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度大空间厂房的火灾扑救对策
2021-04-08刘贺河北省消防救援总队
■ 刘贺 河北省消防救援总队
近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大跨度大空间建筑的数量剧增,企业生产用房、仓储用房日趋大型化。大跨度大空间、钢结构建筑,以其强度高、自重轻、跨度大、外观漂亮、施工方便和施工时间短;内部空间大、内部自由度大,特别是投资少且投资周期短等优势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所认可和运用。但是一旦发生火灾,由于跨度大、空间大、钢混结构的特性,生产、存储性质不一,极易倒塌,容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扑救十分困难。
一、大跨度大空间厂房建筑的基本特点
(一)主要建筑构造
大跨度大空间建筑是指主要由柱、梁、板、外墙四部分组成,梁和柱是建筑物的主要承重构件,单层面积大、跨度大、层间高,没有或缺少实体分隔所形成的建筑。主体部分大多采用大型钢架结构,墙体采用砖混或带保温压型钢板、轻钢龙骨纸面石膏板,也有全采用钢筋混凝土建筑的。
(二)钢结构建筑易倒塌
钢结构材料的强度会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发生急剧变化。钢结构耐火性能差,在温度达到500℃以上,强度会急剧下降;在温度降到0℃以下时,材质变脆,韧度降低。
(三)钢结构建筑倒塌形式
首先,“一面倒”。由于钢结构的耐火性能差,整体连接性强,先被烧的部位先失去强度,变形坍塌形成的“一面倒”,即斜面型倒塌。其次,凹倒塌。内部可燃物相对集中,在短时间内火焰温度骤增,致使建筑物整体呈局部倒塌。再次,开花倒。主体钢架、钢柱的框架结构采用砖砌而成的墙面,通过牵拉墙面固定,一旦钢结构受到高温作用失去强度,降低了牵拉能力,致使砖砌墙体失去稳定性,整体倒塌。最后,断链式倒塌。主体钢混结构采用砖砌而成的墙面,外部使用彩钢板包裹。由于建筑内部分隔完整,形成了若干个防火分区,火势具有一定的区域间隔特点,导致建筑坍塌的不连续性,呈现间隔、断链的形式。
二、大跨度大空间厂房火灾处置难点
(一)火灾荷载大,火势发展蔓延迅速。建筑空间跨度大、层间高、内部空气流通好。内部存放大量可燃物,起火后产生大量高温浓烟,电气设备数量多、功率大、线路错综复杂。厂房内生产所用的可燃易燃原材料、生产成品半成品多,导致发生火灾后,不同工段会出现各种形式的燃烧现象,且通常情况下燃烧发展迅速[1]。
(二)烟雾聚集、温度高,伴有毒性,扑救困难。建筑内的烟雾排泄口少、无排烟设施。发生火灾后,一方面,大量高温、有毒烟雾在建筑内部扩散、聚积;另一方面,高温烟气的扩散、聚积加剧了火灾的蔓延和建筑结构温度的升高,给被困作业员工和消防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极大威胁,消防人员在行动中需要深入建筑内部进行火情侦察、救人、破拆及灭火。
(三)建筑结构多样,易发生倒塌。钢筋混凝土构件长时间受高温影响导致混凝土爆裂、钢筋裸露易导致建筑垮塌;钢结构在火焰和高温的作用下,承载能力快速下降,只要局部遭到破坏,也往往会造成建筑整体失衡坍塌,火场行动安全条件差,安全防护的难度大。
(四)作战时间长,用水量大。大跨度大空间厂房的建筑面积一般都在几千平方米,在作战中供水线路多、纵深距离远、灭火时间长、用水量大,确保火场的供水也是决定扑救大跨度大空间厂房火灾的一个非常关键点。
