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人机交互 促进社会进步-三 工作的未来(八)
2021-04-08
6.日本案例研究:车间工人所需技能的变化
日本工厂有珍视熟练车间工人的传统。目前日本工厂正在引入新兴的数字技术,这不是要用计算机取代工人,而是要利用这些技术来发挥熟练工人的全部能力。物联网技术的引入使工人们获得了新的技能,但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所接受的培训却很少,因此在日本,车间工人的再教育或再培训问题并不突出。相反,日本的重点是在几年内引入人工智能技术。目前,日本工厂正在引入的新兴数字技术是“可视化”系统,这意味着熟练工人仍然负责照看所显示的可视化数据,查明生产机器发生故障的原因,并制订相应的处理措施。然而,在不久的将来,根据所显示的数据进行判断并基于先例(例如对先例的学习)开展操作这样的事情将由人工智能来负责。
在日本,只有少数几家大型制造商全面引进了新技术,提高产出。富士通(Fujitsu)企业高管认为,重点是用新兴数字技术“增强人类能力”,从而减轻员工的负担。该企业的物联网系统弥补了车间工人的数量不足,以及因员工老龄化而导致的技能退化,同时还帮助工人适应当前生产多种小批量产品的局面。三菱电机企业的高管表示,20世纪90年代,投资主要集中在机械化、自动化和节省劳动力等措施上。但现在的重点是用机器来完成适合机器完成的工作,其他工作继续由人完成,并维持其他适合人类的工作,也就是说实现“人与机器之间的和谐统一”。丰田供应商电装(DENSO)株式会社的高管强调,“电装企业物联网系统的理念是以人为本的”。电装企业将熟练工人定位为能为企业创造竞争力的资产。值得指出的是,仅通过数字技术进行可视化是不足以让熟练工人在车间做出优异表现的。他们还表示,重要的是要实际测出生产设备的缺陷,并找到办法由熟练工人来解决这些缺陷。三菱电机企业的e-F@ctory以及日立公司的Lumada,是日本具有代表性的物联网平台,它们也是基于同样的理念设计的。此外,新日铁(NipponSteel Co.)企业的高管们强调,他们“继续投资于工厂技术工人数量迅速减少并且难以确保制造质量的领域”。从这些案例中可以看出,维持和拓展人的工作能力是日本企业数字化投资的主要目标之一。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