论和研究方向。第三阶段(2013—2020年),文献数量发表有所下降,但基本处于平稳,新产生的关键词有“采穗圃”、“富集系数”、“医药化工”、“Maxent”等。采穗圃研究的是关于毛红椿无性系的建立、扦插育苗;富集系数研究的是毛红椿对土壤重金属的积累;医药化工是对毛红椿具有医药价值的化学成分分析,探索毛红椿枝叶中新成分的开发;Maxen是基于MaxEnt模型对毛红椿适生区进行预测。
图2 毛红椿研究论文关键词聚类网络图谱
图3 毛红椿研究论文关键词聚类时区图
图4 毛红椿研究论文关键词主题路径图
2.3 毛红椿研究的主要作者
在每一学科领域,一般都会有发表论文较多、影响较大的作者集合,被称为活跃作者群或核心作者群,表明他们在这一学科领域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19]。表2列出了毛红椿发文量排名前8位的作者,其中发文量最大的作者是张露(28篇),其次是刘军(18篇)。中心性代表作者之间合作关系的紧密度,中心性最高的是刘军(0.07),说明与其他作者合作关系紧密。
表2 毛红椿研究论文发文量排名前8位的作者分布
运用CiteSpace将作者合作网络共现,作者合作共现指不同作者之间合作共同完成同一篇论文[20]。图5显示了作者合作之间的关系,网络中的节点大小反应论文数量大小,节点之间的连线粗线,代表与其他作者之间合作关系的强度。由图中可看出主要有5个合作网络,其中张露和刘军两个团队研究实力较强,其发文量也最多,其他子网络比较分散。可以看出团队作者发文量较大,体现出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图5 毛红椿论文发表作者合作网络
2.4 毛红椿研究机构分布
研究某一科学领域科研机构的分布,可以了解这一领域内主要研究机构和研究方向,本文对中国知网收录的116篇文献所属研究机构进行可视化分析,如图6所示,参与毛红椿研究的机构共有113个,图中展现了两个较大的研究团队,分别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和江西农业大学为主,它们分别属于浙江省和江西省。其他省份对毛红椿也存在研究机构,如湖南、湖北、四川、福建所在地的林业研究所和高校。从图中显示结果可知研究团队主要以各大高校和省林科院为主,而且对毛红椿的研究机构分布情况与毛红椿天然资源地理分布有关。江西九连山是毛红椿天然林分保存良好的分布地之一,为江西省研究者提供了有利资源。
图6 毛红椿研究机构共现图
2.5 毛红椿论文被引情况
论文的被引频次是衡量文献影响力的重要指标之一,被引频次越高,说明其学术价值越高,对业界的影响力越大[21]。根据中国知网的被引频次排序功能,将检索出的116篇毛红椿相关文献按被引频次从高到低进行排序,得出116篇论文,总被引数1 408次,篇均被引数12.14次,其中被引用4次及以上的文献77篇,占文献总数的66.38%,占比比较大;未被引用的文献15篇,占12.93%,未被引用的文献主要是2019—2020年发表的文章,这与其发表时间短有关。被引频次较高的文献称为高被引文献,表2列出了12篇高被引文献,其中邹高顺1994年发表于《森林与环境学报》的文章被引频次最高,达89次,这可能与论文发表时间较早,论文容易获得高被引频次有关;年均被引频次最高的是黄红兰2012年发表在《应用生态学报》期刊上的文章,年均被引频次5.11;这12篇高被引文献均发表在2012年以前,这可能是因为在引用时论文具有一定的时滞性。12篇文献均发表在核心期刊上,在毛红椿领域属于经典文献,其中6篇是刘军作为第一作者发表的,说明其在这一领域贡献很大,对之后的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表2 毛红椿研究领域被引频次大于30的论文
3 结论与讨论
本文运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对发表在中国知网上的116篇文献进行定量分析。虽然关于毛红椿发表的论文较少,却也可以了解其发展历程,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在中国知网收录的关于毛红椿研究的论文最早发表于1983年,当年发表2篇,但是之后的5年内并没有相关文献发表,直到1988—1990年毛红椿相关文献相继发表,之后论文发表整体处于上升趋势。刚开始对毛红椿的相关研究较少,这可能与毛红椿属于珍稀濒危物种,只在中亚热带天然林中零星分布,人们对它的认识不够,随着人们对濒危物种保护意识增强,各省开展珍贵阔叶树种普查与国家科技的支持,对毛红椿的研究也逐渐增多。
从毛红椿研究热点聚类分析来看,“混交林”“天然更新”“家系选择”“生长量”“遗传多样性”等关键词出现频率较高,是将来研究的热点。毛红椿作为一种珍贵阔叶用材树种,在针叶林和低质低效林改造、立地改良、国家木材战略储备林基地建设及美化彩化珍贵化生态环境建设中将会大有作为。
毛红椿研究领域的研究机构主要有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和江西农业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这与毛红椿自然分布区的地理优势相关。江西是毛红椿主要分布地区之一,江西农业大学的论文产出量较高,论文高产者张露、黄红兰、郭晓燕等均来自江西农业大学,说明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目前毛红椿的研究基础还相对薄弱,系统性不强,仍处于逐渐积累的阶段,前期的研究工作将为毛红椿深入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今后的研究应加强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将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等先进的技术手段应用到毛红椿研究领域当中,加快其研究进程。
[1] 萧运峰. 安徽省毛红楝子的调查报告[J].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丛刊, 1983, 7(2): 152-157.
