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感恩教育融入幼儿园课程体系的实践

2021-04-09金峰

幸福家庭 2021年24期
关键词:叔叔课程体系学会

金峰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接受了父母的养育之恩,进入学校以后得到了教师的教育之恩,进入工作岗位以后可能还有同事或领导的帮助关怀,作为社会中的个体,生活在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大环境之中,人应学会感恩他人。感恩是生活中的一种智慧,具有感恩之心的人具备乐观向上的、积极的心理品质,能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幼儿本质天真、善良、纯洁,他们对真、善、美有着本能的向往。教师应将感恩教育融入幼儿园课程体系,抓住关键时期,为幼儿创造关爱、懂得感恩的教育氛围,运用适当的教育手段,增强幼儿的感恩意识。

家庭是幼儿成长的第一个环境场所,幼儿的成长发展与家庭密不可分。家庭对幼儿性格、个性、认知等各个方面都会产生影响,有效的家园合作有助于调动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家长与幼儿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拉近家长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提升感恩教育的效果。教师可以通过多样化的路径,借助家长微信群、家长QQ群、幼儿园家教宣传栏等,让家长明白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的重要作用,转变家长的观念,请家长记录“孩子的感恩故事”“感恩行动”等等。教师还可以定期举行以“感恩”为主题的活动,让家长与幼儿围绕“感恩”开展亲子共读、亲子游戏等。

家长是幼儿最亲近的人,他们的言行举动会对幼儿产生一定的影响。当幼儿接受别人的礼物或帮助时,家长应及时提醒幼儿表示感谢;当幼儿表现出关爱行为时,家长应及时对幼儿说“谢谢”。幼儿会模仿家长的行为,像大人一样关爱他人。家长应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言行在潜移默化中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所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当幼儿到了一定年龄,家长可以邀请幼儿帮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幼儿体验帮助别人的成就感和自豪感。例如,家长可以在自己疲倦时,请幼儿为自己倒杯水,或是替自己捶捶背;在超市买东西时,可以请幼儿帮忙拿一两件商品,并对幼儿的行为及时给予感谢和赞扬;在点滴的生活中,可以让幼儿学会给予,懂得感恩父母和感谢别人的帮助。

(一)丰富环境,激发感恩教育

幼儿园可以在园内营造感恩教育的环境氛围,激发幼儿的感恩意识。比如,幼儿园可以在走廊建设感恩文化墙,提醒幼儿感谢自己的父母、同伴、长辈、老师等。

(二)借助节假日活动,开展感恩教育

教师可以将感恩教育融入幼儿园课程体系,借助各种节日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比如在三八妇女节,教师可以带幼儿为妈妈制作贺卡,请幼儿回家后为奶奶或外婆捶捶背、洗洗脚等;在教师节,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为其他任课教师送上祝福的话语或是贺卡等;在重阳节,教师可以带幼儿去敬老院帮助老人打扫卫生,为老人表演节目等;在重阳节那天,教师可以引导班级幼儿探讨“家里的长辈为我做了哪些事”,并让每名幼儿对着手机镜头说“爷爷奶奶我爱你”“外公外婆我爱你”等暖心话语,将视频发送到班级群,请幼儿回家后倾听长辈讲述过去发生的事情。通过这样的活动,幼儿可以感受到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人的关心和爱护,使幼儿保持一颗感恩的心,懂得感恩他人,感恩社会。

(三)借助移情教育,开展感恩教育

教师要善于观察幼儿,正确运用移情教育法,让幼儿通过“移情”学会控制自己的消极行为,分享幼儿的积极行为,进一步增强幼儿的感恩意识。比如,当发现一些调皮的幼儿在摘树叶时,笔者会对他们说:“你把小树妹妹的辫子弄没了,它会难受的。”当幼儿在撕书时,笔者会对他们说:“你把书弟弟的衣服撕破了,它会哭的。”当幼儿在揪小鳥的羽毛时,笔者会对他们说:“鸟儿没羽毛了,它会很冷的,它就不愿意和你做朋友了。”教师通过这样的方法教育幼儿,培养幼儿的爱心,让幼儿真正感知爱、体验爱、感悟爱的神奇与伟大。

(四)日常活动,开展感恩教育

幼儿天生具有“向上”“向善”的本性,但受到成长环境的影响,其品行也会发生变化。幼儿园可以结合“感恩教育活动”,让幼儿体验父母的辛劳,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从而让幼儿学会关爱他人、包容他人、尊重他人,学会表达爱、回报爱。幼儿园可以结合社会、语言、艺术、科学等领域的主题活动,把握最佳教育契机,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例如,一次,笔者带幼儿到户外参观,途中幼儿看见一个工人在清理垃圾堆,他们你一言我一语开始了热烈的讨论。“老师,好臭啊,那位叔叔怎么那么不怕脏呢?”“站在那么脏那么臭的地方,这叔叔真不讲卫生。”于是,笔者带幼儿走到那位清洁工旁边,幼儿捏着鼻子问:“叔叔,你在干嘛,这里这么脏,难道你不嫌臭吗?”清洁工叔叔回答道:“我要把这些垃圾运走,如果我也嫌脏,那么这里的垃圾会越来越多,最后就像一堆小山一样,交通会堵塞,附近也都会变臭啦。”据此,笔者及时对幼儿进行引导,让幼儿感受到清洁工叔叔工作的辛苦,引导幼儿学会感恩身边的劳动者。幼儿纷纷对清洁工叔叔说:“谢谢你,叔叔,你辛苦了。”心理学家认为,懂得感恩的幼儿通常具有坚定、细心等品质,善于协调人际关系,乐于助人,懂得分享。

大自然、大社会是一本“活”的教材,是幼儿最真实、最丰富、最具吸引力的学习环境。教师应让幼儿在大自然和社会中学会观察和创造,在丰富的社会生活中学会学习和游戏。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比如,笔者带幼儿参观了江苏南通狼山风景区、南通濠河风景名胜区、南通洲际绿博园、如皋红十四军纪念馆、龙游湖生态公园等,以激发幼儿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再如,在中秋节之际,笔者组织幼儿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鼓励幼儿从不同的角度拍摄月亮,如水中月、空中月等,并引导幼儿制作月亮贺卡送给亲朋好友,让幼儿为亲人送祝福,引导幼儿学会关心身边的人。此外,笔者鼓励幼儿为孤寡老人朗读有关月亮的童谣,与孤寡老人共度中秋佳节,让他们感受亲情,让幼儿学会感恩。教师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教育,进一步增强幼儿的感恩意识,使幼儿学会关爱他人。

总之,环境会影响幼儿品德的形成。教师应基于幼儿的生活,在生活中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响应时代的号召,按照新课程新理念的要求,在幼儿园课程体系中融入感恩教育。教师要采取多样化的途径,通过家园合作等方式,培养幼儿的感恩意识;通过主题性教育活动,培养幼儿的感恩意识;通过社会教育,强化幼儿的感恩意识,让幼儿时常拥有一颗感恩之心。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如城安定幼儿园)

猜你喜欢

叔叔课程体系学会
长腿叔叔的三次长高
为什么不能蒙着头睡觉?
学会分享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学会分享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学会尊重
熊叔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