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故乡秋景
2021-04-08
尽管南方四季轮回并不明显,但当我们从忙碌中回过神来,早晚的丝丝凉意,便让人感到秋天的脚步已悄然而至。
屈指算来,离开生我养我的故乡已近四十载,但故乡泥土芳香犹如纯真初恋,依然珍藏心间,成为梦里抹不去的乡愁。而此时,最令游子魂牵梦萦的莫过于故乡那胜似丹青的瑰丽山水。每当此时,我就会情不自禁放下手中琐事,回乡陶醉一番,让喧嚣、疲惫、繁杂的心灵,浸润在无边旷野里,任凭秋风撩起衣角,吹乱头发,放逐思绪,那喜悦之情仿佛又回到儿时无忧无虑的快乐时光。
而徘徊在故乡的田埂、河边、山路上,有了秋风的惬意陪伴,我心里总是装满憧憬。故乡的秋色,是一幅色彩斑斓、含情脉脉的画卷,足够我一生品味,一生爱恋。我不敢说故乡的秋色最美,但在游子心中却是最亮丽的。
一
此时此刻,故乡的秋是金色的。
山脚下、河岸边,一块块、一排排层层叠叠的田畴,缀满着金黄色稻穗,犹如一条条金色飘带,迎风招展,散发出阵阵稻香。那些饱满颗粒就像母亲深情的眼睛,在笑迎外出归来的游子。丰收在望的乡亲,在期盼中又迎来一个金灿灿季节,心里像灌了蜜一样甜。
我是从这片土地田埂上走出去的农家子弟,无论走到那里,时间长短,都忘记不了脚下的土地。它过去是我的衣食父母,如今依然是我的精神家园。每每看到这片金色稻浪,我总是触景生情,思绪万千,儿时难忘的情景便悉数涌上心头。上世纪七十年代前,乡亲们一日两餐喝稀粥,每当开割时,黝黑的脸庞便绽开欢欣笑容。那时,农村小学每逢夏收、秋收,都会放一周农忙假,让学生参与生产队水稻收割。天刚放亮,我们就跟着大人赶往田间劳作。只见女人们汗流浃背,脸朝稻田背朝天,在阳光下不停挥动镰刀,舞起道道银光;男人们则头戴竹帽,身系腰带,用尽浑身力气,“噼啪、噼啪”地往谷桶里不断抽打稻把,每一粒金黄谷子仿佛都沾满了乡亲们的汗水。他们从犁田耙田、播种、插秧到田间管理,再到收割时刻,每天都是起早摸黑,像爱护自己儿女一样呵护着田里的一株株禾苗、一串串稻穗。而我们这些学生则在田里捡拾稻穗和收拾稻草。有一次,我不小心把一串稻穗踩进泥土里,伯父看见后便用手挖出来,并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从小就要学会珍惜粮食。”尽管伯父早已到了天国,但他的谆谆告诫,依然铭记心中,一直成为我的生活哲学。
二
此时此刻,故乡的秋是绿色的。
沿着弯弯曲曲的环山绿道,登上故乡的最高山峰———马岭山巅,层峦起伏的绿色,如诗似画,如浪翻滚,让我仿佛置身于绿色怀抱,满怀绿色希望。而此时,故乡的天空也是一片蔚蓝,辽阔无比。那空中悠然飘移的朵朵云彩,仿佛就是乡亲们梦想的翅膀。
从小出门见山的我,对山有一种特别爱恋,尽管洗脚上田数十年,仍把自己称作“山之子”。我曾探访过不少国内外名山,但故乡的山依然在我心中。虽然它远不及三山五岳的雄伟壮观和人文深厚,也没有独特的风景名胜和千年古刹,只不过是一些普普通通的山岭,但对生于斯长于斯的我来说,总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怀。山头山坳、一草一木,哪怕是一丁点嫩绿,也牵动着游子的神经。
“自古逢秋悲寂寞”、“秋风秋雨愁煞人”……我不知道古代文人墨客为何写下如此悲秋诗句,或许他们看到的只是秋风扫落叶的凄怆。而我对于秋的情感,却与他们迥然不同。
或许是上天对穷乡僻壤的怜悯,故乡的山野,一年四季都是绿油油的,秋天也是春天,而且秋天的绿,绿得庄重,绿得醉人,绿得让人浮想联翩。儿时的我,不知道多少次站在高山上,挑着柴枪,轻拥绿浪,对着一望无际天空,抒发少年豪情。作家、书法家,成了我一个个绿色的梦。当白发爬顶时,每每登临马岭,尘世间的一切烦恼、俗念也会很快被绿色消融,化作心中力量,仿佛又回到意气风发的少年时。
秋天也是我儿时最写意的日子。绿色掩映下的山野,野果飘香,鸡锥遍地(红锥木果子,与栗子相近),熟到发紫的稔子漫山遍野,还有那些香甜的野山竹挂满枝头。小时候,我在故乡没少挨饿,常要摘野果充饥。每逢这时,早晚放学后,我们便兴高采烈地到山上一边砍柴,一边捡鸡锥、摘稔子、撷山竹,还把吃不完的野果拿到墟上去卖,换钱买糖果,乐得心里美滋滋的。虽然天天吃野果,会拉肚子,但在那艰难年月,总比饿肚要强。我们小伙伴中,有位同学因父母早亡,从小就与婆婆相依为命,一日两餐常揭不开锅,几乎天天把野果当饭吃。我想,如果没有秋天的慷慨馈赠,他早就不知道到那里去了。
三
此时此刻,故乡的秋是红色的。
傍晚,故乡的晚霞就像燃烧的火把或绸缎,染红金色稻田,染红绿色山野,染红乡亲笑脸,染红半边天。我不晓得故鄉的晚霞为何这样红,只知道自己特别喜爱那红里穿透出来的千变万化、如影如幻云彩。因为,在这个红色舞台上不时上演着精彩剧情:一会儿天马行空,一会儿少女起舞,一会儿长者信步,一会儿牛郎织女相会……让人意趣横生,目不暇接,醉在心头。我想,就是丹青高手也难以描绘如此灿烂多姿的晚霞图景和人们的美妙心情。
这时,我最喜欢徘徊在母亲河陵江(鉴江支流)河边,发呆地看着河中倒影。流动的河水,仿佛成了流动的红色风景画廊,像电影镜头一样不断切换。从小就与陵江相依为命的我,此时更感到母亲河的多情多娇,就像母亲布满沧桑却温暖无比的手,令人没齿难忘。
河岸青青的竹林里,曾留下我无数儿时身影。多少个凉风习习的秋日,我躲在竹林里,奋力读书、写作、练字,追逐少年梦想,直至晚霞西沉,河水由红变黑,仍乐此不疲。晚霞映红了河水,也映红了我的心。读四年级时,我就在这里面对晚霞,写下了一篇作文———《火红的心》,抒发少年情怀和对人生目标的向往,被语文老师作为范文在课堂上朗读,并上了学校的黑板报。也是这篇稚嫩的习作,打开我的文学心扉,尽管历经数十年风雨和人生困苦,依然在文学路上艰难跋涉,留下了一行歪歪斜斜的足印。如果说,今天我的拙作常能见于报端,且能登上全国期刊的大雅之堂,是故乡,是故乡的晚霞,给了我少年梦想,给了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
———选自中国西部散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