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2021-04-08于广乾

中国房地产业·下旬 2021年2期
关键词:混凝土结构装配式技术要点

【摘要】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与其他建筑工程结构施工有所不同,其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并且大部分的构件都是在预制场预制完成以后,将构件运输到施工现场,以此完成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作业。本文针对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技术要点的相关内容展开分析和阐述,其目的就是保证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的施工质量,促进建筑行业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要点

【中图分类号】TU756

【文献标识码】A

1、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特点

首先,简化了施工现场操作。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无需在建筑施工现场加工各个构件,构件提前预制完成,仅需现场安装即可,不仅降低了施工现场的工作强度,而且提高了施工效率,缩短了工期,体现出显著的高效性与便捷性。其次,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可以降低施工现场工作量,减少了混凝土结构现场施工的养护操作环节,并且各类模具的应用远远低于传统混凝土结构施工方法,降低了周转材料的投入成本,因此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成本更低,经济效益更高。再次,较高的生态效益。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构件都是提前预制完成的,不会对建筑项目周围的施工环境产生明显干扰,低能耗、低排施,大大提高了建筑施工的文明环保水平,体现出显著的生态效益。最后,较高的施工要求。由于预件构件的尺寸无法改变,因此施工过程中,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对于放线、测量精度、预留孔位置等指标要求均比较高,误差超出设计范围就会直接影响到构件的安装质量,比如放线尺寸过小会造成构件无法安装,尺寸过大则会导致拼缝过大;施工中对于标高测量的精确度要求也非常高,剪力墙标高超出允许误差范围,会导致叠合板无法平整安装[1]。此外,预制件中的预留孔位置及尺寸也要十分准确,否则施工过程中需要重新开槽,反而增加了施工难度。

2、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

2.1模板安装技术

模板安装过程中一定要秉持先水平构件后竖向构件、先模块构件后异型构件原则来进行安装,保证安装模板的结构具备统一性,能够符合建筑建设需求。首先,需要在新旧混凝土的结合面上进行凿毛,将斜模板安装在符合高度的顶端为止,以便剩余浮浆可以自行流入模板顶端,实现新混凝土与原结构混凝土的有效融合。其次,当新旧混凝土融合到一定程度,且混凝土强度达到相应标准后,自密实混凝土表现出溢出,说明了混凝土的浇筑可以停下来了。注意,浇筑混凝土过程中,一定要结合施工情况选择合适的机械设备,浇筑过程中一定要避免出现浇筑不均匀现象、冒泡现象等问题的发生。浇筑完成后,一定要使用振动器进行振捣,且振捣时间不应超过15秒[2]。浇筑混凝土需要一次性完成,不得重复振捣,才能保证混凝土在PVC管内被完全填充。一旦填充完毕,需要静压5分钟,方可关闭闸门。

2.2墙体混凝土浇筑技术

在进行墙体混凝土浇筑之前,需要在墙体浇筑的底层铺设3~5cm 的减石子水泥砂浆,避免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出现漏浆现象。注意,一旦混凝土砂浆按照標准浇筑完成后,需要保证浇筑的厚度和时间,浇筑的厚度不得超过40cm,且浇筑的时长必须小于混凝土凝固的时间。墙体混凝土必须采用分层浇筑法进行浇筑,避免浇筑完成后出现墙体缝隙问题。当浇筑完成后,需要使用振动棒进行分层振捣,震动棒插入过程按照先慢后快原则进行,插入每一层的深度不得低于50cm左右最佳,不得插入过多也不可插入过少。另外,振捣过程中还需要注意振捣的石子是否出现下沉现象或者混凝土表面是否出现浮浆,如果出现上述情景,需要立刻停止振捣。在浇筑混凝土砂浆时,注意预埋件和模板,避免与钢筋出现碰撞。当浇筑成功后,需要做好钢筋的找平处理,保证墙体的浇筑高度该与顶板顶面高度2~3cm,保证浇筑符合标准。