(五)协同作战,保障难度大。大跨度大空间厂房火灾,参战力量复杂,协调难度大。作战力量分组布散面大以及作战时间长,通信联络、灭火剂的供给、器材装备的补充、灭火救援人员的给养等都需要专门的保障,综合保障难度大。
三、大跨度大空间厂房火灾扑救对策
(一)未雨绸缪,广泛开展“六熟悉”。消防救援站要从实战出发,对大跨度大空间厂房进行经常性地实地勘察,掌握其周边水源、交通道路以及内部建筑结构、疏散通道、重要部位和消防设施情况[2]。
(二)制定预案,广泛开展实战化训练。按照最复杂、最不利、最危难、最难处理的原则,认真研究制定灭火预案,要求通信、公安、医疗、水务等联动力量协同参练,建立动态作战联勤协作机制。针对火灾初期、发展、猛烈三个不同阶段,定期组织开展实兵、实景、实装、实战性综合模拟训练。
(三)立足实战,优化装备作战效能。加强大功率供水车、高喷车、破拆车等先进车辆,流量大、射程远的大口径水枪、自摆炮,远程供水系统,消防机器人以及照明、破拆、通信等高效器材的有效合理配置,提高装备水平。
(四)安全防范,提高火场安全管理水平。第一,合理选择停车位。接警到场后,要确保消防车辆停靠位置距离建筑物不能过近,避免烧毁倒塌的建筑砸坏车辆,伤及作战人员。第二,强化单兵配置。在配备个人防护装备的基础上,空气呼吸器尽可能选择双气瓶或9L 气瓶,还要携带在紧急情况下使用的应急气瓶或过滤面具;每名内攻人员都要配备对讲机,有条件的应佩戴头盔(骨)式对讲机。第三,检查佩戴器材。深入火场内攻前,火场安全员应检查攻坚组队员佩戴的器材装备,检查呼吸器、气瓶储气量,调试通信器材处于良好状态,攻坚组要及时反馈深入内部的行动实时情况。第四,优化攻坚组组成。攻坚梯次队形一般由两个攻坚组组成,人员一般可由1 名消防救援站指挥员、1 名班长和4 名攻坚队员组成。一组实施纵深侦察、内部进攻,一组纵深关节点,进行联络、掩护、策应。第五,梯次推进协同。深入行动时,在防护到位的前提下,要不失时机地使用多功能水枪,细水雾喷枪或高压强水流掩护或开道,以降低深入途中的温度,驱赶烟雾并吸附烟雾颗粒,改善深入途中的环境。无法排烟时,除了利用喷雾水掩护开道外,要铺设荧光导向绳等指示标志,以保持攻坚组队员能有效找到目标和安全返回。在外围要留有一定的机动力量,随时做好处置突发情况的准备。第六,设立火场安全员。火灾扑救过程中,带队指挥员是本单位火场安全的第一负责人。指挥员必须做到时刻观察危险苗头,及时作出判断。要根据火势大小和蔓延情况,统一划分区域,设置1 名或若干名火场安全员,实时关注火场变化,发现紧急情况时,要迅速向指挥员报告并发出撤离火场信号。第七,紧急状态下的营救。灭火作战人员的被困大多是在深入侦察内攻时发生,所以要求指挥员时刻掌握深入作战的攻坚组所处位置、火势情况等,一旦失联要镇定、不失方寸,迅速安排预备攻坚力量,从攻坚组原深入口、进攻路线,进入搜寻营救。
(五)调查测试,切实做好火场供水准备。全面调研,掌握实情。建立水源专项档案,做到数据精确、位置精准,针对缺建的消火栓或天然水源取水点,提醒支队、大队向当地政府相关部门汇报,加快建设步伐。加强平时与水务部门、自来水厂的联动训练,经常性开展车辆、水源性能的测试检验。
四、结语
大跨度大空间的建筑火灾具有突发性强、技术要求高、处置难度大、作战时间长、危害性大等特点,消防救援站一定要加强熟悉演练,提前制定预案,加强装备配备,在灭火救援现场要加强侦察,合理部署阵地,关键要采取内攻近战的方法开展灭火救援行动,同时要加强供水保障,确保高效处置灾情。