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自然资源有效开展美工活动的方法

2021-04-09缪登勤

幸福家庭 2021年24期
关键词:教研幼儿材料

缪登勤

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教师应创造条件和机会,在美工活动中丰富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師要引导幼儿感受美和发现美,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现美和创造美。我园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理论指导,开展了系列美工活动,引导幼儿大胆观察、想象创造,创作新颖独特的美工作品,并用这些美工作品装点环境、美化生活,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在系列美工活动中,我园从重点规划、资源收集、活动安排、优化实施四个方面着手,总结了运用自然资源有效开展美工活动的方法,以期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提升美工活动的效果提供参考。

我园教师在开展美工活动时发现了许多问题,如自然材料和美工工具的种类、数量太多,总体利用效率较低。针对已有问题,我园组织教师开展了内部教研会并邀请专家进园开展了诊断会。在教研会议中,我园教师针对“如何设计和实施园艺美工活动?”等问题进行了反复的探讨,明确了“设计理念”“选择内容”“实施运用”三个环节的原则。第一,教师在开展园艺美工活动时要将自然材料作为美工活动的素材,引导幼儿搜集身边的自然资源开,如路边金黄的银杏叶,院后的狗尾巴草、小石子等;第二,在创作过程中,教师要调动幼儿感官,引导幼儿感受植物、石子、叶子等事物的美,促进幼儿认知、社交等方面能力的发展;第三,教师要以培养幼儿健全的人格作为活动重点,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合理设计、实施活动,促使幼儿在活动中获得精神上的享受。我园通过自主教研和专家助力,明确了美工活动的设计理念与实施途径,开展美工活动的思路也更加清晰。

自然材料是美工活动的物质基础。教师组织幼儿收集类型多样的材料,有利于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为活动的顺利开展做好铺垫。我园教师组织幼儿讨论“如何搜集材料”“如何合理摆放材料”等问题,并在讨论结束后引导幼儿尝试实际操作。在教师的帮助下,幼儿记录了活动所需材料的名称,并按小组分配收集任务。同时,我园教师引导幼儿将收集到的自然材料进行分类,如花草类、叶子类、树皮类、石子类、泥土类、枝条类、果实类等,并装入“百宝箱”中,贴上图文标签,放置在大厅走廊,所有幼儿均可按需自取。

在美工活动中,幼儿需要一定的时间完成感受、体验、操作等环节。为了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满足幼儿的操作需要,我园教师反复研讨,坚持尊重、支持幼儿的原则,每周安排一天的时间,让幼儿自主利用自然材料开展美工活动,并将这一天命名为“园艺日”。在园艺日,教师不会限制幼儿开展美工活动的地点,幼儿可以在室内开展活动,也可以在室外进行,这种方式突破了时间、空间的约束,给予了幼儿更多的自由。

我园教师在美工活动中发现,不同教师对于美工活动的理解不同,其组织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导致不同年级的活动实施效果参差不齐。为了提高美工活动的吸引力和整体实施效果,我园采取了以下优化方法。

(一)集体备课,让活动实施有准备

我园采取“一周一教研”的集体备课方式,组织全体教师共同制订优质的活动方案,实现资源共享,提升活动设计与实施水平。在备课过程中,我园教师从活动选题、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多个方面进行讨论,结合幼儿学习特点与发展需要,制订了许多好玩、有创意的美工活动方案。例如,部分教师觉得传统的树叶拼贴画已经没有新意,提出了一种新的美工活动形式——“叶汁拓印画”,即用胶带将拼好的树叶画贴在白色小布袋上,然后用石头砸树叶,利用树叶的汁液将叶片形状一点一点拓印在布袋上。完成叶汁拓印画后,幼儿可将其作为礼物送给好朋友,这样的活动设计更具有趣味性,也突破了传统的创作方式,能提高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在一次次的集体备课中,我园各位教师集思广益、拓展创新,预设了丰富的活动方案,提高了美工活动的设计水平。

(二)观摩研讨,让活动实施有经验

观摩研讨是一种常见的交流、反思方式,通过观摩研讨,教师能从实践层面切实地了解如何准备、设计、实施、讲评、展示美工活动,掌握师幼互动的科学方法,吸收先进的教学理念。例如,在美工活动“干花和鲜花”中,教师的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提问有效,现场运用微波炉将鲜花“烤”成了干花,以便小班幼儿理解,加深小班幼儿的印象。不少教师观摩了这次美工活动,获得了有益的经验技巧,对自然材料的使用提出了更好的建议。

(三)专题分享,让活动实施有灵感

为了直观地反馈美工活动的实施情况,我园采取专题分享的方式,促使教师交流经验、总结反思。在每月月底,我园会开展丰富多样的专题活动,让教师以PPT的形式分享自己的经验,如夏末秋初的“花海计划”“玩转花儿”“橘子灯会”;秋季的“布丁瓶创意”“彩虹梦”“红薯盛宴”;冬季的“圣诞树”“干花和鲜花”“制作干花”等。我园还要求各班教师每月用美篇的方式记录美工活动的过程,并及时分享在教师群和班级群,同时邀请教师相互鼓励、点赞,找出优缺点,并给予优化建议。通过专题分享,教师的积极性有所提升,在活动实施上考虑得更加全面细致。

(四)教学汇报,让活动实施有效果

我园利用学期末最后一周的教研活动时间,组织教师开展集中性的教学汇报活动,按照“教研组集体研课—教师代表进行教学汇报—上传优酷网络进行评比”的步骤进行。通过展示汇报、交流分享,很多年轻教师获得了历练提升,积累了教案文本撰写、教学目标制订、教学准备落实、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策略把握以及美工环境布置等方面的经验。例如,在王老师组织的“秋叶画”活动中,王老师特意收集了大量的秋叶撒在教室里,营造秋的意境;在马老师的“桃花朵朵开”活动中,马老师找来了很多稻草,引导幼儿将毛线在绕稻草上,并打上粉色蝴蝶结,制作桃花树;在徐老师的“烟花”活动中,徐老师尝试了砸、灌、泼、撒等多种方法运用颜料,使一朵朵烟花在闪亮的夜空中绽放。每次成功的汇报都让全体教师感受到了美工活动的魅力,从集体教研中收获了教学智慧,获得了个人成长。

(五)区域再现,让活动实施有评价

为了展现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我园会在每学期末组织一次现场创作活动。在创作活动前,课题组会指定创作课题,班级教师会提供材料,幼儿则负责现场操作。例如,在今年的活动中,小班幼儿制作了作品“松果娃娃”“开花的树”;中班幼儿制作了作品“马蹄莲”“漂亮的相框”;大班幼儿制作了作品“稻草人”“扫帚娃娃”。通过现场创作活动,教师了解了各班幼儿的能力水平,发现了各班幼儿之间的差异,这为活动的进一步完善奠定了基础。

综上所述,在运用自然材料开展美工活动的过程中,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得到了增强,班级艺术氛围日趋浓厚,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进一步更新。有位名人曾说:“从生命一开始,大自然就向我们人类心灵里灌注进去一种不可克服的永恒的爱。”教师要给幼儿创造接触自然、感受自然的机会,让幼儿在看一看、想一想、玩一玩、做一做的过程中充分感受自然、艺术之美,获得各项能力的发展。

(作者单位:南京市江北新区侨谊路幼儿园)

猜你喜欢

教研幼儿材料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土木工程材料的认识和应用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新材料赢得新未来
最美材料人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