2.3预制阳台板、叠合板、楼梯板安装技术

在预制叠合阳台板石,工人们也必须明确以下几个操作步骤。第一,在进行吊装之前,相应人员需要检查原有的设备,确保预留吊环的完整、坚固,保证吊装的安全性。第二,在进行吊装的过程之中,操作人员需要进行位置的调整,并将阳台板缓慢地放置在预先制定的位置,借助控制线来不断的调整,以便科学地完成安装。第三,安装完成之后,有关人员需要进行合理的检查,务必保证其位置的精确科学。

叠合板施工的过程之中,需要明确依据设计师所提供的图纸按步骤进行,不同的建筑对叠合板的大小、型号、规格也具有不同的要求,在施工之前工作人员需要对叠合板进行检查分类,一定要在施工过程之中使用符合标准的叠合板原料。安装过程之中也需要明确搭接不同的吊环,确保吊环的稳定性,安装完成之后,需要借助混凝土进行浇筑一遍增强建筑的整体质量。

楼梯板的施工过程也必须要注意安全问题,企业在保证整体装配式建筑质量的过程中务必要关注工人们的人身安全。大多数建筑工作都具有一定的风险,特别是楼梯板的安装更需要精准无误,安装过程之中的焊接工作需要操作工人具备专业的焊接技术。

2.4吊装技术

吊装技术主要指吊装过程中对墙体标高和垂直度的有效把控。只有做好吊装位置、吊装角度等管理,才能够保证吊装施工的顺利完成。首先,需要在后浇段位置上露出一部分钢筋,且做好控制线的标记。当标记完成后,需要在露出的钢筋控制线上放置厚度为2~3mm的垫铁,保证墙板高度符合建设需求。其次,在墙板部位做好墨线的设置,做好墙顶尺寸的控制线记录,保证墙体标高达到标高控制度范围内,然后加设斜支撑,借助斜支撑来对墙体的垂直度进行调整。注意,墙体的垂直度调整工作必须要两个及其以上的施工人员进行,并做好相关数据的记录[3]。最后,当吊装完成后,需要进行下一块墙体的吊装,如此反复,直到所有墙体的吊装工作顺利完成为止。

2.5连接技术

在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构件连接技术有套筒灌浆连接和螺栓连接两种。套筒灌浆连接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核心连接技术,能够保证纵向受力钢筋的方向和受力状态。现阶段,建筑预制柱的钢筋受力方向就是处于一种连续性传力状态。螺栓连接主要指工程楼板与外挂板之间的连接。通常情况下会采用L型角钢来实现下层楼板与外观底板之间的有效连接。当连接完成后,需要对其连接部位进行预埋处理,当预埋完成后,需要对整个楼板进行全面浇筑。

结语:

总而言之,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过程中,主要是操作技术人员通过搭积木的方式将预制构件按照图纸拼装在一起,为了保证可靠连接,采用现浇节点及注浆的方式,提高结构稳定性及安全性,可以说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实现了建筑施工现场精细化、严格化、专业化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张开阳.关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发展和认识[J].建材世界,2019,40(03):57-59.

[2]姚丹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与展望[J].工程质量,2019,37(06):49-52.

[3]郑云雷.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连接的施工方法[J].建材与装饰,2019(16):32-33.

作者简介:

于广乾(371525198708283372),1987年8月出生,山东聊城人,毕业于青岛理工大学,项目经理,工作研究:建筑工程施工与管理。

猜你喜欢

混凝土结构装配式技术要点
居住建筑中装配式钢结构的应用经济性分析
预制装配式波浪桩生态护岸研究
关于高层装配式建筑预制叠合板施工技术探讨
浙江省为装配式建筑划分等级
基于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的“混凝土结构”教学改革研究
试论数字电视硬盘播出系统的技术要点
浅谈混凝土裂缝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