[2] 甘文峰, 余林, 叶金山, 等. 珍贵用材树种毛红椿研究进展综述[J]. 江西林业科技, 2014, 42(5): 33-37.
[3] 刘军, 陈益泰, 孙宗修, 等. 基于空间自相关分析研究毛红椿天然居群的空间遗传结构[J]. 林业科学, 2008, 44(6): 45-52.
[4] 刘伊里. 不同工业原料林树种造林试验及适应性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 2013(9): 160-161.
[5] 温强, 叶金山, 周诚. 江西毛红椿天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J]. 南方林业科学, 2016, 44(3): 1-6.
[6] 肖兴翠, 龚详, 张春花, 等. 红椿与毛红椿半同胞家系苗期生长变异与家系选择[J]. 湖南林业科技, 2020, 47(3): 1-8.
[7] 唐强, 李志辉, 吴际友, 等. 毛红椿无性系扦插繁殖试验研究[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5, 35(1): 67-70.
[8] 陶丹, 武来成, 张露, 等. 毛红椿不同种源及家系间苗期生长变异性研究[J].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2007, 26(4): 9-13.
[9] 刘玉波. 毛红椿的化学成分研究[D]. 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 2011.
[10] 戴慈荣, 郑卫华, 乔卫阳, 等. 毛红椿育苗和造林技术[J]. 华东森林经理, 2010, 24(1): 25-27.
[11] 黄红兰, 张露, 廖承开. 毛红椿天然林种子雨、种子库与天然更新[J]. 应用生态学报, 2012, 23(4): 972-978.
[12] 郭晓燕, 陶国峰, 张露, 等. 毛红椿凋落叶水浸液自毒作用研究[J]. 核农学报, 2019, 33(12): 2499-2508.
[13] 张丽, 张露. 毛红椿种子萌发影响因素初探[J]. 林业科技开发, 2011, 25(6): 54-56.
[14] 廖光联, 刘青, 贾东峰, 等. 基于CiteSpace的猕猴桃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J]. 中国果树, 2020, 203(3): 116-120.
[15] 郭祥云, 刘杰, 徐龙琴, 等. 基于Citespace的我国农业物联网文献计量分析[J].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7, 30(4): 32-39.
[16] 刘光阳. CiteSpace国内应用的传播轨迹——基于2006—2015年跨库数据的统计与可视化分析[J]. 图书情报知识, 2017(2): 60-74.
[17] 刘仁, 郭春兰, 陈伏生, 等. 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森林保护学科研究生的科研热点与未来方向[J]. 生物灾害科学, 2020, 43(1): 79-84.
[18] 周增亮, 胡冬南, 刘爽, 等. 油茶研究文献计量分析[J]. 经济林研究, 2019, 37(2): 204-214.
[19] 朱长菊, 卢明芳. 我国猕猴桃研究文献计量及研究热点分析[J]. 食品科学, 2015, 36(21): 316-322.
[20] 陈悦, 陈超美, 刘则渊, 等. CiteSpace知识图谱的方法论功能[J]. 科学学研究, 2015, 33(2): 242-253.
[21] 郭茜, 周平. 基于高被引论文分析的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提升措施[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20, 40(6): 175-180.
Research Hotspots of Rare and Endangered Tree Speciesvar.Based on CiteSpace
PAN Rongrong1, YUANG Shenggui1, ZHANG Lu1*, PAN Junbing1, CHENG Qiangqiang1, LIU Jun2, ZHU Yuan1
(1. Jiangxi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Silviculture, 2011Collaboration Innovation Center of Jiangxi Typical Trees Cultivation and Utilization, Jiang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nchang 330045, China; 2. Research Institute of Subtropical Forestry, CAF, Fuyang, Zhejiang 311400, China)
[] Based on CiteSpace, this paper analysis the research hotspot and development of rare and endangered tree speciesvar.[] Based on the literature related tovar.collected by 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Network (CNKI), CiteSpace was carried out co-occurrence network analysis on the main authors, institutions and keywords of the research on rare and endangered tree speciesvar., and analyzeing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var.. [] The study onvar.started late and was not paid enough attention in the early stage, mainly focused on “family selection”“genetic diversity”“growthamount”“mixed forest”“natural regeneration”. The number of overall research papers, in slow growth condition, research institutions are mainly Subtropical Forestry Research Institute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Forestry and Jiang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 Through bibliometric analysis onvar.literature, learn about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research status and research hotspots.It was proposed that the research ofvar.should fouse on multi-disciplinary and multi-unit cooperation,and strengthen basic and applied basic research,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accelerating the study on the cultivation of precious tree resources ofvar.
var.;CNKI; CiteSpace; hot spots
S718.3
A
2095-3704(2021)01-077-07
2020-12-10
2021-03-05
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60060605)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860202)
潘蓉蓉(1996—),女,硕士生,主要从事林木遗传育种学研究,rongrongpan2020@163.com;*通信作者:张露,教授,博导,zhlu856@163.com。
潘蓉蓉, 袁生贵, 张露, 等. 基于CiteSpace的珍稀濒危树种毛红椿研究热点分析[J]. 生物灾害科学, 2021, 44(1):7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